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翁配音,竟无人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听着某个熟悉的声音,总觉得在哪儿听过,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最近,《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又火了一把,票房一路高涨,影迷们津津乐道。
可你知道吗?
里面仙风道骨的无量仙翁,他的声音竟然来自一位88岁的老爷子——王德顺!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就连王德顺自己的家人,一开始都没听出来。
他孙女看了电影,愣是没把那声音和自己爷爷联系起来。
这事儿听着是不是有点意思?
一位老艺术家,配了这么一个经典的角色,结果身边的人都没认出来,这隐藏得也太深了吧!
王德顺自己对这件事也挺“懵”的。
接到配音邀约,他记得清清楚楚是2022年6月24日。
但除了日子,其他细节,他全忘光了。
连自己配的是哪个角色,叫什么名字都记不清,只记得是个老头,开始挺慈祥,后来变坏了。
直到今年2月20日,他才完整地看了一遍《哪吒2》。
看完后,他才恍然大悟:“哦!
原来我配的是这个老头!
”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相比于无量仙翁,我和‘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更像!
”
配音那会儿,王德顺根本不知道整个剧情。
现在的电影工业体系非常成熟,对剧情保密要求很高。
配音演员只需要完成自己的部分,其他的一概不知。
他回忆说,当时配音导演陈浩会告诉他角色的语气和情绪,甚至亲自示范,让他模仿。
更有意思的是,后来剧组又跑到海南,找到正在休假的王德顺,让他补录一些声音。
这次更绝,连台词都没有,直接让他录了一大堆挨打后的惨叫声。
看到电影里无量仙翁被揍得鼻青脸肿,观众哈哈大笑,王德顺自己也觉得挺心疼,感觉自己也跟着挨揍了似的。
仙翁:我像哪吒!
说起无量仙翁,王德顺觉得这个角色挺有意思的。
站在仙翁的角度,他可能觉得自己是在替天行道,是个绝对的好人。
这说明什么?
好人和坏人,其实都是客观评价,而不是主观感受。
但要说真正像谁,王德顺觉得自己更像哪吒。
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简直就是他的座右铭。
他天生就是个“乐天派”,爱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拦不住。
1936年,王德顺出生在沈阳,家里孩子多,经常吃不上饭。
饿肚子的时候,他就爬上树,摘榆树叶和榆钱,回家和苞米面一起蒸着吃。
上学的时候,他贪玩不写作业,老师打他手心也没用。
夏天去池塘游泳,冬天去冰面滑冰,跟着哥哥学唱歌……能玩的,他都玩了个遍。
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售票员,干过6年电工。
下班后,他发现沈阳工人文化宫有免费的话剧、舞蹈、声乐、朗诵课,就跑去学。
后来,他还在辽宁电视台的广播剧《野火春风斗古城》里演了男一号。
王德顺觉得自己有表演天赋,就去话剧团自荐,成了一名职业话剧演员。
他特别喜欢演话剧,一天演三场也不觉得累,直到累趴下进了医院。
医生说他“植物神经紊乱”“窦性心律不齐”,他还不信邪。
50岁,他竟敢…停演话剧后,王德顺又在美术学院当人体模特,发现了哑剧艺术。
这种不用说话,只用肢体和表情就能表达剧情的表演形式,深深吸引了他。
于是,他开始自编自演哑剧。
但问题来了。
他有一部作品叫《生命》,想表现一个婴儿从出生到老去、逝世的全过程。
婴儿出生肯定没穿衣服,所以他只穿了一条贴近肤色的三角裤演出,结果被认为有伤风化,不让演。
这下王德顺可来劲了。
他心一横,工作不要了,每个月48.5元的工资也不要了,什么退休金、医保、福利分房,统统都不要了!
要知道,那时候他已经50岁了,再过10年就能退休了。
同事朋友都觉得他疯了。
就这样,他带着自己创作的哑剧去了北京,和全家组建了一个“戏班子”。
他主演,儿子报幕,女儿钢琴伴奏,爱人负责帮他编戏和“跑销售”。
“北漂”的日子不好过,他最多一年搬过9次家,还住过地下通道。
生活不稳定,但他有戏可演,就高兴。
后来,他的哑剧逐渐被戏剧领域的专家们看到,还给他开了《王德顺造型哑剧座谈会》,评价很高,说“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哑剧”。
1987年,德国大使馆邀请他参加德国第十二届世界哑剧节。
他也成了中国第一个在国际舞台上亮相的哑剧演员,而且是所有演员中年龄最大的。
演了10年左右哑剧,他的身体出了问题,于是转型去演“活雕塑”,一只脚也踏进了影视圈和配音领域。
《哪吒2》之前,他还给《大鱼海棠》配过音,只是没多少人发现是他。
仙翁劝你:躺平!
最近,很多人说王德顺是最酷爷爷,因为他年近90,身体还倍儿棒。
光着膀子走秀,身上的肌肉,都是当年演哑剧和“活雕塑”的时候练出来的。
为了演哑剧,他逼自己练舞蹈功,练成“一字马”;为了演好“活雕塑”,他泡健身房练肌肉。
他说自己没有养生的概念,从来不买保健品,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这个年纪,肌肉流失很快,没有窍门,都是练出来的。
他每天下午雷打不动地泡三个小时健身房:一个小时游泳,一个小时举杠铃、哑铃练力量,还有一个小时拉伸。
85岁那年,他还去航校学开飞机。
很多人不理解,但他年轻时就有“蓝天梦”,想试试自己到底行不行。
他去报名,航校校长看他状态还行,就让他试试。
校长让他爬上一架螺旋桨飞机,没有旋梯,只能蹬着翅膀爬。
他明白,这是在考验他。
如果连飞机都爬不上去,那就没戏了。
结果他三两下就爬上去了。
体检时,光尿检就有40多个指标。
他又明白了,只要有一项指标异常,肯定不让他学。
结果体检、尿检都没问题,校长只好签字批准。
后续手续送到民航局,领导让他去医院做一次全方位的心脏瓣膜检查,报告显示“未见异常”。
就这样,他历经3个月学习,考取了飞行执照,圆了自己的梦想。
现在,他还能开车,坐飞机全国接演出活动。
今年夏天,他还要去欧洲演“活雕塑”,所以还要继续健身。
很多人觉得他的经历很传奇,想让他给年轻人一些建议,劝他们不要躺平。
但他不劝,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怎么教育,为什么要给别人建议?
他从来没跟孩子说过“一定要写作业”“一定要考多少分”这样的话。
他的态度是,想写作业就写,想玩就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想怎么生活,都是自己的人生态度。
来到人世间走一趟,愿意怎么走,就怎么走。
想做事打拼,就去做事打拼;想躺平,就去躺平。
人家就想躺平,你把人家鞭策起来干什么呢?
想躺平的人,就算鞭策也鞭策不起来;而想干事的人,你是摁都摁不住的。
所以,王德顺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你可以像无量仙翁一样,觉得自己是在替天行道;也可以像哪吒一样,不信命,活出自己的精彩。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躺平,享受当下。
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然后坚持下去。
因为,你的生活,你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