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厂,雷克萨斯“终于国产”!

简雍车世界 2025-02-10 19:32:35

传闻许久的雷克萨斯国产终于尘埃落定。2月5日,丰田汽车公司宣布与上海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这是传统汽车公司中,第一个选择在中国独资建厂的豪华品牌,也是继特斯拉之后,又一个完全独资的智能电动车项目。

丰田方面称,新公司将依托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先进成熟的产业链基础、物流网络、人才体系及市场规模,研发LEXUS雷克萨斯品牌纯电动车型,并计划于2027年投产,初期规划产能10万辆。

作为丰田旗下的豪华汽车品牌,雷克萨斯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并于2005年正式在中国成立特许经销网络。不过,雷克萨斯始终以进口车的身份在中国市场销售。也正是凭着进口车的光环,出色的产品质量以及超长年限的质保,雷克萨斯一度成为中国消费者追捧的豪华品牌。

在中国市场,雷克萨斯的销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多年蝉联豪华进口车销量冠军。2021年,雷克萨斯在华销量达到了22.7万辆,其中ES表现最为突出,贡献了超过10万辆。然而,2022年雷克萨斯在华销量同比下滑22.4%,降低至17.6万辆。2023年通过价格调整,销量小幅度回升至18.14万辆。去年,雷克萨斯全球销量再创新高,超过了85万辆,同比增长3.3%,在中国市场,2024年销量为18.19万辆,与2023年基本持平,也是唯一没有下滑的豪华进口品牌。

2024年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销量前三的车型分别是ES、RX和NX,包含插电混动、油电混动、纯燃油等动力形式,售价区间在30万到60万不等。其中雷克萨斯ES再次夺得冠亚军,全年销量接近11万辆,也是唯一超过10万辆的进口豪车。

不可否认的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雷克萨斯仍能实现销量逆势提升,绝对离不开以价换量。几年前,雷克萨斯需要加价才能买,主销车型ES需要加2-3万元,那时候的雷克萨斯根本不愁卖,除了极少数车型降价之外,其它车型不仅没有优惠甚至都要加价。但从2023年开始,雷克萨斯终端开始大幅降价,近期ES成交价跌至21万元左右,混动车型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价。

现在的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需要通过降价才能维持销量,一方面是国内市场购车偏好的改变,自主高端品牌和新势力增势迅猛,凭借出色的产品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贴近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服务,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部分豪华品牌和进口车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随着国产高端品牌的崛起,在销量和品牌形象上都有了明显提升。过去在消费者的认知里,进口品牌代表着高端、豪华。如今,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支持自主高端品牌,购车认知的转变,也使雷克萨斯等进口品牌的高端形象被弱化,市场份额逐步被蚕食。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雷克萨斯电动化转型速度过慢。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以比亚迪、特斯拉为代表的品牌占据了主导地位,而雷克萨斯在电动化领域却没有太大动作,纯电车型数量少,技术更新速度慢,很难和竞争对手媲美。

其实雷克萨斯国产的传闻很早就出现过,早在2006年,官方就曾表示,如果在中国市场的年销量突破3万辆将考虑国产化。2007年,雷克萨斯国产化的条件提高至年销量5万辆。2012年,时任雷克萨斯中国执行副总经理野崎松寿表示:“(进口车)销量不上10万辆,雷克萨斯国产没有意义。”

2013年,丰田中国透露正讨论在中国进行雷克萨斯本土化生产,这也是首次由丰田释放出雷克萨斯国产化的消息。2016年,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突破10万辆,但仍无国产计划。

历经十多年,为什么等到现在才宣布国产?因为雷克萨斯自从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可以说发展顺风顺水,因此并没有迫切的电动化转型需求。而随着特斯拉、国内造车新势力等不断在高端领域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分食了豪华车市场的蛋糕,于是雷克萨斯品牌的全面电动化被提上日程。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雷克萨斯面临的压力确实不小。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中国进口车市场就呈现持续下滑态势,年均下降率约为8%,进口量从124万台逐年减少至2023年的80万台。到了2024年,进口量再度下滑12%至70万台。

正如雷克萨斯中国执行副总经理李晖所说“对于目前市场的看法,没有压力是假的,这个压力不光是销量上的压力,更多是源于中国客户对于车型需求的不断变化。如何快速地适应和调整,从产品、服务到营销,去适应中国的快速变化,这是我们考虑最多的,也是我们压力最大的。”

对于雷克萨斯而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雷克萨斯国产能借助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完整的智能电动产业链,推动自身电动化转型进程。众所周知,电动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积极拥抱电动化才能拥有未来。

丰田汽车现任社长佐藤恒治曾表示,在雷克萨斯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市场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据规划,雷克萨斯将于2030年实现100%的电动化。而在丰田汽车的最新规划中,由BEV Factory负责研发的次世代BEV产品也将于2026年投放市场,新的产品会从雷克萨斯品牌开始率先投入市场。

官方信息中也提到,此次合作旨在助力中国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新公司将依托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先进的产业链基础、物流网络、人才体系及市场规模,研发符合中国客户需求的雷克萨斯纯电动车型。

同时,双方将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上海辐射至长三角地区及更广范围,开展包括物流网络、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合作、氢能、智能自动驾驶、电池回收再利用等领域,携手打造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具备影响力的项目,助力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目标。

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相比,雷克萨斯工厂的占地面积更大。根据规划,新工厂的本土零部件使用率将超过95%。这种本土化策略不仅有助于降低成本,还能加速产品迭代。同时,中国市场的智能化需求也将推动雷克萨斯技术的升级,甚至反哺全球车型。

另外,此前雷克萨斯车型依赖进口,受到关税、运输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在价格上缺乏竞争力。实现国产化后,不仅可以降低这些成本,还能根据中国市场需求进行更灵活的定价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笔者看来,雷克萨斯国产化不仅是丰田在中国市场的突围战,更是全球电动化布局的关键一环。据了解,上海工厂生产的车型不仅面向中国市场,还将出口至日本及亚洲其它地区,与丰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电池工厂形成产能互补。更何况丰田一直以来也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政府也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这与丰田的环境挑战2050战略不谋而合。

在整个丰田的品牌规划中,即将在2026年投入10款全新BEV车型,年销量达到150万辆,2030年达到350万辆,这其中大部分需要中国市场来完成。所以中国市场对于雷克萨斯和丰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借助国产化实现追赶,特斯拉给丰田提供了学习样本。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成功,离不开上海优越的营商环境、政策支持、产业配套等等,对于丰田来说,这同样是一个在电动化领域奋起直追的绝佳平台。此次在上海建厂,也填补了丰田在长三角地区的生产基地布局空白。

然而,国产化并非万能药,建厂也只是第一步,雷克萨斯之后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怎样才能持续保持品牌调性,未来如何响应本土化需求打造极具竞争力的产品,都是摆在雷克萨斯面前的难题。

对于两年后投产的全新雷克萨斯电动车型,公司在销量上有何期待?丰田中国表示:销量不是雷克萨斯的目标,制造更好的汽车、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是不变的追求。

0 阅读:15
简雍车世界

简雍车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