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钉子户索要数倍补偿,邻居也学他坚守,结果高铁“绕道”而建

独来看世界 2022-12-11 16:19:23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也越来越高。

城市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再建设过程,因而在拆除、搬迁的活动当中,随之出现了所谓的“钉子户”。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是因为赔偿问题。

在十年前,浙江就曾经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钉子户”,狮子大开口索要数倍赔偿,并且邻居也学他一起坚守。

结果,原计划高铁却“绕道”而建,让他们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贪心不足的“钉子户”

十年前,浙江省绍兴市袍江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定位由传统工业企业转向商贸和宜居。

袍江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侧,与杭州、宁波等地距离都在百公里之内,因而交通建设成为了新区建设的首要任务。

政府经过研究论证,决定在袍江区修建联通杭州和宁波的杭甬高铁,这就意味着附近村庄的土地要被征用,居民需要拆迁。

对原住户而言,拆迁基本都是利大于弊的。

不管是现金补偿款还是房屋产权分配,换算过来,每个家庭基本都能得到百万以上的补偿。

而按照当时的房地产市场价,村民的房子和地估价最多不会超过六十万。

可以说,政府在颁布拆迁政策时,已经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的权益并作出了让利。

这无疑会让原住民的生活质量再上一个台阶,他们甚至可以到杭州或宁波等邻近的城市重新购置新房,开始新生活。

然而,面对这样优厚的政策条件,还是有人贪心不足。

村里有个人叫孙显(化名),他的家就位于村子的一头,不仅有个小院,早年还盖起了一栋三层的楼房。

起先他也为拆迁的消息而感到兴奋和激动,然而没多久,他就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他看出高铁规划建设的工期比较紧张,所以暗自产生了“敲竹杠”的小心思。

再加上他平时从电视上看到过不少“钉子户”的成功事例,更加不想错过这个发财的机会。

正当他在暗自盘算的时候,隔壁的邻居王定(化名)兴冲冲地跑来找他商量搬迁的事:“老孙啊,咱们这也算是时来运转了吧!谁能想到凭着自家的地皮还能发大财呢。”

听了这话,孙显不屑一顾的冷笑了一声:“一百万你就满足了?你想想,这修建高铁可是政府参与的国家大事,动辄好几个亿的投入!落到咱们手里的钱还叫个钱?”

王定显然是被他的话震惊了:“啥?这么说咱们村要钱要少了?怪不得这几天没看你有什么动静!孙老哥,咱们这么多年的老邻居,这样的好事儿可不能把我落下啊!你拿主意,我都听你的!”

显然,这两个贪得无厌的人一拍即合,想到一起去了。

就这样,在其他村民都欢天喜地地签完补偿协议,准备下一步的搬迁计划时,孙显和王定却故作神秘,按兵不动。

工作人员为了尽快推进高铁的建设,特意上门,来到孙显和王定的家中,劝说他们向其他村民看齐,尽快完成拆迁协议的签署。

这正中这两个贪财之人的下怀,尤其是孙显。

他表面上装作十分配合,对着工作人员巧舌如簧:

“您看,村子里有平房、至多是两层的楼房,而我家是正宗的三层楼。而且刚刚建好没多久,为了建这三层楼,可是花光了我全家所有的积蓄。为了高铁建设,要拆掉我的三层楼,我咬牙也要支持,不过这赔偿款肯定不能跟平房或者二层一样吧?”

工作人员经过实地考察,认可了孙显的说法属实。

经过商议,决定给他家额外多二十万元的补偿款。

本来孙显此举可以说是一种试探,没想到工作人员真的给他加了价。

孙显心里得意洋洋,并且认为这是他可以为所欲为漫天要价的筹码,于是摆了摆手,表示了拒绝。

工作人员耐心给他做工作,并询问他的心理预期。

只见孙显眼珠子骨碌碌乱转,伸出四根手指举到工作人员的眼前:“赔偿款给我四百万就行了!”

对面的工作人员被这个金额震惊了,要知道,一百万已经是政府让利居民了,而四百万更是又翻了两番之多。

工作人员苦口婆心地劝说孙显,让他从大局出发,而且高铁建成后,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机遇。

但是孙显早有预谋,所以油盐不进,表示没有四百万就一切免谈。

而这一切都被隔壁的王定看在眼里,因此当工作人员来到他家做工作时,他也有样学样,咬死了四百万这个数字。

事后,这两人又凑在一起“密谋”。

王定先拍起了孙显的马屁:“孙老哥呀,我真是服了你了!要不是你的指点,我已经跟咱们村那些傻子一样拿了一百万,事成之后可得要多谢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后来,政府人员又多次到两人家中做工作,但都无功而返。

针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专门召开了会议,商讨方案。

一方面,高铁项目事关国民大计,不能耽搁。而钢材等建造材料都已经如期到货,施工进度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姑息养奸的口子不能开。

孙显和王定坐地起价的行为十分恶劣,如果真的给了他们想要的数额,一是造成财政损失,二是难保他们不会得寸进尺再次加价。

而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行为恐怕会成为一个恶行循环的开始——先前服从安排正常签署协议的村民必定不平,如果有人效仿,将会给以后的拆迁工作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综合考量之下,四百万不能给,但是高铁也不能不建。

