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舞台上,俄乌冲突无疑是备受全球瞩目的焦点事件,而围绕这一冲突所衍生出的一系列话题,时刻牵动着世界的神经。其中,一则关于“中方及时阻止俄罗斯核武打击”的爆料,更是在国际舆论场掀起了轩然大波。
回溯到2022年初,俄乌冲突爆发,这场冲突的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经纬与地缘政治因素。北约持续东扩,不断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缓冲空间,俄罗斯的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发起了特别军事行动,旨在维护自身的地缘政治利益和安全诉求。
普京资料图
随着冲突的持续演进,战场局势愈发胶着,双方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到了2024年,战场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2024年8月,乌克兰方面出动数万精锐部队侵入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地区,这一行动使得俄罗斯原本的“特别军事行动”性质发生了转变,一定程度上陷入了“领土保卫战”的困境。并且,直至今日,俄罗斯仍未能完全收回所有失地。
同年11月,局势进一步恶化。拜登政府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军“陆军战术导弹”袭击俄罗斯腹地,几乎在同一时间,英国也向乌克兰提供了“风暴之影”巡航导弹。在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军事支持下,乌克兰对俄罗斯腹地发起了多次袭击,这使得俄罗斯国内多地陷入紧张状态。俄罗斯的喀山、格罗兹尼、莫斯科等重要城市,接连遭遇无人机袭击或暗杀行动。这些袭击事件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是极大地刺激了俄罗斯民众的情绪,让俄罗斯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普京资料图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俄罗斯方面做出了强硬回应。普京下令用未携带核弹头的“榛树”弹道导弹对乌克兰进行报复性打击。这一举动无疑是俄罗斯在常规军事手段难以有效遏制对方攻击时的一种强力反击。然而,外界对俄罗斯是否会进一步升级冲突,甚至动用核武器,产生了强烈的担忧。
在此背景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2025年1月3日接受英国媒体《金融时报》采访时,曝出了一则惊人消息。他表示,美国一直非常担忧普京会动用核武器轰炸乌克兰。布林肯称,即便莫斯科方面可能“暂无”这一计划,但核打击的概率哪怕从5%提升到15%,都将是极其严重的事情。
更为关键的是,布林肯还透露,中方及时阻止了俄罗斯动用核武器的计划。据他描述,当美国情报系统监测到莫斯科准备向太空发射核武器时,第一时间向中国发出了预警。随后,中国进行了某种“干预”,并成功劝住了普京。布林肯还补充道,从种种迹象判断,中国在与俄罗斯的交涉中,明确表达了“不要那么干”(即不要使用核武器)的态度,因此美国有充足理由相信,中国在核武器问题上对俄罗斯施加了重要影响力 。
布林肯资料图
但布林肯的这一爆料,真实性究竟几何?从其表述来看,他使用了“可能”一词,这表明美国方面对于“中国劝阻普京不要使用核武器”这一说法,并非基于确凿的证据,而是推测得出的结论。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一直是坚定且明确的。中国始终坚决反对冲突的升级,尤其是坚决反对核冲突的爆发。从冲突伊始,中国就积极倡导通过对话和谈判来解决争端,主张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多次派遣高级官员与俄乌双方进行沟通交流,为推动双方重回谈判桌不懈努力。
事实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直秉持着负责任大国的态度,积极履行国际义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力量。回顾近年来,中国在多个国际热点问题上都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例如在中东地区,中国积极推动巴以双方实现和平对话,为缓解地区紧张局势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南海问题上,中国通过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协商,共同维护了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展现了大国的担当与智慧。
普京资料图
俄罗斯此前多次放话“动用核武器”,主要是在美西方不断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自身在常规武器对抗中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威慑策略。其目的在于遏制美西方对乌援助的力度,警告北约不要过度干涉俄乌冲突,避免自身陷入更加不利的战略境地。
从美国方面来看,其在俄乌冲突中扮演的角色也值得深思。美国不仅在冲突爆发后持续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包括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还在国际舆论上不断抹黑俄罗斯,试图将俄罗斯置于国际社会的对立面。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一些智库和高级将领,近期也频频发表涉核言论,渲染核冲突风险。例如,2024年年底,五角大楼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极力炒作中国“扩充”核武库,这种无端指责和恶意炒作,无疑加剧了国际社会的紧张氛围。
综合来看,布林肯的爆料或许存在多重目的。一方面,可能是为了向国际社会展示美国在核问题上的所谓“警觉性”和“责任感”,塑造美国关注全球安全的形象;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有借此分化中俄关系的意图。然而,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始终坚定地站在和平与正义的一边,为推动冲突的和平解决做出了不懈努力。
布林肯资料图
展望未来,俄乌冲突的走向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但无论局势如何发展,和平谈判始终是解决冲突的最佳途径。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俄乌双方实现和平对话、妥善解决争端贡献力量。国际社会也应共同努力,摒弃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行径,倡导通过对话、协商和合作来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毕竟,冲突只会带来破坏和伤痛,只有和平才能让世界充满希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