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无关紧要的一年

笔墨之林 2025-01-03 11:42:29

黄仁宇(1918年6月25日—2000年1月8日),美籍华人历史学家、教授、学者。出生于湖南长沙。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2000年1月8日病逝于纽约上州的医院中,享年82岁。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汴京残梦》等。

——《百度百科》

缘起

知道《万历十五年》是因为《人民的名义》里面的高书记最喜欢的就是这本书,便一直好奇是本什么样的书,结果在17年买回来之后一直在书柜中当展示品,直到此次参加阅读会才让它重新出山。在书柜展示这么就一个是和它一起展示的书有点多,还一个是因为它不太好读。

《万历十五年》为什么不好读?

一是作者的出生时间,作者出生于1918年,当时语言风格和行文逻辑与现在不同;

二是作者在美国生活多年,习惯了当时美国的叙述方式;

三是作者这本书最开始的受众就不是中国人,所以里面大量的美国式类比用以说明,但是我们国人看这些类比的时候反而有些迷糊;

四是阅读本书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

五是作者这本书的写作逻辑不是按讲解透一件事情的顺序写作,而是很多时候写着写着就偏离主题,看完一个章节你都不知道作者讲了什么及相互关系。

我觉得这本书的伟大在于作者的大历史观的体现而不是陈述的观点。

对这本书我建议先看序言,再看《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最后再看正文,要先理解作者的大历史观是什么回事,理解这个之后再看正文,因为正文是作者其大历史观理论所展示的结果。

简介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由黄仁宇所著的历史著作,它以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年)为切入点,通过对这一年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深入分析,展现了明朝晚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复杂面貌。

《万历十五年》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它是对一个时代精神的深刻剖析。黄仁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明朝万历年间的历史现场,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书中以1587年为时间节点,通过对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等历史人物的深入描绘,以及对当时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的细致分析,展现了明朝晚期的复杂局面。黄仁宇没有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是将历史事件放在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揭示了明朝衰落的深层次原因。

问题

要看懂《万历十五年》,首先我们要弄清什么是大历史观。

大历史观是黄仁宇提出一种独特的历史研究方法和视角,即通过对历史的微观切片来透视历史的宏观趋势。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是一种综合归纳和技术分析的方法,它强调长时间、宽视界、大环节地透视历史的结构,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和变化规律。

他通过对万历十五年的细致剖析,展现了明朝晚期的政治腐败、经济困境和社会矛盾,从而揭示了明朝衰落的必然性。这种分析方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解读视角,也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黄仁宇通过对历史的深入剖析,提醒我们历史的进程并非线性,而是充满了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交织。

本书的副标题和英文名为: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明朝衰落时期。作者为什么用这个题目呢?

作者在书中回答了这个问题: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明朝已经建立了200多年了,风起于青萍之末,王朝经过200多年的积累,很多问题都已经积重难返了,当时在表面上是一个看似风平浪静的年份,还能正常运转,但实际上,它却是明朝历史上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这一年实质上,明朝已经逐渐走到了衰落的边缘。

那么作者说的“这若干的易于忽略的事件”是哪些事?

Ø张居正去世5年

Ø海瑞去世

Ø戚继光去世

Ø努尔哈赤即将统一女真各部

Ø西班牙舰队崛起

外敌已经在不断地强大,而明帝国却在腐朽中沉沦。

人物

1.万历皇帝

万历天资聪颖,熟知礼仪,本来有改革图强之心,可是发现集团力量太过强大,抱团之后大臣并没有那么听话,在他统治的前十年中有张居正帮他解决这些问题,在张居正死后又有申时行帮他平衡关系,可是在申时行也辞官后只有自己面对群臣,可是手段不及他爷爷,福气不如他父亲,想立储不如意,想改革又已无能臣。

万历从小依靠张居正和冯保,他认为最亲近的人,可是当太监一旦和内阁大臣的密切合作就对皇权造成极大的影响,当他发现他一直倚重的人不是为了他在奋斗而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在玩弄权力,这让他觉得遭到了背叛,加上他想要励精图治就必须祛除张居正的影响,这也为决定了必须对张居正和冯保进行清算。

万历皇帝也可以算是皇权制度的牺牲者,作为皇帝,人人提醒他要注意礼仪,不能有自己的爱好,不能由自己的性子做事。所以他虽然是皇帝却过的极为憋屈,他一辈子都被困京城,他是皇帝却不能随心所欲,这一切让他开始心灰意冷,所以荒废朝政以此而抗议。

2.张居正

张居正可以说是整个明朝最杰出的政治家,在万历年幼时成为帝国实际上的主宰,他自己也说自己是摄政。他看到了帝国的腐朽,他有能力也决心去改变它,他希望将万历培养成一代明君。

张居正当时可以说是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可惜他自己却“英年早逝”,致使改革并未成功,而且他个人行为又与其改革理论相悖,加上万历要“去张居正”,百官要成为张居正,在他死后不仅他的改革遭到废弃,他的家人也遭到清算。

他的失败一个是与其个人行为有关,要求皇帝节俭,自己却铺张浪费,出行阵仗之大,难出其右,;二是将下属只视为工具,只用于贯彻他个人的意志;三是打击政敌,不留情面;四是改革必然要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生前不敢明着反抗,死后自然不会留情。

张居正是一个伟大的人,他本来已经到达官员的顶点,只要老老实实的打好功做好事就行,可是他却要进行改革,为什么呢?

