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向修理,1975年生在湖南衡阳的一个小县城。父亲是县机械厂的钳工,母亲在供销社工作。
1993年12月,我怀着报国之志,从湖南老家参军入伍,被分配到北疆某边防团。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1994年,全军开始推行干部改革,基层连队普遍年轻化。我们连队迎来了新任连长周玉婷,她是军事院校毕业的高材生.
我清楚记得她来连队报到那天。一身笔挺的军装,利落的短发,说话干净利落。与其他连队不同,我们连是通信连,主要负责边防通信保障任务。
入伍第二年的春天,我在一次通信演练中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义务兵"。一天,指导员找到我:"小向,周连长要找你谈话。"
周连长说要选我当她的警卫员。这让我受宠若惜,但也充满疑惑。连队里比我资历老、能力强的战士不少,为什么偏偏选中我?
很快,我开始了警卫员的工作。除了日常站岗值班,还要负责连长办公室的文书整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整理文件时发现了一封1993年的家书。
那是周连长父亲写给她的,信中提到:"你舅舅向德贵托人打听到,他的儿子向修理也参军了,分在北疆。如果有机会照顾下这个侄子,也不枉我们两家几十年的情分......"
看到这里,我如雷轰顶。向德贵是我父亲!原来周连长是我的表姐,只是因为她母亲早年改嫁,两家渐渐失去了联系。
记得刚当上警卫员那会儿,我总觉得周连长特别严格。每天早上五点,我必须准时出现在她宿舍楼下,陪她跑操;六点半,要把她当天需要的文件整理好,一字不差地汇报重要事项;晚上查铺后,还要再巡逻一圈,确保连队安全。
有一次深夜,我在巡查时发现通信器材室有异常。走近一看,原来是周连长在加班调试设备。我轻手轻脚地想退出去,却被她叫住:"小向,过来帮我看一下信号示数。"
那一晚,我第一次了解到她作为女连长承受的压力。为了在男兵堆里站稳脚跟,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1995年的那个夏天特别难熬。连队执行应急通信保障任务,我们要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架设通信线路。
高原缺氧,很多战士都出现了高原反应。周连长二话不说,带头背起几十公斤重的器材,在高原上走了整整三天。她的嘴唇冻得发紫,但始终咬牙坚持。
任务结束后,我偷偷看到她在给父亲写信:"爸,别担心,我在连队过得很好。修理这孩子也很争气,完全继承了向叔的固执和倔强,这次任务表现得特别出色......"
1995年末,我光荣入党。1996年,在周连长的指导下,我考上了军队院校士官班,专攻通信技术。毕业后,我留在了连队担任通信班班长。
1997年春节,我值年班没能回家。周连长给我带来一碗热腾腾的年夜饭,还有一个让我意外的消息:她帮我父亲联系到了县机械厂的技术顾问岗位。原来,这些年她一直默默关注着我们家的情况。
1998年,我立了个人三等功,正准备高兴地告诉周连长,却得知她要转业了。临走前的最后一场连务会上,周连长特意讲了一个故事。
她说,自己小时候经常去我家玩,看着叔叔修理各种机器,那时就立志要当个像叔叔一样的技术能手。后来阴差阳错,我们两家失去联系,但她一直记得那个总是跟在她屁股后面跑的小表弟。
"所以当我在新兵名册上看到向修理的名字时,就知道这是命运的安排。"她说这话时,眼眶有些发红,"但我不能让别人说闲话,只能对你格外严格。"
2001年,我被评为优秀士官。2004年,通过考核成为一名技术军官。2019年,我已是通信营的技术主管,每当看到新来的女兵或者女干部,总会想起当年那个坚强的周连长。
她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在部队,没有男女之分,只有合格与否的区别。
昨天,我收到了周连长的短信。她说她的女儿考上了军校,问我愿不愿意当个"代理教官",教她一些部队的基本常识。我笑着回复:"保证完成任务!"或许,这就是我们军人之间特有的情感传承吧。
作为一名老兵,我常常跟新战士说:"部队是个大熔炉,它不仅让我们学会了保家卫国,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
那些看似严苛的要求,终将成为我们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每晚来三杯
连长有警卫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