相关的技术人员严谨认真地分析了袍江区的地形,并到现场做了周密详尽的勘察测量。

之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高铁“绕道”而建。

这个“绕道”其实只是将原规划偏离十米左右的距离,由于孙显和王定的院落正好在村庄的一头,绕道之后就可以完美避开。

当然,虽然只是这一点点的修改,仍然会造成非常大的麻烦,增加了技术人员很大的工作量。

但是两害相较取其轻,毕竟高铁项目还处于图纸阶段。

一经决定,技术人员便加班加点修改设计图纸,完成之后就开始了项目的建设。

而这一切,孙显和王定却并不知道。

工作人员夙兴夜寐赶工期,没有闲工夫专门去通知他们;而其他村民拿到了赔偿款,早就搬离村庄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拆迁施工的队伍已经进驻了袍江区,施工材料也运进了现场。

为了方便起见,拆迁队从村庄的另一头开始施工。

挖掘机等施工机械的轰鸣引起了孙显和王定的注意,王定沉不住气,赶紧跑去孙显家商量对策。

没想到一进院子,就看到孙显的家里停着一辆崭新的小轿车。

王定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一进屋看见孙显还在悠闲地喝着茶,就急忙问道:“咱们村已经开始拆迁,挖掘机都开进来了,你说政府不会抛下咱们两家了吧?咱们还没签字呢,会不会拿不到赔偿的钱了?!”

孙显不急着搭腔,而是悠闲地噙了一口茶水,然后放下茶杯,淡定地回答:“急什么?他们不可能绕过咱们!你就安心等好消息吧。”

王定很是纳闷:“孙老哥,你咋这么平静?真的一点儿不着急?他们要是开挖掘机过来强拆,咱怎么对付?”

孙显又端起了茶杯:“强拆?他们不敢!别说是区区几百万,再多的钱他们也得乖乖照付。待会儿,我就开着新车带你下馆子去!你就等着数钱吧!”

这么一说,王定认定了孙显确实有来头,甚至有政府的内部消息,所以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而是继续做着一夜暴富的春秋大梦。

又过了几天,村里的房屋都拆地差不多了,施工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下一步的施工。

王定还是沉不住气,凑上前去跟施工队的工作人员搭话:“大哥,村里这是拆得差不多了?下一步该到我们两家了吧?你们不会是打算暴力强拆吧?”

工作人员微微一笑回答说:“我们可都是文明执法,不可能暴力强拆。你放心吧,你们的房子很安全!”

看王定一脸不解,工作人员告诉了他原因:“施工图纸早就已经修改完了,不会经过你们两家的房子了。你们可以安心住。”

这下王定可慌了神,赶忙告诉了孙显。

孙显也大吃一惊,但是他还是心存侥幸,强装镇定地说:“你别听下面的人乱说!他们什么都不懂!图纸岂能是说改就改的?那得多花多少钱?咱们再等等,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好消息的。”

然而事实让他们失望了,高铁的施工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没有任何人再来找他们。

王定终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没有再去找孙显商议,而是一个人跑到拆迁办,主动提出同意最初的拆迁赔偿方案,给一百万他就同意拆房子。

但是拆迁办给他的答复跟之前的工作人员一样:图纸已经修改,施工也已经如期进行,不可能因为他的一句话再改回去。

王定不死心,每天都去拆迁办软磨硬泡。

他的老婆也又哭又闹,开始埋怨他耳根子软,听信孙显的鬼话,现在别说是一百万,就连一万也拿不到。

孙显得到消息,也灰溜溜地躲在家里不出门。

于是,当别的村民已经搬到城里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时,孙显和王定还是留在村里的老房里,周围一片瓦砾废墟,工地机械轰鸣,尘土飞扬……

但是他们心里仍然还在挣扎,认为政府只是在给他们施加压力,希望压低赔偿款的金额,并不是真的不拆他们的房子。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2013年,杭甬高铁建成通车。

而高铁确实没有经过孙显和王定的家,但是高架桥的桥基就在他们两家院子的旁边约十米的距离处。

自作自受自食恶果

要知道,高速行驶的列车噪声是很大的,这也就是政府之前动员拆迁的原因之一,不能让群众住在噪音污染严重的环境当中。

但是孙显和王定没有珍惜这个机会,就只得生活在每天火车呼啸而过、震耳欲聋的噪声当中。

并且周围已经没有别人居住,超市、商店等都距离非常远,日常生活非常不便。

在2018年,王定全家人悄悄打包了所有物品,搬到了别的村庄,据说与孙显也断了联系,老死不相往来。

就这样,孙显的三层楼房成了高铁旁唯一的“钉子户”。

孙显的妻子也是气愤难当,数落自己的丈夫:“你看你干的好事!现成的一百万不要,政府好心给你加了二十万还不满足,非得狮子大张口。现在好了,钱是一分没有,邻居也成了仇人。全家还得跟着你一起,住在这啥也没有的垃圾场里,天天听着火车跑,睡觉都不安生!”

孙显也是悔不当初,无言以对。

但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做出了决定,就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

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孙显一家也不再坚守,收拾行囊搬走了。

由于没有拿到赔偿款,他们也买不起城里的新房,只能来到镇上找了一处廉租房安顿。

时至2022年,如果乘坐高铁经过袍江区,还可以从桥上看到他们两家孤单矗立在高架桥下的三层楼房和小院,只不过早已人去楼空,残破不堪。

而钉子户王定和孙显由于没有拿到赔偿款,无法像其他村民一样搬进城里改善生活,想做点小生意又苦于没有本钱。

这些年来,他们一直都郁郁寡欢,生活也是过得捉襟见肘。

面对拆迁时,我们应该充分相信政府,正当的权益一定要争取,但是切不可把拆迁当做“敲竹杠”和不正当牟利的跳板,不然就只能落得与孙显类似的下场。

0 阅读:47
独来看世界

独来看世界

独来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