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贴补儿子1万,去一趟儿子家让我凉了心:给亲家养的好儿子

邓知意吖 2025-02-24 01:44:12

“妈,这个月的生活费您转了吗?孩子奶粉快断了。”

电话那头,儿子李明的声音带着一丝理所当然的催促,像一把钝刀,一下下割着我的心。我看着手边那张泛黄的离婚协议,边缘的咖啡渍像陈年的伤疤,提醒着我曾经的付出和如今的孤单。

1

我答应过他爸,要好好照顾李明。离婚的时候,他爸什么都没要,只求我能把儿子培养成人。每个月一万块,从他结婚后就没断过,说是补贴家用,其实我知道,大部分都进了他小家的口袋。

那天,我鬼使神差地决定去儿子家看看。没提前打招呼,想给他一个惊喜。

那是深秋的一个下午,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提着一篮子自己种的蔬菜,还有一些给孙子的玩具,站在了儿子家门口。

门铃响了很久才有人开,开门的是亲家母,一张堆满笑容的脸,热情地把我迎了进去。“哎哟,亲家母来了,快进来快进来!明儿他们上班去了,家里就我跟孩子。”

屋里收拾得还算干净,只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婴儿奶香混着消毒水的味道,有些刺鼻。我放下东西,四处打量着,想看看孙子。

“孩子在睡觉呢,刚吃饱。”亲家母笑眯眯地说,然后指了指阳台,“亲家母您看,这是我前几天刚买的茉莉花,可香了。”

我走到阳台上,却看到花盆里种的不是茉莉,而是几株枯姜,叶子都泛黄了,蔫蔫地耷拉着。那一瞬间,我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撞了一下,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这大概就是第一个情感触点,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亲家母那张虚假的笑脸和阳台上那几株枯姜,让我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欺骗和失望。2

亲家母拉着我家长里短地聊着,无非是些孩子如何如何可爱,李明工作如何如何辛苦之类的话。我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心里却越来越不是滋味。

“亲家母,您看,明儿他们也挺不容易的,现在这房价这么高,养孩子开销又大,您每个月给的这一万块,真是帮了大忙了。”亲家母说着,脸上堆满了感激的笑容。

我看着她,心里五味杂陈。这一万块,是我省吃俭用,一点一点攒下来的。我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舍不得出去旅游,全都给了儿子。可现在,这钱却成了亲家母口中的“帮了大忙”,仿佛我理所应当就该给。

我突然想起2008年,李明高考那年,我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给他做早餐,送他去学校。那时候,他手机的短信提示音还是那种老式的“嘀嘀”声,每次听到,我都觉得心里充满了希望。

现在,这希望却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

我借口要看看孙子,走进了卧室。孩子睡得很香,小脸红扑扑的,很是可爱。我轻轻地抚摸着他的脸颊,心里充满了怜爱。

就在这时,我无意中瞥见了床头柜上放着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李明搂着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笑得一脸灿烂。那个女人不是他的妻子。

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凝固了。这就是第二个情感触点,一张照片,揭开了儿子婚姻的真相,也彻底击碎了我对他的期望。3

我强忍着心中的怒火,离开了儿子的家。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脑海里一片空白。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一切。我一直以为,儿子是我的骄傲,是我唯一的希望。可现在,他却变成了我最失望的人。

回到家,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任凭眼泪肆意流淌。我看着墙上挂着的老式挂钟,整点报时声一声一声地敲打着我的心房。

我突然想起离婚那天,他爸对我说的话:“孩子大了,有自己的路要走,你别管太多。”

也许,我真的管太多了。

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我对儿子的爱太过了,以至于让他变得理所当然,变得自私自利?是不是我给了他太多的物质,却忽略了对他的教育和引导?

我拿起手机,想给李明打个电话,质问他照片上的女人是谁,质问他为什么欺骗我。可是,我最终还是放下了手机。

我知道,有些话一旦说出口,就再也无法挽回了。

我走到阳台上,看着那盆枯萎的茉莉花,心里做出了一个决定。

我要停止给儿子贴补生活费,我要让他自己去面对生活的挑战。我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去追求自己的幸福。4

第二天,我给李明发了一条短信:“以后生活费你自己想办法吧,妈老了,也该为自己活一次了。”

短信发出去后,我的心里反而平静了下来。我仿佛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李明很快回了短信,语气带着一丝不满:“妈,您这是什么意思?您不是说要帮我照顾孩子吗?”

我没有回复他,只是默默地关掉了手机。

我知道,我的决定会让他失望,甚至会让他怨恨我。但是,我必须这样做。

我不能再继续纵容他,不能再让他把我当成提款机。我要让他明白,生活是需要自己去奋斗的,幸福是需要自己去创造的。

我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我报了一个老年大学的绘画班,开始学习画画。我还参加了一个社区的合唱团,开始唱歌。

我发现,原来生活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只是我一直没有发现而已。

我开始慢慢地走出离婚的阴影,开始重新找回自己的快乐。

我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而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5

几个月后,李明突然给我打了个电话,语气很诚恳:“妈,我知道错了,我不该那样对您说话,也不该让您为我操心。”

我听着他的话,心里有些感动。我知道,他终于开始反思自己了。

“妈,我跟那个女人已经分手了,我会好好对待我的妻子和孩子。”李明继续说道。

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妈,您能不能原谅我?”李明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我叹了口气,说道:“孩子,妈原谅你,但是你要记住,以后要好好做人,好好做事,不要再让妈失望了。”

“我知道了,妈。”李明说道。

挂断电话,我的心里百感交集。我知道,李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相信,他会变得更好。

也许,这就是生活,充满了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但是,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积极地改变,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这大概就是第三个情感触点,不是原谅,而是希望。希望儿子能够真正地成长,希望我们母子能够重新建立起健康的亲情关系。

我走到阳台上,看着那盆已经重新种上茉莉花的盆栽,心里充满了希望。

也许,明年春天,它真的会开出美丽的花朵。而我,也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我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明白,爱孩子,不是无底线的付出,而是引导他们走向独立和成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拥有幸福的人生。
0 阅读:0
邓知意吖

邓知意吖

邓知意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