雀替,该怎么看?

探文化古今 2024-09-15 16:36:38

古建筑上的这个小玩意儿很有意思,题材有花鸟也有人物,不过您可别小看了它。它原是放在柱子上端用来与柱子共同承受上部压力的构件,具体位置在梁与柱或枋与柱的交接处,除了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外,还可以减少梁、枋的跨距,增加梁头的抗剪能力。看到这想必您已经猜出来了,它就是雀替。

这就是雀替(红框处)

01

什么是雀替?

中国传统建筑的材料以木材为主,大量使用榫卯结构,有时还对部分木构件进行精美的艺术雕琢,使其兼具结构功能与艺术装饰美感。雀替的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结构功能的构件,起着支撑梁枋、缩短跨距的作用,但外形通常被做成曲线,中间又常有雕刻、彩画等装饰,从而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雀替结构图

雀替常被用于大式建筑外檐额枋与檐柱相交处,也被称为插角、托木、牛腿等。雀替最早出现于北魏,到宋代时还没有显著的发展,只被作为建筑中的支撑架构。直至明代,雀替才被广泛使用,出现了多种风格和样式。到了清代,雀替更加强调装饰功能。木质构件在我国古代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常发挥承重、装饰的作用,是住宅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雀替方位图

古人生活方式的转变使木构架多被运用于室内家具、房梁制作,大大增强了其功能性。雀替可用于梁与柱之间,起到承担柱子一部分压力的作用。同时,木构件的成本低、环保,古代卯榫结构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抗震、坚固作用。

明 湖北武当山“治世玄岳”石牌坊雀替

陈松晗在《雀替的文化寓意及其表达的泛灵论思想》中提出,雀替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特殊构件,位于建筑梁枋与柱的交接处位置,有防止梁枋拔榫、增强梁枋端部抗剪性、避免梁枋及柱间的角度倾斜、减少梁枋间净跨距的作用。

宋-清 浙江丽水西洋殿雀替

宋代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卷五《阑额》记载:

檐额下绰幕方(枋),广减檐额三分之一,出柱长至补间。

其中,“绰幕方(枋)”指的就是清代的雀替,“绰”字逐渐转化成“雀”字,“替”就是替木的意思。《营造法式》规定,绰幕方(枋)的长度为所在檐额开间面阔的三分之一;而《营造法式》注释版中则提出,清代规定官式建筑的雀替长度为所在檐额开间面阔的四分之一。

清 河北保定慕陵内隆恩殿雀替

经过千余年的发展,雀替演变出七种样式。比较常见的是大雀替,它是由两个雀替对接在一根横木上,横木则是支撑房梁的枋木。大雀替通常雕刻烦琐,具有浓墨重彩的特色。与大雀替较为相似的是骑马雀替,其特点是两根柱子之间连接一根整体的雀替。

清 山西广灵县水神堂百工祠雀替

还有龙门雀替,常见于徽派建筑牌坊之上,形式较为复杂华丽。龙门雀替内部组件复杂,品类较为多样,除了云墩、框架、大麻头、伏云等单纯的装饰件,还包括梓框、三福云等结构性造型样式。

宋-元 福建泉州开元寺雀替

除了上述雀替,雀替还包括小雀替、通雀替、花牙子等,分别用于建筑的室内外,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小雀替多被用于室内房梁下,体型较小;通雀替是在柱顶整体穿过柱身;花牙子又称挂落,是起纯装饰作用的雀替。

02

雀替都长什么样?

雀替的纹样、雕饰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增多,愈发精美,到清代时尤为丰富多彩,几乎逐渐演变成建筑上一种纯粹的装饰性构件。明代以前的雀替,几乎少见雕饰,若有装饰,也大都是彩画敷其上。从明代起多雕刻云纹、卷草纹等,清中期以后,有些雀替还雕刻有龙、禽之类的动物纹,相当精彩。

雀替的类别(梁思成《中国建筑艺术图集》)

骑马雀替

“骑马雀替”多用在建筑的梢间、尽间或是廊子等处,这些地方空间相对狭窄,柱间距离较小,使用两个雀替会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大雀替,整个跨在两柱之间,故称“骑马雀替”。

元 山西大同关帝庙武圣殿内神龛上的骑马雀替

龙门雀替

“龙门雀替”除了具有一般雀替的形象外,还在一般雀替之外增添了一些装饰性的附件,如云墩、三福云、麻叶头等,皆为纯粹性的装饰件。这些装饰件的增加,使原本在水平方向发展的雀替形象,转移到了向垂直方向的发展。这也是龙门雀替的特色所在。

龙门雀替

大雀替

“大雀替”是雀替的一种做法,而不是指体积大的雀替。大雀替也是由两个雀替相连而成,听起来有点像“骑马雀替”,但实际上差别很大,骑马雀替是在两柱之间的雀替相连一体而成,大雀替是一根柱子的左右两侧的雀替连为一体。同时,这两个位于一柱左右两侧的雀替相连后,架在柱顶,雀替不穿过柱子,柱子也不穿过雀替。

