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同到洛阳,鲜卑拓跋人经历了什么?一个多月,老天一直在下雨

路生观史 2024-03-07 19:54:57
从大同到洛阳,鲜卑拓跋人经历了什么?一个多月,老天一直在下雨

事实上,人们可以把当年拓跋人从大同到洛阳,迁都走过的那条路称为晋洛古道,也能说,拓跋人走过的那条路晋洛古道的一部分。

不管历史有多远,晋南地区和洛阳盆地在地理上是被分隔开来的,分隔它们的除了太行山、王屋山和中条山,还有滔滔不息的黄河。

太行山脉整体上位于华北板块的中部,前人以漳河、滹沱河为界,把太行山分成南、中、北三段;南段西界为晋城—长治,北部以漳河为界,东界以邯郸—安阳—新乡为界,济源—焦作为南部界限,西南界为王屋山。呈北北东—南南西方向延伸,直到山西陵川县南部转为东西走向,略成“S”形状。全长约500千米,宽约40—50千米。山脊多沿三省边界延展,是晋、冀、豫三省的天然界山,也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两大地理区的分界线。

王屋山,属太行山脉西南段,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北部。西连中条山,东接太行山,西北—东南走向,北陡南缓,东西长约35千米,南北宽约17千米,平均海拔1000米,主峰天坛山海拔1711米。“以其山形若王者之屋”而得名,衔晋接冀,脉承京师,为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

中条山,位于山西省南部,黄河、涑水河间。横跨临汾、运城、晋城三市,居太行山及华山之间,山势狭长,故名中条。主峰雪花山,海拔1994米,位于山西省永济市东南。东北端与王屋山相接的历山,海拔2322米,为涑水河发源地。因中条山屏蔽着洛阳、潼关和中原大地,拱卫着西安和大西北,瞰视着晋南和豫北,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这些山都横亘在拓跋人的面前,与黄河在一起等待着他们艰难险阻地走过。据《魏书》《资治通鉴》等记载,当时孝文帝经忻州、太原、长治、晋城等地一路南下,过沁阳后继续南渡黄河,最终抵达洛阳。这样的进行路线在今天的地图上,人们已经能够看得十分清楚了。

忻(xīn)州市,山西省辖地级市,古称“秀容”,简称“忻”,别称“欣”。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北倚长城与大同、朔州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相望,东临太行与河北接壤,南屏石岭关与太原、阳泉、吕梁毗连,总面积25157.641平方千米,是山西省版图最大的市 。

太原市,简称“并(bīng)”,古称晋阳,别称并州、龙城,山西省辖地级市、省会。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北部地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一座有20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

长治市,山西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古称上党、潞州、潞安等,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位于上党盆地中,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

晋城市,山西省辖地级市,古称建兴、泽州、泽州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全境居于晋城盆地,四周群山环绕,中部相对平坦,丹河与沁河纵流全市,因春秋末年迁晋静公到此而得名,总面积约9490平方千米,是山西省东南门户。

沁阳市,河南省辖县级市,由焦作市代管,位于河南省北部、焦作市西北部,地处黄河(沁河)冲积平原、太行山南麓。因古时怀庆府境内有沁阳城,且曾为河内郡治而得名。

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陉),著名的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等,古称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太行山有八陉,其中南端第一陉轵(zhǐ)关陉、第二陉太行陉都在晋洛古道上。

轵关陉,为济源—侯马的古道。轵,是战国时魏城,故址在今河南省济源市东的轵城镇。轵关陉在济源市西十一华里处,关当孔道,因曰轵关。形势险峻,自古为用兵出入之地。轵者,车轴之端也。轵关者,通道仅当一轵(车)之险关也。太行陉又称太行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沟通晋城市和焦作市的一条重要通道。南起河南焦作沁阳,北接山西晋城市泽州县。是著名的“兵要首地”、“商旅通衢”。

太行陉南连沁阳,北接晋城。

碗子城,太行陉中“羊肠坂道”上一处关隘。位于山西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碗城村,与河南沁阳常平乡附近,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历代镇守天井关的驻兵之地 ,扼守泽(泽州府,今山西晋城)、怀(怀庆府,今河南沁阳)之要冲 。四周均被羊肠坂道所包围。碗子城其南、北门原书写有“北达京师”、“南通伊洛”的石刻,现因为年代久远已经不存,城廓依山崖而建,规模不大,名字的由来缘于这座古堡似的建筑,由青石垒成,呈“圆碗状”,“状如碗然,故云碗子城”。

