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抢?英方强制接管中企,百亿投资或将打水漂,要是不给就进监狱

张起渗奥吖 2025-04-15 18:55:44

在我们国家和美国之间的关税之战,正在打的如火如荼的时候。

英国那边却趁着这个时候,要求接管我们国家资产控制的应英国钢铁公司。

要是英国真的这么做了,那我们国家所投资的钱可能会砸到里边。

那么,为啥英国要做出这样的举动,这样的举动对英国有什么影响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钢铁公司的经营困境

英国的钢铁行业在世纪后期的时候,面对竞争加剧、市场需求下降等一系列的问题,开始逐渐衰落。

后来撒切尔政府倒是做出了一些改变,那就是推行私有化。

可是这也导致企业多次易手,经营稳定性受损?。

在2007年的时候,印度塔塔钢铁以43亿英镑,收购了英国钢铁母公司康力斯集团。

可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需求锐减,债务压力剧增。

2016年,塔塔宣布考虑退出英国业务,企业再次陷入不确定性。

同年,英国脱欧公投,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汇率波动、贸易壁垒上升及供应链中断导致企业成本攀升,这也进一步削弱企业竞争力。

在2017年的时候,企业也有一些起色,但是由于亚洲的低价钢材,对钢铁公司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018年的时候,由于压力太大,钢铁公司决定进行裁员400人。

2019年,英国的钢业公司陷入严重亏损之中,所以在5月的时候正式宣布破产,并进入到强制清算程序。

因为破产,所以有五千名员工面临失业,两万个员工的岗位摇摇欲坠。

对于这样的情况,英国那边也是紧张的,于是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买家。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敬业集团在2020年的3月份,用7000万英镑收购了钢铁公司。

在收购了英国的钢铁公司之后,有4000个岗位得以被保留。

可以说,敬业集团的做法,挽救了英国的钢铁业。

之后敬业集团更是增加了12亿英镑,用来维持运营。

然而后续在能源上的成本上升,环保方面也需支出不少。

所以在2021年以来,这个厂一直在持续亏损,每天的亏损,能够达到70万英镑。

在2024年的年底,英国政府甚至还想补贴25亿英镑,从而来挽留中国企业。

但是今年,英国竟然想要接手钢铁厂……

英国想要接手

英国想要接手钢铁厂,也是有好几个方面的考量的。

英国政府认为钢铁行业是“关键国家能力”,在必要的情况下,必须避免其完全受控于外国资本。

要是放任中资控股的英钢倒闭,将导致本土钢铁生产能力崩溃。

要是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国防、基建等战略领域?。

虽说在接管后,仍然需要承担每年2.33亿英镑的净亏损。

但相比工厂倒闭后高达10亿英镑的土地修复和工人安置成本,短期财政压力还可以控制住。

中国敬业集团拒绝了英国的救助方案,并要求英国进行两倍资金支持。

但是企业正常的索赔,却被英方认为“不符合国家利益”。

而英国政府在2025年4月12号,通过紧急立法,以罚款和监禁管理层为威胁,迫使敬业集团接受资产国有化。

要是企业或管理人员不遵守政府指令,将面临罚款或最高两年监禁。

但是这其实是以法律手段强行终止中资控制权?。

也就是说,他们想要强制接管企业且不提供补偿。

而英国政府计划通过“国有化”或更换合作伙伴(排除中资)接管企业,导致敬业集团百亿投资可能血本无归?。

不仅如此,英国政府以“维护国家工业象征”为名干预市场行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确实是不公平的。

这个举动对英国营商环境,是有一定的损害的,就比如引发外资信任危机。

2025年4月14号,我们国家的外交部也对此进行了强调:敬业集团是基于市场化原则与英方合作。

所以说,英国政府是应该公平对待中资企业的。

不过英国政府要是真的这样做了,对于他们国家也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

对英国的影响

要是英国钢铁公司停产,英国将失去原生钢自主生产的能力。

这也使英国成为七国集团(G7)中唯一无法利用铁矿石、焦炭生产钢铁的国家。

之后这还会直接影响国防和基建领域的关键原材料供应。

而关停也将会引起大规模失业和经济连锁反应。

由于长期亏损,所以他们接管之后,也会对他们的财政造成一定的负担。

不仅如此,环保的成本也高、设备老化,以及能源价格缺乏竞争力都是问题。

政府运营或国有化,很难以快速的方式扭转亏损局面。

而英国强制接管中资企业的做法,也是违法市场的契约精神的。

这有可能会引起外国投资者对英国政策稳定性的担忧。

法案中威胁对中企管理人员,并处以罚款或监禁的行为。

更是可能会激化国际经贸矛盾,损害英国法治形象。

不过英国也不是第一次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中企投资。

在2022年的时候,英国强行收购中广核在塞兹韦尔核电项目20%股份?。

同年,英国以“国家安全风险”要求中企撤销对纽波特芯片厂的收购。

英国这样的行为,导致了中企超10亿投入面临损失。

这一类的事件反映了英国政府在经济政策上泛化安全概念。

频繁的违背市场原则,更是加剧了中企在海外投资风险。

而英国这次的行动,虽然试图保全关键工业能力。

可是面临国际信誉受损、经济代价高昂、产业链修复困难等多重挑战,长期效果还真是说不准。

参考资料:

【1】环球网——《英国称将从中国企业手中接管英国钢铁公司,外交部回应》2025.4.14。

【2】环球时报——《眼看英国将炼不出钢,英议会通过紧急法案》2024.4.14。

0 阅读:27
张起渗奥吖

张起渗奥吖

张起渗奥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