因为你们不明白,我和你们不同。

我知道,贫苦的百姓也是人,也有父母妻儿,也想活下去。

我知道,我有极为坚强的意志,我的斗志不会衰竭,我的心志不会动摇,即使与全天下人为敌,我也绝不妥协。

我知道,在几十年之后,你们已经丢弃了当年的激情壮志。除了官位和名利,你们已别无所求,但我不同。

因为在历经无数腥风血雨、宦海沉浮之后,我依然保存着我的理想。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公理和正义。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无论贵贱,都有生存的权利。

这就是我的理想,几十年来,一天也不曾放弃。

这就是张居正,一个真正的张居正。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世间已无张居正!

3.申时行

申时行是状元出生,从中状元之后一直在京城任职,虽无基层历练,但是申时行与张居正一样看到了明朝制度的弊端,但是他也吸收了张居正的教训,他认清了做事的是人,他一个人是成不了大事的,虽然他明白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官。

这种经验,使他深知我们这个帝国有一个特点: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

——《万历十五年》

他认为人均有阴阳之分,要消除文官中不愿公开的私欲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整个社会都认为做官是一种发财的机会,他只希望可以将人性的阳发挥的更多。

他把人们口头上公认的理想称为“阳”,而把人们不能告人的私欲称为“阴”。调和阴阳是一件复杂的工作,所以他公开表示,他所期望的不外是“贤者有所依归,而不肖者犹知忌惮”。达到这个低标准,已经需要一番奋斗,如果把目标定得更高,那就不是实事求是了。

——《万历十五年》

所以他以协调者的方式一边协调皇帝与百官的矛盾一边进行着对帝国的改善,以迂回的方式试图挽救帝国,可是这样的行为终究只有两头不讨好,也因此落下把柄而遭到有心人的算计只能辞职回家。

申时行有兼济天下的胸怀,却无时运,上不得时,下不得用。即使赋闲在家,也不忘规劝皇帝陛下以国家大事为重。

4.海瑞

首先我觉得作者对海瑞有一种偏见(也可能是我还没有看懂),海瑞既不是道德的代表也不是律法的代表,他是洪武律法与道德结合的代表。他要是道德的代表就不会抛妻弃女,他要是律法的代表就会公正审案。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万历十五年》

他和洪武皇帝一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觉得太祖皇帝当时制定规章制度时是好的,是执行的人和起模范的人出了问题,所以他上《治安疏》劝谏嘉靖皇帝,对于手下的官员严格要求。他认为只要恢复太祖时期的严刑峻法天下就会国泰民安。

海瑞本来可以像《大明王朝1566》中说的成为大明王朝的一柄利剑,可是利剑空悬,用他也只当做一个象征。

海瑞出生在封建王朝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也是海瑞自己的悲哀!

5.戚继光

戚继光不仅是世袭将军还是武举人,而且戚继光取得的成就是明朝中后期将领最成功的,他的成就不仅在于对倭寇的胜利与边疆的守护,也在于他锻炼新军,使用新式武器,整理收录编著了军事瑰宝《纪效新书》。

他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将军,他懂得因时因地制宜,在打倭寇的时候他发明了“鸳鸯阵”,对战倭寇百战百胜且己方伤亡极小,而去蓟州后又针对骑兵创造了“步兵军官的各兵种协同”方针,出任蓟州总兵不到三年,俺答就不敢再来骚扰。

戚继光是一个求实的将军,他知道军队的落后,但是他的改革不会过激,他做事周密而细致,不贪功而团结同事。他精通政治,与张居正关系密切,却也因此而革职罢官。

戚继光是幸运的,因为他得到了重用,他也是不幸的,因为他所在的时代不允许武官太过强大。戚继光的不幸不仅是他自己的也是整个明朝将军的,在历朝历代中都是默认文官治国,而文官与武官天然冲突,明朝吸取前朝经验更是重文轻武,能一展所长已是不易。

戚继光前半生光芒万丈,却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坠入了寂寞与凄凉,罢官回家后,妻离子散,连看病的钱都只能依靠朋友,最后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戚继光去世之后大明王朝再也没有能与之匹敌的将军,将星陨落,清军入关只是时间问题。

6.李贽

李贽是儒家的信徒,却剃发为僧,但是剃发为僧之后却还是做儒家的事,他享受着那个时代带给他的便利却又对那个时代深深的憎恶,他想要改变那个时代却又无能为力,他讲学辩解却不能改变人们的认知,他最后只能在自相矛盾中自杀,却连自杀都不利索。

李贽好强喜辩,言辞上不肯屈居人后,在做官时和上司的关系也不好,辞官后与朋友也因此反目。

他的矛盾来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他想脱离宗族的摆布是因为他提倡个体自由;他想改变天下却又辞官讲学。

他认为儒家的仁就是无我主义,一个人成为圣人,则是把自我之有化而为无,进入了寂灭的境界,以致“无声无臭”。这种高悬在空中的理想主义,只能深藏于内心,不能应用于现实,并发展而成为伦理和道德的标准。

他的著作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儒家经典的阐释、历史资料的观察、文学作品的评论以及伦理哲学的发挥,形式则有论文、杂说、诗歌、书信等等。但是没有自成体系也不够精准。他专研心学却与心学各派不融,但是又没有自创体系。

总结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不仅黄仁宇先生大历史观下的叙述方式还是里面的各种分析。

我只是从个人片面的角度看到了我暂时看到的,对于本书,我不会只是读一遍两遍,未来有新的体会再与大家分享。

作者:

朱延恩,第5期百日共读计划成员。

0 阅读:1
笔墨之林

笔墨之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最好的自己,过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