古羊肠坂位于沁阳市北25公里的常平乡常平村北碗子城山间,古为晋洛孔道,豫晋交通之咽喉。该坂道因其在山间崎岖缠绕,形似羊肠故名,现存古坂道长900多米。其地坂道周代已有。地势险要,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为赵国重要的通道,孔子北说赵国曾过此地。战国时,秦将白起率军克羊肠攻赵,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魏武帝曹操北征高干,在此写下了著名诗篇《苦寒行》。以后历代均在此筑城设卡。

不管是碗子城还是古羊肠坂都是拓跋人在路上的一个缩影。《魏书》中说,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孝文帝拜辞冯太后永固陵,率领群从百官,步骑百余万从平城出发。命太尉拓跋丕与广陵王拓跋羽留守平城,以河南王拓跋干为车骑大将军,负责关右一带的军事,与司空穆亮、安南将军卢渊、平南将军薛胤等共同镇守关中。临行之际,太尉拓跋丕奏请以宫人相从,孝文帝厉声斥责说:“临戎不谈内事,不得妄请。”大军列队出城,一路之上,阵容整齐,浩浩荡荡,所过之处,秋毫无犯,经恒州、肆州,于太和十七年(493年)九月底抵达洛阳。时值深秋,阴雨连绵,大军就地休息待命。

肆州,北魏置,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肆州,领永安郡、秀容郡、雁门郡。治所在九原(山西忻州)。州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置。治今山西忻州市西北。辖境相当今山西恒山以南的滹沱河、牧马河流域。

在那个雨水连绵的日子里,夏秋之交的凉意与又一次告别故乡的悲伤吹过拓跋人的头发,拍打着他们的脸庞,挟裹着他们的身体,他们自北向南,犹如浩浩长龙。为首的就是孝文帝拓跋宏,那一年,他只有27岁,但已经有足够的能力率领这支浩大的队伍远行。史书中说,为保证迁都顺利进行,他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太和十七年(493年)五月,他召集百官,宣称要大举伐南朝齐,计划在南伐途中造成迁都的既成事实。在朝会上,拓跋澄站出来反对,退朝后,他立即召见任城王(拓跋澄袭封任城郡王),屏退左右,单独与澄计议说——

现在的行动,实在知道不容易。只是国家兴起于北方,迁居到平城,虽然拥有四海,但版图没统一,这片土地是用武的地方,不能够以文德治理,移风易俗,实在是十分困难。崤山函谷关是皇帝住宅,黄河洛水是君王乡里,利用这次大举出兵,占据中原,任城王心中以为怎么样?

拓跋澄说:“伊川洛水中原地区,占据天下的中央,陛下统治华夏,平定边远地带,百姓听到这种事,应当大加庆贺。”孝文帝说:“北方人留恋本土,忽然听说将要迁移,不能不受到惊扰。”拓跋澄说:“这既不是平常的事,就不是平常的人所理解的,只需要在陛下心中决断,这些人又能怎么样呢。”

六月,孝文帝即刻下令修造河桥,以备大军渡河;并亲自讲武,命尚书李冲负责武选,选择才勇之士。七月,立皇长子拓跋恂为太子,发布文告,移书齐境,声称南伐;下诏在扬、徐二州征集民丁、召募军队;又使广陵王拓跋羽持节安抚北方六镇,调发精骑。至此,准备基本就绪。

看得出来也众所周知的是,孝文帝的这次迁都是以南伐为名的,是采用了计谋的。至于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后世的历史学家说法颇多,但总结起来无非两点:

一是最初定都平城时,北魏的人口不是很多,但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平城人口越来越多,粮食供应问题就出现了。如果从中原地区运粮到平城,成本太高,这不利于一个政权的发展。同时,大同实际处于一个农耕与游牧的揉合地带,偏北的地理位置和农耕与游牧文化的碰撞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于是,洛阳的地理价值就显现了出来,其地处中原,中原有黄河、洛水、汴水、颍水,土地肥沃,粮食供应可以就近解决。同时,也能让北魏从地理的角度更加接近或者是靠近中国文化、文明。

二是迁都于洛阳,有利于北魏的统一大业。从军事上讲,如果南齐有变,北魏可从洛阳出兵,或向西取关中,或向南取荆州,或向东渡淮河直取南齐国都(今南京)。从政治或者文化上讲,迁都洛阳,北魏可以与南朝进一步争夺谁是正统的问题。

