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我们村子二三里路,有一个叫丁庄户的村子,这个村子今为滦南县柏各庄镇所辖,该村有三百五十户左右,一千二三百口人,主要有丁、苗、等姓氏。
说到丁庄户,其实旧时叫“丁庄窠”,“窠”的本义是鸟类穴居之处,所以有“坑”、“洞”的字义,借指人们聚会或安居的处所。因为“窠”有“坑”的字义,即四周高,中间低。想来,丁庄户在立村之初,应该是四周高中间低。记得我小时候,这个村子中间有一个比较大的水坑,确实是四周较高,而中间低。
国画/吴学良
据《滦县志》记载:明初有丁姓先民自山西山(中条山)后陆(六)州迁此立村,由于村中有洼塘,因为地势的缘故,而取名“丁庄窠”,该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属滦州柏一社。
由于“窠”借指人们聚会或安居的处所,过去在我们当地,把“窠”常常认作“户”。比如:旧时常常把房屋称为“庄户”。“房屋两间”称作“庄户两间”,而在房屋交易的契书上常把“庄户”(房屋)写作“庄窠”,但并不读“kē”而是读作“hù”,把“窠”认作了“户”。所以“丁庄窠”这个村名从祖辈开始便把“窠”读作“hù”。至于直接把村名写作“丁庄户”是1961年才做得更改,现在看来还是“丁庄户”这个村子名称更明了些,不是吗?
版权声明:本文为吴学良原创作品,未经授权,勿要转载盗取,侵权必究!欢迎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