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厕所改造方案上热搜!
有关部门公开征求市民意见,其中有一条建议,是要把一些使用率低的男厕改造成“无性别公厕”。
这样就可以解决女性如厕难的问题,但是“无性别公厕”到底是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呢?
一、女性如厕是个大问题节假日出去玩,最扫兴的事情之一莫过于——女厕门口的长龙。大家一定也见过这番景象:景区里,女孩们一手拿着遮阳帽,一手拿着矿泉水瓶,却不敢轻易下肚,就怕喝多了找不到厕所。
商超里,好不容易挑好了想买的衣服,却被厕所门口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劝退了购物欲。
而且这还不是个例,无论在一线大城市还是十八线小城镇,无论是大学的教学楼还是机场航站楼,女厕排长队、男厕空荡荡的景象,简直太常见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女性真的天生“磨蹭”“拖拉”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个人习惯问题,男女的生理结构天生就不同。
男性可以“方便”得干净利落,女性如厕则需要一系列繁琐的操作:先找到一个相对干净的隔间,关上门,整理好衣服,有洁癖的可能还得仔仔细细擦一遍马桶圈,然后才能坐下或蹲下,最后再使用卫生纸……一系列动作下来,耗时自然比男性长。
更别提碰上生理期,本来就身体不适,如厕的频率和时间还会增加。还有那些带着孩子的妈妈们,她们想在厕所里待那么久吗?
传统的公厕设计,通常男女厕位比例1:1,表面上看很公平,但实际上呢?男厕里除了蹲位,还有额外配备的小便池,这相当于变相增加了男厕的容量,实际可容纳的人数远超女厕。
甚至有些公厕为了图省事,还会把保洁工具、清洁用品、杂物等等一股脑堆放在女厕,本来就空间狭小,这下更是雪上加霜。
有研究数据表明,女生上厕所时间大约是男生的2.3倍,同样的时间里,男厕可能就排了三两个人,女厕门口的队伍却已经绕了好几圈了。
公共厕所,本应是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却成了女性的“难言之隐”。
二、解决起来困难重重早在2016年,住建部就修订了《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明确要求优化男女厕位比例,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能再搞那种1:1的“假公平”了。
后来国家旅游局、国务院也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文件,都在强调要解决“女性如厕难”的问题。
政策是有了,但真正落地执行起来,可没那么容易。新建的公厕当然好办,直接按照新标准来就行。但那些已经建好的、数以万计的现有公厕怎么办?总不能全部推倒重建吧?
这就牵扯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改造的责任主体是谁?公园里的公厕归园林部门管,商场的归商场管,学校的归学校管……各个部门各管一摊,想要协调起来,简直就像一团乱麻。
更现实的问题是:改造需要钱啊,成本谁来承担?后续的维护、清洁也要花钱,这些都像一座座大山,挡在了改造的路上。
但是也有地方开始了优先改革的尝试,就比如广州,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发布了《广州市环卫公厕布局规划(2024-2035)》,公开征求市民意见,这规划里提到了一个关键词——“无性别公厕”。
什么叫“无性别公厕”?简单来说,就是不分男女,大家共用一个厕所,里面都是独立的隔间,谁先到谁先用。
尤其是长时间浪费,没有人用,或者是需要改造的男厕所,其实都可以改成这样的无性别厕所。
对于这个提议,很多人表示举双手赞同有“早就该这样了!节假日女厕排队排到怀疑人生,男厕却空着,太浪费资源了!”
也有人表示强烈反对:“安全怎么保障?隐私怎么办?万一遇到变态怎么办?”还有人提出了更实际的疑问:“改造起来会不会很麻烦?成本会不会很高?”
三、解决女性如厕难眼尖的网友发现,其实广州早就开始试点“潮汐公厕”了。这种公厕的设计理念相当机智,它不像传统公厕那样男女厕位固定不变,而是通过可移动的隔板或门,可以灵活地调整男女厕位的数量。
比如在节假日、周末等人流高峰时段,女厕门口排起长龙,男厕却空荡荡的,这时候就可以把一部分男厕的隔间临时划归女厕使用,有点像高速公路上的“潮汐车道”,哪边车多就开通哪边的车道。
这样就可以比较灵活的改变这个问题,还不会影响到资源的安排,而且每个厕位都有独立的门和锁,可以保障隐私安全,不用担心尴尬的场面发生。
除了“潮汐公厕”,还有一种叫“可变式卫生间”的设计,思路也差不多。高峰期女厕排队太长,就把部分男厕位临时划给女性使用,不过这种方式对管理方的协调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根据实时客流量灵活调整,如果协调不到位,反而可能造成混乱。
还有一种更“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直接把男厕改成女厕。浙江传媒大学就是这么操作的,这种方法成本相对较低,也比较有效地解决了问题。
其实上面提到的这些方法,都可以看作是对现有公厕资源的优化利用。但是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还要多费一些精神,而广州这这次提出的规划,又能不能改变这样的问题,我们也不妨期待一下。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一地征求意见:拟将低使用率男厕改造为无性别公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