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美依礼芽,今年又会是谁?《浪姐》里被花式吊打的华语乐坛

令狐伯光体 2024-04-23 05:44:41

文|令狐伯光

今天写写《浪姐》吧,这节目已经开播了,当然今年的叫《乘风2024》,我个人对于这种打着音乐综艺,实际上搞娱乐的综艺不感兴趣,前几季的时候也没有从音乐角度写过,毕竟都是现实噱头+娱乐操作的综艺节目。

我们仔细想想,这综艺还挺像贾玲的《热辣滚烫》,简直就是一个定位。

不过,我倒是发现这两季节目有一点挺奇怪,那就是综艺选择的内地姐姐和港台姐姐,有过气的知名女星(翻红定位),现在越来越多跟唱跳完全不搭嘎的网红(为了整话题),但有一点很少人注意到。

那就是它选择的实力派华语音乐人越来越少,而选择的外国音乐人都是实力派。

当然阉割说来也不是没有,像这一季的尚雯婕,萨顶顶,袁娅维,万妮达等。但都是内地综艺老油条,从过往节目来看没有爆红的可能,相反选择的外国艺人上一季日本的美依礼芽,这一季Sasha Alex Sloan、澳大利亚歌手蔡诗芸、越南歌手孙夏玲等等。

一个个要颜值有颜值,要身材有身材,要实力有实力,中国观众对人不熟悉但是作品不错。一旦上台表现不错来个惊喜,很容易就火爆了。这整得有点像用华语综艺老油条和没有实力网红,去衬托港台过气明星和外国黑马一样。

从上上一季王心凌,上一季美依礼芽,这一季要再火个外国姐姐,网友又会铺天盖地骂一通华语乐坛完了,内娱药丸,然后如何如何,这似乎都已经成了一个套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挺伟大啊。

《浪姐5》故意捧过气港台明星,黑马外国姐姐?是的

那么内地到底有没有黑马姐姐和低调唱跳明星呢,唱跳不太了解,但是音乐人层面绝对是有的。但这节目实力给综艺老油条(大概好谈),热度给网红(有话题),剩下两个定位给了港台明星和外国姐姐。

这就又扯到一个问题,华语乐坛是不是衰落了?

流行乐坛确实衰落明显,欧美日本乐坛风格已经更新了一次又一次,我们还在原地踏步,这难道不是最有问题的地方吗?

第一,以短视频冲击得出音乐太过简单衰落是必然,但也没有那么严重。短视频冲击的可是文娱行业的方方面面,包括书籍、电影、电视剧、独立游戏,难道这些也简单吗?有没有一种可能,音乐只是短视频冲击下的牺牲品之一,它被冲击和它本身的属性没什么关系?

第二,商用音乐制作并没有平民化。我的感受是目前的音乐制作门槛前所未有的高。正如游戏制作那般,之前的游戏只要有一两个亮点就可以有热度,现在要求画面精良直逼3a水准才有一战之力。

音乐也是一样的,专业的音源采样和混音设备十分昂贵,对硬件要求也极高,根本不是普通手机,笔记本,或者家庭普通台式机能支持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商用流行音乐制作主要依托工作室,且多由团队打造。

以我个人的角度,华语乐坛停歇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只要看看蓬勃发展的日韩欧美乐坛就应该发现问题不出在乐坛,而是出在华语流行乐坛。像我们衰落的其他文娱行业一样,我们需要关注自身的原因,而不是怪罪音乐本身。

其实很简单,需要一个好的唱片公司,也就是发行方,并且音乐人不能只站在艺术的角度上面看怎么样才能做好,应该从整个行业的角度去看音乐在整个产业链里面的地位,这样才能知道音乐很多的时候是作为影视产品的附属品

比如全球几大唱片公司,索尼,环球,哥伦比亚,华纳,英皇,华特迪士尼。

很多时候唱片音乐部门就是为了传媒集团影视剧配乐而成立,因为国外电影所用到的音乐几乎都是原创音乐,这就逼着企业不得不去请好的作曲家和歌手配乐,这也导致为什么他们的曲库那么多音乐,会签约那么多歌手。

并且通过好的电影配乐,用好的电影给自己的音乐做广告,这反过来音乐也可以给电影做广告。所以这是很划算的买卖。

比如《007》的电影配乐就是直接找了同集团唱片公司签约歌手阿黛尔来唱,梦工厂(还是哪家)的欢乐好声音里面的音乐干脆直接把歌手开过来唱。

比如华特迪士尼,每次进行动画长篇宣传的时候都会专门制作一个音乐版权,用于华特迪士尼自己的唱片部门要推的新人去宣传。

甚至日本的索尼音乐,其版权库大多数也是让自己的歌手给动画电影作品去配乐。

因为必须要好的配乐才能提高电影的质量,所以导致行业不得不支持原创,保护知识产权

并且国内主流的音乐出品方发行,他们手里的版权基本上都不是他们自己的,都是跟海外的英皇华纳去购买来的,比如说大多数的港澳台歌手基本上都是被英皇华纳签约。

从《浪姐》看华语乐坛衰落?它们就不干人事

大家发现问题没有,虽然芒果台不能和迪士尼,索尼等比较,但在国内好歹是个大平台和大资本。但是从来没有把扶持新人的机会给内地,相反给了港台过气明星和外国人。大概是更容易商业兑现,挖掘内地新人需要培养,更费时间和金钱。

