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傲的绝味食品,失速了

若云谈商业 2025-04-16 06:38:50

2024年,可以说是绝味食品发展史上的一大败笔了。

双降

作为常年保持良好增长的卤制品龙头,绝味食品在2024年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

营业收入同比萎缩了13.84%,降至62.57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34.04%,跌至2.27亿元。

自2011年有公开数据以来,这是绝味食品第一次出现营收同比下滑的情况。如果剔除受新冠疫情影响的2020年和2022年,这也是它首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而且一滑就是双位数的降幅。

再看看同期的老对手周黑鸭和煌上煌,绝味食品的营收增速比这两位都差,归母净利润增速则不如周黑鸭。

何以至此

要说原因,外部消费环境确实有一定影响。

2024年,国内消费降级的趋势仍在继续,非必消品的需求显得疲软,包括卤味零食在内的许多零食产品需求都受到压制。

另外,绝味食品去年营收和利润的大幅下滑,与其未能很好应对市场环境变化也有很大关系。

一方面,在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性价比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一趋势已经促使不少头部零食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下调整体售价,以稳固需求基本盘,并且从结果来看,确实有不少企业因此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然而,绝味食品的产品价格一直处于同类产品的前列,“有点贵”的不满声也越来越多,但它却没有主动优化过价格体系,产品价格依旧自信且坚挺。

另一方面,近年来量贩零食渠道快速崛起,包装类卤味食品在这个渠道里混得风生水起。

这些产品凭借丰富的食品组合、便于存放的包装形态以及更具性价比的价格,对包括绝味食品在内的散称类连锁卤味零食品牌造成了显著冲击。

但围绕量贩零食渠道,绝味食品既没有做积极的渠道拓展,也没有做针对性的产品与价格优化。

此外,2024年随着热卤品类连锁品牌的不断发展,以及散称类卤味零食连锁品牌的增加,很多新兴品牌不仅食品组合丰富,门店覆盖面也越来越广。

这样的局势下,卤味零食连锁品牌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而其中很多品牌的价格相较于绝味食品也更具优势,绝味食品性价比不足的问题愈发突出。

一顿空拳

其实,绝味食品在当前竞争中失势的原因并不复杂。

绝味食品早前已经察觉到市场环境的变化,并在2023年提出了“精耕细作”战略,着手从以前的跑马圈地转向优化门店经营质量,提升门店存活率,增强对年轻消费者的触达。

原本对绝味食品的主动出击是抱有期待的,但在2024年,其实际执行的策略却令人失望。

去年,绝味食品请了流量明星做首任代言人,还与头部游戏平台合作开展游戏内营销活动,在主要社交平台投放广告进行种草。

同时,还在力推会员体系,焕新了线下门店形象等等。

2024年,绝味食品的销售费用同比大增23.31%,达到6.67亿元。

但这些一心想通过拉品牌、拉流量来提振销量的努力,并没能触及问题的关键,那就是在消费者眼中,卤味零食之间、卤味零食品牌之间的差异并没有那么大,但偏偏,绝味食品太贵了。

门店收缩

随着消费者认可度的下降,2024年绝味食品的线下门店规模明显萎缩。

截至2023年底,绝味食品有15950家门店,到2024年上半年底时14969家,半年时间减少了981家。

到了2024年底,绝味食品罕见地没有公布最新的门店规模数据。

然而,从加盟商相关数据来看,2024年其加盟商管理费收入同比减少了26.28%,加盟商保证金同比减少了13.62%。

另一个直观的现象是,在2024年,可以更轻易地看到张贴着“转让”字样的绝味食品门店,这种情况在前几年还是比较少见的。

显然,2024年绝味食品的线下门店规模没有好消息。

有妙计吗

那么,绝味食品2025年有什么打算呢?

它提到要“专注核心业务,提高盈利水平”,要“拓展会员体系,加强数字化建设”,要“重视风险控制,开拓海外市场”。

加粗汉字,可惜没太看懂,问一句,绝味你真的是这么想的么。

所以,绝味食品的2025年会好起来吗?

0 阅读:4
若云谈商业

若云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