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某些父母的眼里,儿子和女儿是不一样的。儿子是留在家里传宗接代,是自己家的人,而女儿迟早是要嫁出去的,女儿生的孩子也是别人家的,所以他们会区别对待儿女。
等到儿女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后,父母对孙子和外孙依然会有区别。有这种思想的父母,都是遵从了老封建的一些规矩,他们也有他们的指导思想。
但现在时代变了,男女早已平等,法律都规定儿子和女儿有同等的继承权,也同样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所以在某些行为上,父母也要与时俱进,要改变自己的看法和做法,要平等地对待儿女。
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有些女孩从小就受到伤害。等到成年后结了婚,回到娘家时还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所以那些女孩出嫁后会不愿意回娘家,因为回娘家就会想到伤心事。
02
邱爱云的婆婆就是个非常重男轻女的人,她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女儿比儿子大三岁。
两个孩子从小到大,婆婆都是区别对待的。家里有苦活累活时,婆婆让女儿干;有什么好事时,婆婆就让儿子上,在婆婆的心里儿子是最重要的。
因为婆婆的偏心眼,大姑姐受了很多委屈和伤害,所以到她找对象时,她选择了远嫁。大姑姐出嫁后,很少回娘家,一年到头最多回来个一两次,回来后也马上就会走的。在大姑姐的心里,娘家没什么可眷恋的。
大姑姐对娘家的这种态度,让婆婆很心寒,觉得白养了这个女儿。有一年婆婆生病,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大姑姐一天都没回来,但打回来了一万块钱。
婆婆的心里就很复杂,说这个女儿不孝顺吧,她打钱回来了;说她孝顺吧,她竟然一天都没回来看过母亲。
03
后来,邱爱云和大姑姐说起这事。大姑姐说她小时候生病,发烧到39度,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了,她妈都对她不闻不问的,是自己咬着牙扛过来的。她想起这些,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就不想回去看母亲。
邱爱云听了,心里挺为大姑姐难过的,一个人小时候受的伤害,深深地烙印在心底了。所以邱爱云对大姑姐没什么意见,大姑姐对邱爱云也很好,她们之间一直客客气气的。
邱爱云和老公结婚第8年时,那年过年大姑姐一家回娘家了,大家一起吃顿年夜饭。大姑姐家有两个孩子,老大是男孩,11岁;老二是女孩,9岁;邱爱云家是男孩,7岁了。
这三个孩子在一起玩,都高高兴兴的,两个大的让着小的,三个人非常团结友爱。在饭桌上,三个孩子还要挨着坐在一起,什么都要一样的。
04
在吃饭的中途,公公去厨房里端一个菜时,婆婆跟着进去了。这时邱爱云的筷子不小心掉到了地上,她就去厨房里重新拿一双,结果听见公婆在说话。
公公说:“老太婆,你压岁钱准备好了吗?快给他们吧!”
婆婆说:“我这会儿就是进来包红包的,这样吧,孙子我包个1000,外孙和外孙女每人200。”
邱爱云很意外,婆婆怎么能这样?难怪大姑姐会对婆婆感情不深了。所以邱爱云马上走进去,说:“妈,别这样,还是三个孩子一样多,孙子也包200吧!手心手背都是肉,要一视同仁。”
邱爱云坚持让婆婆包一样多,最后婆婆包了每个孩子500。在饭桌上,婆婆把红包分给三个孩子后,三个孩子迫不及待就打开了红包。大姑姐看见三个红包一样多后,她很意外,也很高兴!
邱爱云暗暗想,幸亏要求婆婆包了一样多,否则大姑姐夫妻俩看见红包不一样,心里该会多难过!
05
有时候“不患寡而患不均”,做父母的偏心眼,是很伤那个不被偏爱的孩子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父母还是不要厚此薄彼,伤了孩子的心。
父母年纪大了,怪孩子不孝顺,不心疼父母,其实有时候也不能全怪孩子。老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父母在年轻时种下了什么,年老时就收获什么。
过年时一大家人坐在一起吃顿年夜饭,长辈给孩子们红包,这是一件高兴的事。但如果三个孩子拆开红包,红包里的金额不一样,一个孩子多,两个孩子少,那两个孩子会怎么想?
所以,做长辈的要一视同仁地对待孩子,孙子是宝贝,外孙和外孙女也是宝贝。不就是一个红包,也就几百块钱的事,不应该区别对待,弄得孩子们心里不高兴。老人一视同仁地对待孩子,大家高高兴兴地吃饭,这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