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认知(四):细数人之一生,无非“平衡”二字!

如何跑赢职场 2024-03-25 22:24:51

文|跑赢

人生在世忙忙碌碌,有人只知道从事具体事务,缺乏精神的引领;有人只知道纸上谈兵,缺乏实践的支撑,两者都没有做到虚实平衡,自然不能取得较大的成功。

细数人之一生,无非“平衡”二字。平衡好了事半功倍,平衡不好就会事倍功半。这种平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即删)

01

取与舍的平衡

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人生在世,选择重于努力。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特质。有些特质来自于先天的基因,后天的努力并不能有效改变。这些特质决定着一个人对某一方面更加敏锐,更适合从事这一项工作。

选择的过程就是取舍的过程,关键是要实现取与舍的平衡。如果一种选择利益很大,而另一种选择利益很小;或者一种选择损失很大,另一种选择损失很小,取舍就会变得非常简单。否则取舍就比较困难了,所以说追求取舍的平衡并不容易。

比如你选择从事一项工作,有一项工作符合你的兴趣,收入少一些;而另一项工作不符合你的兴趣,收入却多一些。你做出的这个选择,就是看你倾向于兴趣还是收入。如果收入相差不大,一般就会选择兴趣;如果收入相差很大,一般就会选择收入。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即删)

02

知与行的平衡

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人生在世,考验的就是知与行。知行本为一体,说的是一件事情,有知无行不是良知,有行无知不是真行。只因为后人往往容易出现知行脱节的情况,圣人王阳明才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对知行一体予以重点强调。

知行合一,也可以理解为知与行的平衡。无论是哪个方面偏弱,个人的最终成就只能停留在偏弱一方的水平上,这有些类似于“木桶理论”。因此知与行要齐头并进,两块板子差不多长,也就是要努力形成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良性循环。

比如,如果你的认知已经到了非常高的层次,实践却少得可怜,那么再高的认知都是空中楼阁,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的成就;如果你的认知层次很低,即使实践再怎么努力,也都会事半功倍。这都是没能实现知与行的平衡。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即删)

03

虚与实的平衡

明代洪应明: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人的一生,是道与术的统一。道为虚,是内在规律性的东西,决定着事物的发展变化;术为实,是载体类的东西,只有具象到术,方可实现道的最终目的,达到道与术的完美统一。

工作要虚实结合,员工内驱力、工作精神、企业文化是虚的,但这是更为重要的东西,决定着员工的能动性和韧劲。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是实的,要想把这些实的工作做好,必须要有虚的东西的引领,不能一味地就事论事,就业务而业务。

比如,干好工作、推动发展是我们的目标,要想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虚实结合、虚实平衡,员工不但要素质过硬、能力过硬,能够胜任各自的工作;还要有工作追求、精神引领和文化浸淫,以提供持久的动力。这是能不能干好和想不想干好的问题。

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和点赞!《跑赢职场》,带你在职场上纵横驰骋!

0 阅读:1

如何跑赢职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