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7月,开国中将周希汉的女儿周晓红,一边走进父亲居住的院子,一边对父亲说:“爸,有一位老同志坚持要见你,我给带过来了!”
山西老农来访彼时,周希汉已经74岁,早已不复当年的青春,但精气神却丝毫不输当年。只是周希汉循声望去以后,看见那位周晓红口中的“老同志”时,却显得有一些不悦。周希汉一生戎马,建国后又一直为国事操劳,两个月前刚刚办理完离休,这才过了两个月的清闲日子。
而且,周希汉一生都为国为民,严于律己,宽待百姓,又对自己的小女儿周晓红格外宠爱。既然周希汉此时并无繁重工作,带人进来的又是他宠爱的女儿,来见他的人又是他一直都善待的百姓,周希汉为何听闻周晓红说带来一位想见他的老同志时,会面露不悦之色?
说起这件事儿,其实真不能怪周希汉,因为周晓红口中的这位“老同志”,真实身份是一位山西老农。而且在这次见面之前,这位山西老农已经来京要求见周希汉两次了。由于老农一直不肯说明来意,也不愿意说明自己的身份,被周希汉的秘书怀疑是骗子,就两次都给挡了回去。
但事后周希汉的秘书将此事原原本本的汇报给了周希汉,所以周希汉对此事知情,也并不认为秘书的做法有什么不妥。但周希汉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这位山西老农竟然再次找上门来,而且这次还找上了自己的女儿,这才让他有些不高兴。
周晓红与秘书的思路完全不同,善良的她并不懂那些尔虞我诈,也不懂什么规矩,只是觉得面前这位衣着简陋的老农民,千里迢迢进京来见父亲却两次都没见到实在可怜,这才动了恻隐之心带着老农进院子面前父亲。
老农的请求周晓红带老农进院子落座以后,便去给他们准备茶水了,期间周希汉也没表示不满,反而客气的接待了老农,并开门见山的询问老农此行有何目的?
老农见周希汉开口询问,也就不再隐瞒,直接告诉周希汉自己曾经当过周希汉的通信员,后来因为负伤离开部队,回老家种地去了。但如今的生活条件艰苦,所以希望周希汉能帮他开一个证明,证明他当年在1947年入党,这样回去以后可以凭借这份证明提一提待遇,从而改善生活。
周希汉听了老农的话,明显有些踌躇,因为周希汉再三看了坐在面前的老农,实在是想不起来自己身边何时有过这么一位通信员。但因为周希汉当时年纪也大了,为了避免自己遗忘,他还是向老农确认性的询问,他是在何时担任自己的通信员?
老农对此似乎印象极深,听到询问以后毫不犹豫的回答,自己是周希汉在太岳军区担任旅长期间担任通信员的。周希汉立刻回想起当年从军时期,自己确实在太岳军区任职过,但并非老农口中所说的“旅长”,而是“参谋长”。
老农似乎看出了周希汉对他身份的质疑,所以没等周希汉开口,就继续说了自己在太岳军区担任通信员期间的许多经历。周希汉仔细聆听了老农的讲述,其中很多的历史细节确实符合当时的情况,但也有一部分讲述与当时的情况有出入。
而最让周希汉感到无奈的是,他认真反复的回忆自己当年在太岳军区任职期间的经历,实在想不起来有这么一位通信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老农所说的经历有疑点,无法完全确认他的身份。
至于周希汉不记得眼前之人,这倒属于正常,因为当时的通信员与警卫员区别很大,并非全都在首长身边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在战时才负责指令传递,短期与首长接触。而且,周希汉在太岳军区任职的时间不算长,战时的工作又十分繁重,精力往往都投放在战事的决策上,记不住身边每一个来往的通信员也属于正常。
将军的原则正是基于这两点考虑,周希汉根本无法完全确认老农当年担任过他的通信员。所以,周希汉希望再找些证据出来,这样才能帮助老农。当周希汉问老农做过什么贡献时,老农显得很激动,一边取出自己的荣誉勋章,一边撸起自己的右手袖子,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疤出现在周希汉的眼前。
见到这一幕,周希汉的情绪没受到多大的影响,因为一生都从枪林弹雨中走过的老将军,对这种程度的伤疤早已经习以为常了。而且,这种荣誉勋章也证明不了老农当年在太岳军区担任过他的通信员,所以周希汉看后并未立即表态。
反倒是一旁的周晓红见了这一幕,顿时被老农感动,直接将老农视为负过伤的老革命,显然对他的身份已经深信不疑,甚至还劝了父亲一句,希望父亲能帮他开个证明。但周希汉虽然疼爱女儿,在这件事上却并未依照女儿的意思办事,仍然坚守原则。
周希汉一辈子都在军中摸爬滚打过来,深知证明历史身份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必须要慎重对待,不能在此事明显存疑的情况下,不顾原则开证明。周希汉自从当兵第一天起,就是一身傲骨,当年在红军时期担任作战科科长期间,因为打了败仗被军长何畏迁怒。
何畏当场掏出手枪,对着周希汉连开5枪,周希汉连躲都没躲,就这么站着没动。等何畏打完五枪,还说何畏枪法不行,自己的命大。何畏气坏了,称自己是舍不得打死他,随后叫人打了他20军棍,直接给打进了医院。事后何畏自知理亏,又派人炖了老母鸡汤去看望他,周希汉至始至终都没有违背自己的原则。
本来以周希汉的资历和能力,应该很早就当军长了,也正是因为周希汉的一身傲骨,这才导致邓公认为他需要磨练,直到1949年才被任命为军长。所以,周希汉是一位久经考验的老将军,哪怕是丢了命也不会违背原则,对于给老农开证明这件事儿更是如此。
最重要的是,周希汉认为老农目前每年从政府领400元的待遇已经非常不错了。更何况当时的很多老革命,甚至一些特等功臣,都选择隐居生活,就因为不愿意给组织添麻烦,更不愿意凭借自己的功劳向组织提要求。
周希汉对老农的要求倒没这么严苛,但也希望他能够坚守原则,按照章程办事。以当时的规定来看,老农的情况确实应该去找当地的组织部门,对他的经历进行充分调查以后做出结论,而不是由他这位离休的开国将军以个人名义开证明。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老农已经明白了老将军的态度,周晓红也清楚父亲的脾气。于是,周晓红带老农离开了院子,但在临行前还是偷偷给老农塞了一些钱,让他回去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再去当地的有关部门,按照正常的流程解决自己的问题,老农随即返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