明清 北京故宫太和殿大雀替

通雀替

“通雀替”是在一根柱子的左右,并且左右相连,其上边线几乎与柱顶面平行。与大雀替比较起来,在柱子上的位置相对低一些。

辽金 山西大同市善化寺三圣殿的通雀替

花牙子雀替(简称“花牙子”)

相对于一般雀替来说,花牙子雀替几乎算是纯粹的装饰构件,常运用于一般的住宅建筑和园林建筑上。花牙子雀替的整个图案都用较小的棂条拼成,或是雕刻的卷草等纹样,比较简洁、轻盈、灵巧、通透。

花牙子

花纹题材

除了不同的制式,雀替的花纹题材也有讲究。有稀罕的鱼形,还有较为常见的回纹、梅竹、牡丹,卷草、葫芦等纹样。

山西芮城城隍庙牡丹纹雀替

天津蓟县独乐寺卷草雀替

还有比较稀奇的草龙纹样,草龙实际上非龙非草,或者说是龙与草的结合演化而来的一种图案。草龙图案只有中心部分有一似龙头的形象,而龙身,龙尾则都是卷草形象。草龙的形象非常漂亮,既能显示出龙的精神与气势,更有卷草的飘逸柔顺之姿。‍

清 自贡西秦会馆草龙雀替

人物题材是雀替的精华部分,尤其是一些有文人画风格的木雕雀替,清雅脱俗,具儒者之风,弥足珍贵,成为玩家手中的珍藏。‍

宋-清 浙江丽水市西洋殿人物雀替

山西蒲县东岳庙南乐楼人物题材雀替

龙凤题材结合了中国民间传说和传统文化,极具有欣赏价值。同时雀替绘以彩色,整体色调鲜明,简约大方,令人眼前一亮。龙凤寓意着平安吉祥,保佑人们风调雨顺,生活美满。‍

凤纹雀替

03

雀替发展史

雀替最早发现于北魏云冈石窟中,其形态多变,多用于内檐。雀替的产生是由柱头独立演变而来,相对于中西方古建筑柱头而言,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建筑柱头演变出两大类独立的木构件,雀替和斗拱。而西方古典建筑柱头虽然有着像爱奥尼圆柱头等各式各样的形式,但最后却未能脱离柱头而形成独立的构件。

雀替与阑额、檐柱

对于那些不能仅仅依靠斗拱而达到支撑柱头的力学要求时,雀替就应运而生,成为柱头部分的必要构件。

宋代时,它还只是柱上交托阑额的一根拱形横木,所起的装饰作用很小,并不受人注意。宋代以前,雀替基本上是拱形替木,有两种基本形式:楔头雀替和蝉肚雀替。

宋元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内神龛雀替

宋元时期较为盛行楔头雀替和蝉肚绰幕。楔头绰幕是一种装饰极为简单的雀替,仅在其尽端雕刻出两三根线条,形成几个瓣状纹。

而蝉肚绰幕的‍雕刻稍微多一些,它的特点是在其尽端刻出连续的曲线,看起来就像是蝉肚形状,所以叫做“蝉肚绰幕”。

金 山西大同崇福寺弥陀殿雀替(红框处)

到了元代时期,其纹样装饰逐渐增多。追溯到明代时期,开始运用了雕刻工艺(主要是卷草纹样为主)并且在构图方面也逐渐丰富起来。最后到了清朝,雀替从原来支撑力学的功能性传统建筑构件发展为随其制作工艺不断提升后,装饰性越来越丰富的装饰性传统建筑构件。

元 山西太原窦大夫祠享殿雀替(红框中)

从明朝开始,雀替的前端部出现了鹰嘴突样式,鹰嘴突的造型在清代最显著。明代之后雀替才广泛使用,并且在构图上得到不断地发展。明以后逐渐运用雕刻工艺,但主要是卷草纹样,造型也相对单一。

由于明清时期营建制度异常严格,等级森严。在建筑的规模、造型、用料、雕饰、色彩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绝对不可越制。又由于中国各地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材料工艺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体系。‍

明清 山西大同华严寺上寺山门,雀替很华丽

雀替到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精选材质,相适而用,雕刻技法集深浅浮雕、镂雕、圆雕之大成。形式多样,兼容南北各派,既有宫廷雍容华贵风格,又有江南书卷之气以及各种民俗风格。‍‍

明清 北京故宫乐寿堂雀替

清代时的雀替,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肚”部的曲线越来越缩减、“肚”的面积渐渐减小,而头部相应地越来越大,并且头部给人的感觉是突然间下垂,形象上的改变非常明显。

明清 北京故宫寿康宫浑金雀替

雀替从力学上的构件,逐渐发展成美学的构件,就像一对翅膀在柱的上部向两边伸出,一种生动的形式随着柱间框格而改变,轮廓由直线转变为柔和的曲线,由方形变成有趣而更为丰富、更自由的多边形。

明清 北京故宫建福宫金边金琢墨拶退雀替

总体来说,从南北朝至清朝,雀替的形态一直在演变,从最初的狭长形态缩短为柱间距的四分之一,直至清代雕饰增多,变为装饰性构件。

0 阅读:14

探文化古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