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时间3月30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接受NBC专访时罕见公开抨击俄罗斯总统普京,称其关于乌克兰需要“新领导层”的言论令人“怒火中烧”。这位共和党领袖同时抛出重磅威胁:若认定俄方阻碍乌克兰停火谈判,美国将对所有进口俄油加征25%-50%的“二级关税”,该措施最快一个月内实施。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直击俄罗斯经济命脉。俄财政部数据显示,俄石油出口收入达1520亿美元,占财政总收入的38%。若实施50%关税,按当前美国日均进口俄油18万桶计算,俄方年损失将超16亿美元。更危险的是,此举可能引发欧盟效仿——目前欧洲仍进口俄海运原油约60万桶/日,占俄出口总量的20%。
这场外交风暴源于普京3月28日的表态。在谈及俄乌谈判僵局时,普京称“基辅当局缺乏政治自主性”,暗示泽连斯基政府需改组。特朗普团队认为,这是对美方主导的战后安排权的直接挑战。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原计划本周与普京通话推动停火,但克里姆林宫至今未确认该议程。
消息公布后,国际油价剧烈震荡。布伦特原油期货一度飙升4.7%至每桶93美元,创2023年11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汇率暴跌2.3%,触及16个月新低。交易商紧急调整供应链,中石油已暂停采购4月装船的俄ESPO混合原油。
此次关税威胁标志着特朗普对俄策略的重大转向。大选期间,特朗普曾多次主张“结束俄乌战争”,但此番强硬表态显示其团队内部鹰派势力抬头。分析人士指出,所谓“二级关税”实为双重打击:既削弱俄战争资金,又迫使欧洲能源买家转向美国液化天然气——当前美对欧LNG出口均价已达俄管道气的3倍。
德国总理朔尔茨警告“单边制裁将破坏全球贸易体系”,印度则加快与俄谈判卢比-卢布直接结算机制。欧佩克+紧急会议决定维持减产协议,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强调“市场稳定高于地缘博弈”。
这场关税风暴揭示出后乌克兰危机时代的大国博弈新常态:当战场硝烟未散,能源武器已成为比炮弹更具杀伤力的战略筹码。特朗普的威胁究竟是选举造势还是战略转折,未来30天的美俄互动将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