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老师,《庄子》刻意篇有一段:"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
这段我这几年看了很多遍,感觉其中给出修行处事的做法。但运用到行动中,总感觉差点意思。困惑许久,还请老师能指点迷津。
(补充下我在实践中的疑惑,不为福先祸始,是要做事谨慎,不贸然行动?感而后应,是心有所感而应,还是外界刺激再应?迫而后动,是不迫不动吗,迫不得已再行动?不思虑,是不思考,不琢磨的意思吗?那该如何精进?我觉得可能是说老师之前说的,用心做事,不用脑做事,不豫谋,是不预先谋划,那平时怎么做事呢?)
答:还是回归到庄子本身的文字,在应帝王里说道,“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这其实不是法,而是境界。很多人把境界当做方法,实际是不对的。当然,可以对着这个境界模拟,以模拟而达到最后的目的。
那么您疑惑的“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其实就四个字,其心若镜。镜子就是没有先始,事来应事,事去不留。感而后应,是吧,镜子有东西,它才感,感完它反射出来,也就是应。有感有应。这才是循天理。不需要去准备,预谋,思虑什么。因为这些都没用(在圣人的境界来说),事来应事,人来应人就完了。中间所有的几心,都是害道的,损坏你的平常心的。
换到佛教里类似的说法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你平时心不要住在任何地方,不要凝滞在任何人事上,只有这样,你的心镜才能明亮,明亮了才能更好的照物。只要一有物累,镜子便蒙尘,就需要像六祖慧能的师兄神秀一样,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但实际镜子本体,本身是明亮照人的,皆因人有机心物累。这才是庄子的本义。是达到一定境界以后,也就是逍遥的境界,不需要再有一个什么东西,来应万事。当下的反应就是最真的。所以这段话,不是方法,是境界。一般人达不到。这个境界的达到,需要非常艰苦的修行,起码先要静心,固精,养气,通脉,养神,全身气脉畅通后,可以“开心”也就是脉解心开,心开了,万事不累心,不生气,不被物累,可以随顺万物,应照万物。这是养气到了极致的功夫。到了这个地步,才能达到庄子所说的逍遥,以及您发的这段文字的效果。以上参考下。
问:好的老师,可以说这是最终的结果,而不是修行的过程。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明白了
但是去模仿效法也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去感受这个境界
答:是可以的,但得清楚,目前还不是自然达到的,还是在路上。这个心里得清楚。不然这个流弊是什么呢?很多人以为自己已经得道了,但实际上没有。所以过去要有师承,老师印证确实是真达到了,有的反复印证,而非口头禅。因为道理说出来,都能懂,但遇事的反应,能不能做到,又是一回事。
问:容易跑偏,我前几年就犯了这样的错误,以为自己悟了。就是的。
答:我有一师弟,说自己已经炼化阴质,一身阳气。我说你说你都炼化了,我骂你一句傻x,你生气吗?他当场说,我想打你。我说你想打我的这股气还是阴质,还得再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