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想让印度成为第二个中国,照着中国抄了10年作业,还是不行

军情作家陈曦 2024-10-29 16:31:16

据《参考消息》报道,德国媒体称,下一个世界工作台仍在吱吱作响。

这里说的“下一个世界工作台”,指的是印度,印度一直想要成为第二个中国,把自己打造成超级工厂,然而,经过莫迪十年的努力,印度虽然有所进步,但距离成为下一个世界工作台,仍然遥遥无期。

德媒用“吱吱作响”来形容印度工业的现状,给人一种岌岌可危的感觉,好像这个“工作台”随时都会散架一样。

而这正是印度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太“散”了,不成体系,自己只能完成很小一部分,而且还不是重要的部分,所以哪怕是抄作业,也抄不明白。

印度总理莫迪

莫迪雄心勃勃

莫迪头一次当上总理的时候,提出了“印度制造”计划,自2014年推出以来,莫迪希望通过这一政策让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业的第二个中国,然而,现实与理想相去甚远。

莫迪的目标是,吸引外国投资、促进国内制造业发展,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该计划强调通过改革劳动力市场、简化审批流程和改善基础设施来提升投资环境。

莫迪希望借此将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7%提高到25%,并使印度成为全球工作台。

为此,政府采取了放宽市场准入、改善基础设施、提供财政激励等措施,以期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然而,尽管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投资流入和产业升级,但“印度制造”计划并未如预期般迅速见效。根据数据显示,印度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仍然微不足道,与中国的差距仍然非常大。

“印度制造”

印度为什么做不到?

中国的答案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为何印度没能成为第二个中国?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印度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尽管莫迪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投资,但与中国相比,印度的交通、物流、电力等基础设施仍显不足。这直接导致了制造成本的上升,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其次,劳动力市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虽然印度拥有庞大的年轻劳动力,但大部分劳动力仍集中在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需要时间和培训。此外,技能培训体系的不完善使得许多年轻人无法适应工业化进程所需的技能要求。

简而言之,印度的劳动力文化程度低,不只是无法从事高端制造业,哪怕是最低级的工种,素质也非常差。

印度国旗和中国国旗

印度还有迈不过去的坎

印度还有一个核心问题在于,制度对工业形成了掣肘。

复杂的法规和官僚主义、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和社会动荡,均阻碍了投资者的信心。

此外,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农民与工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益矛盾,这使得任何试图进行结构性改革的努力都遭遇阻力。

莫迪上任这十年,让印度的工业有了一定的起色,但始终无法做大做强,也始终难以稳定吸引外资,很大一部分都是政治因素。

莫迪一上任就进行改革,可是直到现在,印度仍未摆脱尼赫鲁·甘地家族时代经济成本高昂的进口替代政策。

这也是为什么,答案就摆在眼前,给印度抄,印度也没能成为第二个中国。

因为印度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在工业领域。

0 阅读:41

军情作家陈曦

简介:深圳卫视军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