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对华贸易战升级,拒收中方“橄榄枝”

阿尔泰聊 2025-03-28 11:14:17

加拿大向世界贸易组织(WTO)递交诉状,指控中国对加商品加征关税违反国际贸易规则。然而这场纠纷的导火索,实则源于加拿大单方面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35%惩罚性关税。

中国驻加大使王镝在渥太华公开呼吁“通过合作化解分歧”,却在近期内遭加总理卡尼强硬回绝,称“中加价值观不同,需重新选择亚洲伙伴”。这场外交博弈的背后,暴露出加拿大对华政策陷入意识形态裹挟与利益权衡的深层矛盾。

加拿大以“保护本土制造业”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电池组件加征关税,直接冲击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在加业务。作为反制,中国于同年9月对加拿大油菜籽、木材等关键出口品实施限制措施。据加拿大统计局数据,加对华农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27%,木材行业损失超15亿加元。

面对僵局,中国驻加大使王镝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介会上释放善意,强调“中加经贸合作是双边关系压舱石”,承诺为加拿大企业提供透明营商环境。但加总理卡尼次日即公开宣称:“加拿大需要与价值观相同的亚洲伙伴深化合作,而中国不在其中。”这种将贸易议题与意识形态捆绑的立场,被《多伦多星报》批评为“背离WTO非歧视原则”。

卡尼的强硬表态背后,折射出加拿大外交政策的双重困境:加拿大对华贸易依存度持续攀升,双边贸易额达1290亿加元,中国稳居加第二大贸易伙伴,加拿大保守派政客为迎合美国“友岸外包”战略,频繁炒作“价值观差异”。加中贸易理事会报告显示,若全面对华脱钩,加拿大制造业将面临至少300亿加元年损失。

组织,持续向政府施压要求对华强硬,萨斯喀彻温省农业联盟发动万人请愿,要求政府“反击中国贸易壁垒”。但讽刺的是,该省对华油菜籽出口占总产量42%,中国市场份额的萎缩已导致当地仓储积压量创20年新高。阿尔伯塔大学学者指出:“某些利益集团为短期选票牺牲国家长远利益,正在将加拿大拖入经济衰退风险。”

当前局势揭示残酷现实:加拿大若持续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恐重蹈澳大利亚覆辙——澳对华葡萄酒出口暴跌92%的教训犹在眼前。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加拿大龙虾在中国进口市场份额已被挪威、新西兰取代,跌落至第五位。正如渥太华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警告:“当意识形态凌驾于经济利益时,加拿大失去的不仅是市场,更是战略自主权。”

这场贸易争端已成检验加拿大政治智慧的试金石:是继续做地缘博弈的棋子,还是回归务实合作的正途?答案或许就藏在加拿大企业日渐焦虑的财务报表里。

0 阅读:61
阿尔泰聊

阿尔泰聊

分享国际领域的见闻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