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宪法法院一纸裁决,让代总统韩德洙的政治生涯峰回路转。3月15日,法院正式驳回针对韩德洙的弹劾案,宣告其恢复代总统职权,原代理职务的崔相穆随之卸任。这一判决不仅让韩德洙摆脱了政治危机,更将现任总统尹锡悦推至风暴中心——其涉嫌内乱罪的司法审判将于4月14日启动,而韩国民众的抗议声浪与工会的罢工威胁,正让这场审判成为决定韩国政局走向的关键战役。
宪法法院驳回弹劾案的核心依据,在于检方未能提供直接证据证明韩德洙参与尹锡悦可能涉及的叛乱行为。尽管韩德洙被质疑在尹锡悦执政期间存在协助行为,但法律程序上,其职务操作均符合宪法框架。这一“程序无瑕疵”的结论,成为韩德洙得以脱身的关键。
复职当日,韩德洙迅速发表全国讲话,呼吁“停止社会撕裂”,强调韩国需团结应对外部挑战。他特别提及美国对韩半导体出口限制引发的贸易摩擦,试图将国内矛盾转向外部压力,以凝聚民意共识。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旨在缓解民众对政府内部权力斗争的质疑,为尹锡悦阵营争取喘息空间。
与韩德洙的“幸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尹锡悦日益严峻的政治处境。最新民调显示,超62%的韩国民众支持弹劾尹锡悦,其支持率已跌至任内最低点。韩国工会联合会更发出警告:若宪法法院未能在4月审判中裁定弹劾,将发起全国总罢工。这一威胁直指司法系统,要求8名大法官在“民意”与“法律”间作出抉择。
据司法界披露,检方已提交多项证据,指控尹锡悦涉嫌通过非法手段干预军队指挥系统、煽动社会动荡等内乱罪行为。尽管尹锡悦否认全部指控,但其核心幕僚接连接受调查,使得案件审理走向充满变数。若罪名成立,尹锡悦不仅将失去总统豁免权,还可能面临刑事追责。
4月14日的宪法法院审判,被视作决定韩国未来政治格局的分水岭。支持尹锡悦的保守派声称,弹劾是“反对党的政治清算”,旨在削弱改革派势力;而进步派阵营则坚持,唯有弹劾才能终结“权力滥用”。
值得关注的是,韩德洙的复职虽为尹锡悦阵营注入一剂强心针,但司法系统能否顶住舆论压力仍存疑。宪法法院此前对朴槿惠弹劾案的“从速裁决”先例,已显示其倾向于回应民意诉求。此次若尹锡悦步朴槿惠后尘,韩国或将再度陷入政权更迭与街头运动交织的动荡周期。
眼下,尹锡悦正面临两难抉择:若主动辞职,可避免司法羞辱,但将导致保守派势力崩盘;若坚持抗争至审判,则可能触发更大规模社会对抗。这场权力游戏的终局,已不仅是尹锡悦个人的命运之战,更关乎韩国能否走出政治极化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