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天使儿童医院门诊,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当孩子被确诊孤独症时,家长往往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中。
认为是自己的养育不当,导致孩子患上孤独症;认为是自己陪伴孩子太少,老人带孩子说话少导致……父母会不断的审视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不是所谓的性格孤独内向,实则是一种神经精神发育障碍。
通俗地说,孤独症是个体在出生后、发育早期表现出异常,主要表现为社交交流障碍、局限的兴趣、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影响儿童健康,持续终身。
养育自闭症孩子不同于普通孩子,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正在用一种不利于其成长进步的方式在养育孩子,无形中对孩子的康复效果起到负面作用。严重者,还会使孩子不进则退,问题行为越来越多!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养育自闭症孩子,家长最该摒弃的4种错误做法。
01
过度溺爱与保护
家长在孩子幼儿时期就会察觉到一些异常,一般确诊时间都在两三岁。
从确诊之日起,家长就明确知道孩子患有自闭症,这种病因不明确,并且在目前来说无法治愈的疾病,伴随而来的是对这种命运的不解,对孩子的担忧,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
有些家长会心疼自闭症孩子,过分替孩子担忧,认为自己的孩子很不幸,今后要保护孩子,不能让孩子再受任何委屈了。于是全盘包办,即使孩子出现异常症状,都采取顺从的态度,只想让孩子高兴。他们认为这是自己疼爱孩子的表现,其实这是一种这种过分的溺爱与保护。
02
转移责任和自责
持有这种自欺心理的家长为了拒绝接受事实,会存在这样的假想,即“如果……我的孩子就不会有这些问题”,否认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改善这一现状。
因为自闭症儿童的病因尚未明确,虽然干预方法有很多,但都不能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即使有效,也不知道会有多大的成效。面对这样的未知性,家长感到焦虑不安,不希望孩子处于这样的状态,却又不愿意去积极努力地尝试,便会转移责任对象,使自己处于受害者的角色中,以此来消减焦虑情绪,逃避自己的责任。
转移责任
这种家长会把责任转嫁于他人身上,认为孩子的现状是由他人导致的。
首先,夫妻双方会相互埋怨、指责,认为是对方照顾孩子不周,甚至对方的脾气秉性、家庭背景,只要有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因素,都会加以指责,在照顾孩子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情绪也会转嫁于对方,认为对方对孩子不尽心,或者对自己不理解等。
其次,他们会抱怨自闭症康复机构甚至是社会。家长会将子女好转的希望寄托给机构,而自己不做任何努力。当子女未见好转时,会指责机构方案方法不对,或是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得当。
自责与懊悔
这种家长认为是自己的某些行为导致了孩子的现状,会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有很多猜想:比如是不是因为孩子某次生病没有及时送去医院?是因为怀孕期间自己吃了什么不对的食物?是不是因为自己忙于工作而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这种自责虽然看似是在承担责任。
但实际上,却间接表明家长对自闭症孩子病情不接纳的态度,对自己过去行为的懊悔,使他们存有这样的幻想“如果当时……现在就不会这样了”。
在这样的假想中,家长可以获得一点心理安慰,因为这能使他们相信,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本来可以很好的。
放弃责任
这是最糟糕的情况,当家长无法承受这种责任时,就想要放弃。有的家长会选择生第二个孩子,并且对这个孩子宠爱有加,而对自闭症儿童较少关心。曾有一位家长,因为第一个孩子患病,就又生了一个孩子,对小儿子宠爱有加,但对大儿子却非常严厉,一旦犯了什么错就大加责骂,甚至会明显偏袒小儿子。每次送孩子来参加治疗,都很少关心孩子最近的表现及进步,而是不断抱怨自己有多么辛苦,孩子最近做错了什么事情等,甚至询问老师是否可以找人领养这个孩子。有的家长会彻底放弃对自闭症孩子的教育,只是尽到抚养的责任,但对其教育不再付出努力。
03
对病症的歪曲理解
这类家长己经意识到了孩子的特殊性,孩子表现出的各种异于正常孩子的行为已经让他们没有退路,只能接受这一事实。但是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也希望子女能成为自己的骄傲,从而实现其自我价值,而自闭症儿童显然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达到父母的期望与要求。于是,这些家长就会对孩子的各种特殊行为进行歪曲理解,以此来获得自己作为家长的价值感。
把症状看作优点
抱有这种心理的家长会把孩子异于普通孩子的行为表现看成是他们的优点。比如有家长表示,孩子小时会爬到高处一个人静静地看书长达几个小时,家长认为孩子很勇敢,并且很爱学习;还有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能背很多诗词,记忆力非常好等。其实,这些都是自闭症的一些病理症状,而家长却会把这些行为看成是孩子的优点,并引以为傲,甚至只是关注孩子这些特点,而不去关注其相对薄弱的能力,其实那些能力才是家长真正需要关注的。
对病症避而不谈或加以掩饰
家长期望成功养育子女而实现自我价值,但是拥有一个自闭症孩子,他们不但不会像自己曾经设想的那样优秀,甚至连普通人的水平都难以达到,并常会因为一些怪异或莽撞的行为攻击或侵犯他人,因此招来他人的愤怒和谴责声,这会使家长感到自卑、无奈与委屈。他们意识到自己无法通过原先设想的方式实现家长的价值,就会选择掩饰,使自己逃离这种无助的境地。有些家长会认为“因为这个原因,人们肯定会看不起我们了,也不愿意和我们往来了”。还有一些家长因为害怕带孩子出去会惹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或者受到欺负,就会尽量少带孩子外出,或是极少让孩子与同伴接触。在痛苦、害怕和无奈之中,父母们只好让自己和孩子与外界隔离。
04
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要求
这种家长虽然已经能够接受孩子的疾病,并且开始积极努力地指导子女配合自闭症康复机构的治疗,但是他们总会拿自己的孩子与正常孩子相比,希望他们能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这是他们能够坚持下来的动力。家长虽然在尽心尽力地指导孩子,但是却无法接受自己努力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孩子微小的进步,甚至是毫无进展。这些家长会认为自己孩子与同年龄的正常孩子来对比,距离太远,认为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好。这些恐惧与焦虑使家长选择自欺的方式,不去正视孩子的病情,为孩子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这些家长虽然明知道让孩子达到这些目标非常困难,但会把孩子达不到目标的原因归结为孩子不够努力,或者治疗方法不对等,而不去反思这些目标与要求是否真的适合孩子,盲目地认为只有帮助孩子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才能使孩子生活得更好。
以上这些观念和做法是自闭症家长万万不可取的。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领路人,家长唯有先摆正自己的观念,才能更好地带孩子走出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