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儿,也叫蟋蟀,古人称之为促织,秋虫,孙旺等。之所以叫秋虫,是因为蟋蟀只有在秋季的时候才开始活动,夏季蛰伏,冬季才能听见它们的叫声。斗蛐蛐,是中国民间传统搏戏之一,是一项很古老的娱乐活动。
早在《诗经·七月》中就有记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就是古人对蛐蛐生活习性的总结,意思是说,农历七月的时候,天气渐渐变得凉爽,蛐蛐会在草丛树丛里玩耍,到了八月天气更加的寒冷了,这蛐蛐就会跑到人们住的院子里了,到了九月又冷了一些,蛐蛐就进屋了,到了十月,它就发现你的床底下特别温暖,它就去你床下了。
要说到斗蛐蛐,那可是老北京人的最爱,用一个老北京的词儿,那就是讲究。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古人斗蛐蛐都有哪些讲究。
中国斗蛐蛐文化源远流长斗蛐蛐在古代,是具有浓厚中国色彩的文化生活,也被古人发展成了一门艺术。
早在唐代的时候,京城的贵族们就开始斗蛐蛐,而到了宋代,就变成了非常火热的文化活动,此时不仅限于京城的贵族,全国各地的普通百姓,乃至僧侣,道士都喜好此事,南宋的宰相贾似道还为此专门编著了一本《促织经》,里面详细记载了有关斗蛐蛐的各种知识。
有古人还总结出蛐蛐具有五德,“鸣不失时,信也”,意思是说蛐蛐开始鸣叫的时候,那是秋天到了;“遇敌必斗,勇也”,就是说两个雄性蛐蛐碰到一起,一定是要打架的;“伤重不降,忠也”,就是说蛐蛐好斗,要不是有人把它们分开的话,它们会战斗到底;“败则不鸣,知耻也”,蛐蛐打架的时候,叫的一定是胜利的,不叫的一定是输的;“寒则归宁,识时务也”,寒冷的时候蛐蛐就慢慢消失了。
在古时的乡村、市井,多有斗蛐蛐的赌场,经历了这几百年的发展,到今天现代社会已经被废除,而在民间还保留着斗蛐蛐的习俗,说明斗蛐蛐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古人是怎么玩蛐蛐的捉蛐蛐
在古代,从如何得到一只蛐蛐,再到怎么斗蛐蛐,中间的一系列流程都很有讲究。
在《促织经》中记载,凡是要捉一只蛐蛐,必须使用竹筒过笼。初秋的时候,在绿野草丛处寻找,中秋的时候就要到园圃墙壁之中侧耳听其声音,找到它的洞穴。发现洞穴之后,就要用手快速捂严,再用尖草伸进去逼迫蛐蛐出来。若是不肯出窝,就往里面灌水。
等到蛐蛐出来之后,要快速分辨它的雌雄,因为只有雄性才可以拿去斗,还要观察此蛐蛐脚有没有断,是否为二尾,颜色如何,身体是否雄壮,达到标准之后,再收入笼中,这算是成功捉到一只蛐蛐。
如何养好一只蛐蛐
捉住了一只蛐蛐之后,那么就要好好养着它,让它保持战斗力。
在《促织经》中记载,不同时间段各有不同的方法。早秋时的蛐蛐,头大,腿脚圆长,身子雄壮,形如蝙蝠,这时颜色未变,身子柔软,为元气未足,要在盆中饲养,当颜色深的蛐蛐变浅之后,就可以上战场了,而颜色浅的变深了,就得把它丢弃;
中秋的时候蛐蛐如人到中年,要选择有三尾的蛐蛐,切记不可蛐蛐共用一盆;晚秋时虫子即将衰老,这时要在温暖的地方饲养,切忌受冷。喂食要用羊眼豆加米饭;或者煮熟的栗子;或者生芝麻加米饭;或者生冬瓜瓤,瓜子加米饭,最好还要有煮熟的虾仁,蟹腿肉,鳗鱼脊背来喂。
如何通过外形分辨一只蛐蛐的战斗力
古人在下注的时候,大多是通过外形来分辨一只蛐蛐的战斗力,这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古人研究颇深,毕竟这可是门可以发家致富的路子。
首先大致观察一只蛐蛐,钳子要像蜈蚣,嘴要像狮子,头要像蜻蜓,腿要像蚱蜢,体毛要干燥,这才初步满足一只能打的蛐蛐。
然后再细致观察,头要大要圆,上面的纹路要细要发亮;脸要黑,要看着凶猛;翅膀要紫色、墨色或者青金色;大腿要圆长,小腿要粗壮,纹路要黄白相间;身体要紫黑加苍黄,或者青白加淡黄,这些都是上等的蛐蛐。