正统在中国古代很重要,谁能争得正统,就能在取得历史高度的优势。当时的情况是,南朝丢掉了洛阳,只统治南方,虽然从文明传承的角度力主自己是正统,但在地理上并不占优势,而北魏迁都洛阳,则意味着在中原大地更有底气宣称自己是正统所在。

另外,在我看来,还有个人志向问题。地理环境可以左右一个人的思维,但绝对左右不了一个人的思想和精神。有一种说法是,在鲜卑语中,拓,意为“土”,跋,意为“后”。拓跋鲜卑,意为“生长在明亮而美好的高地上的黄帝的后代”。这也许就是孝文帝直抵内心的思想和精神了,这中间包含着他的祖先檀石槐、拓跋力微、拓跋猗卢、拓跋什翼犍……一代代人的先期移植,到了他这里才变得如此明了和清晰。

于是,在自己的计谋里,孝文帝带着许多不愿意离开故土的拓跋人,并在他们的牢骚与幽怨里把新的故乡变成了一个要去拓荒的地方。到了沁阳,他们就可以南渡黄河,直抵洛阳了。在这中间,他们要经过历史上“孟津古津”中的硖石津、委粟津、冶坂津。津就是渡口,据当地史料记载,硖石津即今河清渡口,委粟津距硖石津不过2公里,今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白鹤村西北滨河处,冶坂津即今铁谢渡口,又称铁卸渡口。三者之间均相距不远,包括黄河南北两岸的小浪底、蓼坞、河清、苗家庄、土崖地、连地、王庄、堡子、西霞院等渡口,均在全长约23公里的沿黄河一线,被人们称为“白鹤渡口”。

拓跋人一路走来,过了这些渡口他们便真正走出了我们这个民族合而不同的美。这时候,不难看到,拓跋人当初在和林格尔的那一粒粮种,并没有完全落在泥土中,而是落在了人心里,成了孝文帝带着他们挺进中原向死而生的一段历程。

何谓死?首先在于洛阳,虽说,洛阳此时成为北魏的边镇,不远就是宋界,在这种情况下,天知道宋军何时偷袭洛阳?而即使北魏定都洛阳,却无力南下灭宋。所以,迁都洛阳是不现实的,是向死的一次经历。

其次在于计谋。《资治通鉴》对此的说法是:“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也就是说,当时孝文帝如果直接命令迁都,可能引起群臣的公然反对,一些人甚至还会叛乱。但说要南伐齐国,大家就会高兴,因为这意味着参与者都会有发财升官的机会。孝文帝正是利用这个借口,使大军自愿地跟随自己前往洛阳。这就是说,孝文帝先借南伐之名把大军带走,使平城要反对的保守分子想闹也没有了本钱。

丁丑,戎服执鞭,御马而出,群臣稽颡于马前,请停南伐,帝乃止,仍定迁都之计。

意思是孝文帝带大军到达洛阳,群臣不愿冒险继续南下时,他提出了交换条件;当大臣伏地叩头如捣蒜,同意迁都而高呼万岁时,他就宣告天下迁都洛阳了。但这不等于洛阳对北魏来说仍然是一块“死地”。在防备宋军何时偷袭洛阳的同时,随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北魏政府又面临着许多新问题。

如: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夹领小袖,多数人不会说汉语,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且新迁之民初来洛阳,居无一椽之室,食无担石之储,不擅农业,人心恋旧。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地阻碍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

因此,便有了“生”——孝文帝于太和十八年(494年)正式宣布迁都洛阳之后,在王肃、李冲、李彪、高闾等汉族士人的支持下,立即着手改革鲜卑旧俗,全面推行汉化——在洛阳这个新的环境里,没有像平城一样强大的保守势力,也成了与平城保守势力相抗衡的大本营,孝文帝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开启了北魏的“洛阳时代”

从大同至洛阳,拓跋人经过千辛万苦,在阴雨连绵中走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虽说,他们走过的古道今天已被公路替代,但白鹤渡口还在。历史上,北魏之前,白鹤渡口的大货场,这个大货场粟如山积,其核心地区包括今白鹤镇山底村、牛庄村、范村、四冢村、崔窑村、丕盛镇等村。拓跋人过河的脚印依然在浪花里还能被捡拾而起。

0 阅读:114

路生观史

简介: 路生,作家、记者、编剧,媒体策划人及纪录片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