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
战国时期齐国铁农具的普遍使用,牛耕技术的推广及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使土地得到大范围开垦,农作物产量得到提高。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残简《守法·守令等十三篇》:“岁收,中田小亩,亩二十斗,中岁也。上田亩二十七斗、下田亩十三斗。”这基本上反映了战国后期齐国的农业发展情况。
齐国铁制农具
战国时期齐国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在考古发掘中得到证明。1958年临淄考古队对临淄齐故城进行试掘,发现了不少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这些农具在制作工艺和技术水平上,都比春秋时期有了更大的进步。有的已由可锻铸铁制成,具备了坚硬、锋利、耐用的性能特点。在造型设计上,也更加实用。如铁犁,犁头吃土部分(铧冠)呈“V”字形,前端尖锐,便于入土,后端宽阔,便于破土开沟。
考工记
《考工记》是我国第一部手工技术汇编,闻名中外的科技名著。相传春秋战国时作,列为《周礼》“冬官”,为儒家经典的一部分。全文约7000 多字,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玉工、陶工等6大类、30个工种,其中6种已失传,后又衍生出1种,实存 25 个工种的内容。书中分别介绍了车舆、宫室、兵器以及礼乐之器等的制作工艺和检验方法,涉及数学、力学、声学、冶金学、建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齐国纺织
齐国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丝织中心。齐国生产的“冰纨”、“绮绣”、“纯丽”等高档精细丝织品,不仅做到了国内“人民多文采布帛”,除充分自给,还大量输出,畅销各地,故有“天下之人冠带衣履皆仰齐地”之称,即《史记》《汉书》所称齐“冠带衣履天下”。
齐国漆器
齐地发掘的大、中型古墓,少数出土漆器实物,其余多有漆器残片附着在泥土上,可辨的器形有漆木胎壶、漆木胎罍、盒、漆豆等。郎家庄墓出土漆器图案为较完整的房舍形象,房顶、房檐、斗拱、门窗都清晰可辨,为研究齐地古建筑结构提供了重要资料。
海上丝路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海上航线早已有所开辟。一是国内航线,如史籍记载公元前 485 年吴国水军自海上攻齐;公元前 473 年越灭吴,功臣范藏自海上至齐。是通向日本群岛的航线,考古发现在中国部分地区、日本群岛存在极为相似的文化现象,而齐地则是中国古代海上对外交流和贸易的重点地区。
车人之事
车人制作耒这种农具,下端的“庇”长度为一尺一寸(约22厘米),中间直的部分三尺三寸(约 66 厘米),上端弯曲的部分二尺二寸(约 44 厘米)。从下面的庇端,循弯曲的耒木,到上端勾首,共长六尺六寸(约 1.32 米);如果用直线计算,从庇端到勾首为六尺(1.2 米),恰好等于一步之数。坚硬的土地要用挺直的庇,松软的土地要用弯曲的庇。直庇的好处是容易插入土中,勾庇的好处是便于挖掘泥土。若庇与中间直木的夹角在一磐折(约 152°)左右,那就软硬皆宜,适宜于任何土地了。
人制作车辕,其曲度和高矮有三种不同的尺寸;造车轴也有三个不同的道理。优良的国马,体高八尺(约 1.60 米),所架之辕,其本身的曲度应是四尺七寸。加上轸、幞离地面的高度,将比马高出一点,为衡与颈的尺寸;打猎所用的田马,体高七尺(约1.40米),所驾之辕,其本身的曲度应是四尺(约0.80米);低劣的驽马。体高六尺(约1.20米),所驾之辕,其本身的曲度应是三尺三寸(约 0.66 米)。
鲍人做事是这样的。他们鞣制的皮革,看上去要像菅茅花一样白;捏上去感觉要柔滑。把皮革卷紧,两头要齐正不斜;缝合处不能太明显,缝线要藏而不露。要让皮革像菅茅花一样白,在水里洗涤的动作要快,泡得太久会影响其坚牢;要让皮革光滑,需涂上厚厚的脂肪,皮革就滋润柔软了。把皮革伸展开来,要求它非常平直。如果摊开来很平,说明选取的材料是纯正的;否则,歪斜不平,则是一边松、一边紧。如果一边松、一边紧,实际用起来,其紧的一边必然先开裂。绷紧的一边开裂了,就不得不将坏的部分剪除,这就等于宽革当窄革使用了。将皮革卷起来两头一样粗,不歪不斜,说明厚薄均匀;看革片的连缀接缝不明显,所缝之线藏而不露,即使皮革用的破旧了,也不会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