除了根据不同部位来观察,古人还总结出了不同品种不同形状的蛐蛐怎么去分辨。比如蜘蛛形、螳螂形、蚱蜢形、玉峰形、枣核形、蝴蝶型、龟鹤型、虾型等等都有自己不同的分辨方法。
根据颜色也可以来分辨蛐蛐,比如红头、青项、金翅为一绝;麻头、青项、金翅、白腿为二绝;白麻头、青项、金翅、白腿为三绝;紫头、青项、紫翅带皱纹为四绝。
不同颜色,不同部位和不同品种三者之间的组合又有数不胜数的鉴别方法,你要是想完全掌握,那必定得花个几十年的功夫好好琢磨才行,所以在古代,你如果想靠赌斗蛐蛐来发家致富也是一个不那么容易的手艺活儿。
如何斗蛐蛐
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接下来就要开始斗了,古人在斗蛐蛐的时候也是讲究颇多。
首先在斗之前,要比较头,项,身材的大小,要是差距太大就会分开。而且你也可以在选择对手的时候充分考量,《促织经》中记载,长的不要去斗壮的,黑色的不要去斗黄色的,年纪小的不要去斗年纪大的,有病的不要去斗健康的等等。
怎么判断输赢呢?有四种方式:第一,爬上另一只脊背的蛐蛐算赢;第二,咬死另一只的算赢;第三,发出叫声的算赢;第四,另一只的主人喊停之后算赢。
古人还说斗不可过于频繁,最好要间隔三五天之后再去斗下一次,要是被咬了好多口,就要歇六七日。在斗时,若是见自己的蛐蛐处于下风快被咬死,一定要喊停,蛐蛐会越斗越狠,历练多了之后战斗力会越来越强。
而斗蛐蛐的战术,古人也研究了很多,比如最常见的四种方法:交锋论法、初对芡法、上锋芡法、下锋芡法,就是教你在各种情况下如何去斗。
古人在蛐蛐生病了怎么办
一只上好的蛐蛐万里挑一,如果不幸染上疾病,要是丢弃的话实在太过于可惜,所以古人就会想办法给蟋蟀治病。
若是蛐蛐发热,则应该把青草捣烂榨出汁水,加入砂糖水调匀,然后让蛐蛐在里面泡澡;若是斗的时候被咬伤,要取些童子尿,和清水调匀,让蛐蛐饮用。
关于蛐蛐的文学诗词作品
斗蛐蛐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当然古人肯定留下了不少文学作品。
比如先秦有一诗篇,“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小说故事
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清代蒲松龄的著作《聊斋志异》中就有一篇《促织》。说的是明朝宣德年间,国内流行斗促织,尤其是皇帝,于是各地官府为了讨好皇帝就想尽办法捉到上好的蛐蛐,于是就把上交促织作为像赋税一样的任务摊派下去。
官府要求的促织规定很高,有一穷困平民叫做成名,他一直都捉不到合格的蛐蛐,而官府又逼得紧,所以非常着急。成名妻子就向巫婆求教,成名根据神的指点,终于抓到了一只上等蛐蛐;但是好奇的儿子却不小心弄死了身系全度家人性命的蛐蛐,为此成名大为恼火,于是儿子含着怨恨跳井而亡。
最后,为了挽救全家人的性命,儿子的灵魂化作了一只短小精悍,勇猛无比的蛐蛐,甚至还可以把母鸡啄死,于是被献给了皇帝,皇帝非常高兴,之后各级官员和成名都因为这只蛐蛐获得了丰厚的奖赏。这篇故事讽刺了当年朝廷沉迷于声色犬马,各级大小官员为了仕途极尽讨好上级,压榨百姓。
总结斗蛐蛐虽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但还是有着不好的一面。它是封建社会上层贵族剥削底层人民的利器,是让统治阶级腐朽的玩乐手段,是让普通百姓不事生产,好逸恶劳的迷药。所以在当今社会官方取缔这一活动也是在所难免。
不知各位看官喜欢是否喜欢玩蛐蛐,不知对蛐蛐有没有古人玩得这么讲究?
参考文献:
《促织经》
《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