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高举关税大棒,中俄反制如何彻底覆灭美利坚帝国的野望?

青筠谈世界 2025-04-06 17:50:48

最近特朗普又要整活了,洋洋洒洒开始了对全球的统一高关税壁垒。然而,当华盛顿的关税行政令墨迹未干时,我们的反制清单已然铺开,俄罗斯的声明穿透俄乌战场传来。这场看似寻常的贸易摩擦,实则是历史性转折点。

美国挥舞着关税的大棒,本质上是霸权体系结构性危机的集中爆发——当金融霸权难以维系、产业空心化难以逆转,关税便成为转移矛盾的权宜之计。中国以对等反制撕开单边主义的虚伪面纱,既是对主权完整的捍卫,更是对新型国际关系的探索。俄罗斯在制裁风暴中的从容,则揭示了中等强国突破围堵的可能性路径。

美国当前的政策困境,恰似19世纪末大英帝国面对新兴工业国时的战略焦虑——既想通过关税壁垒阻挡产业转移,又不得不承受国内通胀与产业链断裂的双重压力。当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华加征关税时,其决策逻辑已非单纯的经济考量,反而是非常有特朗普特色的“一拍脑门”的想法。这种选择不仅冲击中美双边关系,更动摇着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体系,迫使全球产业链进入深度重构期。当然,这种冲击早在18年第一次贸易战的时候就已经来过了,现在我们那叫一个轻车熟路,对外直接对等制裁,对内继续修炼内功!

中国的反制策略就是一句话,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从稀土管制到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从关键领域技术攻关到“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每项措施都精准嵌入国家发展的大棋局。除了国家的自我发展,中国的反制还包括了一系列的合纵连横。安全上我们有上合框架,货币上有金砖国家,眼巴前还有自贸区协定和ACEAN东盟合作,全球范围内还有RCEP。就问你,我手中十七张牌,个个是王炸,我怎么输?

而俄罗斯呢,则提供了另一种解题思路。面对西方制裁,莫斯科没有陷入被动防御,而是通过能源-粮食双支柱战略构建战略缓冲带。其深层逻辑在于:将地缘劣势转化为资源杠杆,用非对称手段打破制裁封锁。就问你全世界需不需要我的小麦吧?就问你欧洲需不需要我的廉价能源吧?

这种策略非常好使,在于其准确把握了全球化退潮期的权力真空——当西方陷入价值观争吵时,非西方世界更愿接受务实合作方案。俄中在能源、科技等领域的深度协同,正在重塑欧亚大陆的经济地理格局,并建立一个横跨整个欧亚大陆的庞大合作网络。

数千人在华盛顿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政府的政策

我们都听说过“修昔底德陷阱”,然而中国的反制,他其实验证了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修昔底德陷阱”的新解:崛起国与守成国的冲突未必走向热战,完全可能通过经济规则重构实现权力转移。当中国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美国加速透支美元信用时,世界正在见证两种国际秩序的平行竞赛。历史终将证明,任何试图用关税大棒阻挡历史潮流的行为,都不过是旧秩序崩塌前的最后挣扎。特朗普这个懂王,将会是亲手葬送美利坚这个帝国的最后一人。就是不知道他有没有那个担当,在煤山为自己的政治生涯找到歪脖子树。

0 阅读:28
青筠谈世界

青筠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