国内的音乐发行方只是做一个版权的搬运工。那么当发行方只是做一个版权搬运工的时候,他自然对自己原创音乐或者知识产权保护没有兴趣,反而会对对打压新冒出头来的音乐制作者很有兴趣。

因为如果有年轻的有天赋的音乐人,那么就很可能对这些搬运工所持有的音乐版权进行竞争,所以,他们宁可要毁掉你也不会去培养那些新的音乐人。只有这样他们手里的版权才能更值钱,不会缩水。

所以对于国内的主流流行音乐产业而言,其实更多的是商业层面的附属品。

这个大概就是参加综艺节目火爆了,不管是曾经过气的艺人还是外国明星,他们作品肯定比新人要多。到处表演唱唱歌曲,代代言,各种商业活动赚快钱。你问赚完没得赚怎么办,人家可以拍下一季啊。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你让他培养新人,建立产业链反复产出作品。不要投资吗?不要时间吗?不要精力吗?这能有一季一季节目相互结合搞快钱爽。

马克思已经阐述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也预言了资本主义的灭亡。但这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在马克思的时代后就没有发展了。而它的发展也是与时代的物质条件相适应的。比如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商品的符号价值被广告重塑,鲍德里亚写出了《消费社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拷贝成本几乎为零,这才有了《象征交换与死亡》提出的拟象论。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可以发现,中国内地流行音乐从《超级女声》时代以来,背后大厂,平台和资本方简直比资本主义还资本主义,不如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就不提了,连港台传统模式都不如。

最关键问题在于吧,中国观众又吃这一套,就像他们吃华语音乐就是旋律动听,声音有辨识度,情情爱爱和就那几种音乐风格一样。

《浪姐5》救不了华语乐坛?废话,它就不是音乐综艺

说实实话,和中国多数综艺节目一样,第一季还是不错的。虽然有很多不足但至少诚恳,不是唱跳综艺但也算个音乐综艺(结合女性问题啥的),现在就是综艺版《热辣滚烫》,真的就是这样。

你要从这节目找音乐,找女性力量就跟在《热辣滚烫》里找现实主义一样,噱头。

当然这也没啥大不了,大部分普通人不能做到专业人士那样分析一首歌的好坏,对于歌好坏的评价只能从别人评价中接受,普通人只能分辨好不好听。我觉得只要大多数不懂音乐的人听起来好听,舒服的歌就算是好歌。

艺术本来就不应该成为少数人的曲高和寡,艺术要走向人民,走向不懂艺术的人,让不懂艺术的人接受和喜爱。所以流行音乐发展的趋势与其说变烂了,不如说是更加普及了,流行歌决定权力在于大部分人是否喜欢,与其说是现在人欣赏水平变差了,不如说这些更加多的人参与了,而且大多数都还是行外的普通人。

我对这个娱乐艺术变化是持乐观态度的。因为艺术对于大部分目的就是让人产生愉快的共鸣,而现在有些口水歌可以做到让大部分受众产生愉快,觉得好听,这就很好了。

这种综艺能让大多数普通人看欢乐了,骂了也是欢乐了,也就行了。

与其说让华语音乐,音乐综艺回归以前,最基本的还是给大多数忙碌中的人,普通人更多时间,更多可以清闲的时间慢慢听听音乐,但是这需要很长的发展过程,所以现在那些站在社会高层的音乐人,或者空闲时间多的学生来批判,因为普及音乐和普通人空闲时间少引起的喜欢快餐式音乐,这一个必然趋势是内地音乐倒退有些“何不食肉糜”的自我优越感。

改变的不是音乐,而是慢慢改变的普通人的生活。

所以要多听,磨耳朵,慢慢就算自己不懂音乐也能有所筛选了,现在就是因为既没有成熟的筛选机制,又没有相应的环境和足量的耐心交给听众自己筛选。不过对于普通人,音乐和综艺一样都是个点缀,喜欢音乐的人自己会去找路径探索的。

普通听众/爱好者/专业人士混杂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中,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随意对某一个歌曲进行评价,很难说是好还是不好,倒不如赶快分出圈层,各自圈地自萌的同时也彼此尊重,而不是肆意攻击谩骂,至少还大家一个清静。

0 阅读:0

令狐伯光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