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成年人的世界像一张被揉皱的稿纸,褶皱里藏着未干的墨迹,每一处折痕都记录着劫后余生的痕迹。
那些被生活反复揉搓的瞬间,常让人怀疑自己是否还能摊平。
可正是这些褶皱,让纸张有了厚度,让生命有了重量。
正如这句:“万般皆苦,唯有自渡;熬过无人问津,方能配得起诗与远方”。这句话像一把钝刀,割开表皮的麻木,直抵心底的血肉。
苦难是生命的底色,而非意外的插曲。
年少不谙世事,谁不是带着梦想和期待上路,一路跌跌撞撞,马不停蹄,总以为前途平坦,梦想的实现触手可得,所有的一切皆可以靠自己努力就能得到。
可是,我们曾经的满心期许都被现实的浪潮拍打得晕头转向,失去了方向和动力。
我们开始对怀疑人生了。
02
初入职场,我曾在深夜的写字楼里对着电脑屏幕发抖。
熬夜加班的项目被全盘否定,客户电话里冰冷的质问像冰锥,刺破所有骄傲,那种努力却看不到回报的无力感,让人很崩溃。
那段时间,地铁车厢的玻璃映出我枯槁的面容,像一张被反复揉搓的纸。后来才懂得,那些否定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就像幼鸟必须从巢中坠落,才能学会振翅,最后才能真正学会飞翔,可以到达它任何想去的地方。
成年后更明白,苦难从来不是生活的意外,而是常态。它像四季的更迭,像潮水的涨落,是生命运行的底层逻辑。
一位网友的故事更让我震撼。
他曾在创业失败后负债百万,租住的地下室潮湿得能拧出水。在最落魄时,他用超市促销的面包充饥,却在深夜给团队发去满是红圈批注的方案。
后来项目起死回生,他常笑着说:"那些日子像在炼丹炉里,可出来时,连阳光都比以前更灿烂了。"
苦难不是惩罚,而是淬炼。它让生命在烈火中重塑,让灵魂在灰烬里重生。
03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它是唯一的舟楫,岸在心而非远方。
成年人的救赎从不来自外界。那些深夜痛哭的时刻,擦干眼泪的手永远是自己的。
作家村上春树在跑步时顿悟:"肉体是每个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的是什么,都应该好好保持它的强韧、优美。"
他用日复一日的奔跑对抗中年的虚无,用孤独的长跑重建内心的秩序。
我们都在各自的荒野上跋涉,荆棘割破双手时,学会用另一只手包扎伤口。
自渡不是孤绝,而是与自己和解;不是逃避,而是直面深渊时,仍能种下花朵。
余华老师说:“夜深人静,就要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缝缝补补,一觉醒来,又是信心百倍”。
活着就要学会自渡,我们别无选择。
诗与远方不在别处,就在我们咽下苦涩、咽下孤独、咽下所有无人问津的时刻后,生活也就能开出花来。
那些被生活揉皱的瞬间,终将成为勋章;那些在黑暗中流淌的泪水,终将化作黎明的露珠。
睡前原谅一切,是与昨日的和解;醒来拥抱晨光,是与今日的盟约。
愿你我都能自渡,熬过无人问津,拥抱诗和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