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的孙子成为台湾亿万富翁,07年回东北完成大伯张学良的夙愿

羽昕 2025-01-16 17:48:41

在《张学良之侄张闾实:张氏家族的世纪漂泊与离散》一文中记录道彼时的场面:“爆炸导致吊桥钢板下蹋,压碎了第三节车厢,黑龙江督军吴俊生当场死亡,北洋军阀政府的末代统治者、‘东北王’张作霖重伤,于4个小时后去世。”

据张闾实回忆,他的爷爷张作霖在弥留之际,除了最得宠的五夫人寿夫人和她的贴身丫鬟,没有人能进去,张作霖过世后,帅府秘不发丧,13天后,张学良才从关内启程回奉天。

另有《张氏后人揭秘少帅的台湾生活》中记录了在采访中张闾实对此事的回应:

“(皇姑屯事件)爷爷被炸后,送回帅府时已死亡,寿夫人下令不得对外公布立即私拟了遗嘱,其中几句话是‘此系日本人阴谋无疑,我的生命已难救。唯宜严守秘密,不使外人得知,一面力持镇静,维持秩序。召小六子(张学良)会奉主持政事,希望诸人辅助。”

在这件事上,张闾实这样评价他的大伯张学良的:“从一个公子变成了一个大人,他心里一定很挣扎,我们感觉得到。”

在历史上,张作霖之死的嫌疑人不仅有日本人,据记载,在俄罗斯历史学家普罗霍罗夫撰写的《张作霖元帅之死档案》中写道“张作霖是被苏军情报局暗杀的,然后嫁祸给日本关东军,并迫使日军将领河本大作承认了爆炸暗杀行为。”

不过关于这件事,历史界也一直众说纷纭,且在彼时张作霖的存在对于日苏都有威胁。

在《张作霖家族60年风雨岁月》中对于张氏家族进行了记述,作者在文中提到:

“张闾实1962年在澳门出生,1967年随家人到台湾生活……在历史飘摇中,张闾实从小到大的记忆里布满了、隐姓埋名、困苦求生、家族离兮等等坎坷经历,在他看来,这一路成长体会到的是只有张家小孩才能了解的苦涩和彷徨。”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进一步陷入危亡之际,日本帝国不断侵吞我国的国土,但蒋介石坚持的“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使得国内的兵力与财力不断被消耗,这种情况有识之士救亡图存的意志严重不符。

中国共产党先后战胜杨虎城与张学良后,联合二人共同一致抗日。

张学良渐渐意识到“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二人不断劝告蒋介石合作的重要性,却最终无果,只好发起兵谏,即西安事变。

最终在中共中央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但自此之后,他就被蒋介石长期软禁。

在《张氏后人揭秘少帅的台湾生活》中张闾实回忆道:

“我第一次见到大伯是在1967年。那时候我不知道大伯被软禁,只知道他住着380多平的漂亮的大房子,还有200多平米的花园,有天然的瀑布……有大约一个排的警卫,还有管家,他们还管我叫‘小少爷’……每次去那儿都觉得像去度假。”

但后来,张闾实才知道他的大伯张学良其实一直在被软禁,这套房子是蒋经国便宜卖给张学良的,在此之前,他的软禁生活十分可怕。当张闾实再看从前的老照片,他的大伯眼中充满了恐惧。

不仅如此,虽然张学良一口东北口音对孩子们十分和蔼,对小辈们也很宽容,但是对于“西安事变”是万万不能提的。

因为一次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了西安事变的报道,张学良一下子就关上了电视,当张闾实再回来,电视机已经不见了。

但在张学良晚年的采访中,他还是谈起了西安事变,他表示,自己对于当年的西安事变并不后悔,为了抗日,即便再有一次,他也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在《张作霖家族60年风雨岁月》中记载,张学良晚年曾对口述历史权威唐德刚先生说:

“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在采访中,张闾实也说过:“大伯提过,他最后开口了,是不想带着秘密离开,懂的人自然会明白。”

在与张学良接触的过程中,张闾实也受到了很多“张氏家族”的教导。

据记载,张学良年迈时张闾实想要搀扶他时,张学良说:“我们张家的男人是从不需要人扶的,一定要靠自己的本事往前走。你要记住了,因为你是张家的男人。”

张闾实还说,他也认为张家人的性格一贯耿直率性,时常会得罪人,寿夫人也曾立下家训,张家的后人不许从政。

虽然张作霖出身贫寒,但随着不断的积攒,张氏家族的家产已经有了极为可观的数目。

张学良曾回忆有关于张氏家产的事情:“不能说上亿吧,至少有五六千万。”

还有相关资料显示,“北洋时期,71个官僚军阀私产总额达63000王元,而张作霖个人独占5000万,高居榜首。他有20万垧土地(10亩为一垧),遍布东三省的商号,上百家矿场,还有奉军的飞机、大炮、坦克车……”

但是这万贯家财并没有让张闾实受益,反而是令他饱受颠沛流离的苦难。

在台湾时,张学良一直被囚禁,而作为张学良弟弟的张学浚也不得不隐姓埋名低调生后,张闾实也被戴上了“叛将之后”的帽子。

在台湾时,有不少人认为有张学良在,张闾实并不需要辛苦地找工作,但有文章记载“张闾实骄傲地表示,他们从当年艰苦的生活到现在丰衣足食,从来都没有用过张学良的名号。都是靠自己努力一步步走过来的。”

而且,张氏家族的财产也被日本人搜刮一空,张闾实一直靠着自己的努力不断打拼才又创出了一番事业。

虽然张闾实在台湾的事业蒸蒸日上,但是他心中还有一事未了,那就是重新回到大陆,去自己的故乡东北看一看,为自己从未谋面的爷爷扫墓。

他自己出生于澳门,很小就来到了台湾生活。而他的大伯张学良则是被幽禁长达几十年。

在台湾时,张学良就外面瞬息万变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热情。可他的人身自由一直被限制,直到来蒋经国去世才稍有好转。

张闾实的奶奶寿夫人同在台湾,他不止一次向张闾实回忆起故乡东北银装素裹的景致。

张闾实回忆彼时的彼时绘声绘色地向他描述自己未曾见过地东北风光:“奶奶乡音衡中,总是告诉我东北有多美,冰天雪地里骑着马车,有好吃的大锅菜,有冻梨,还有那种从南方运来的很小很小却很甜很甜的橘子……”

这些回忆不无触动张闾实的内心,但出于多重原因,也因为一定的政治问题,张闾实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但他时时记起自己的身份,并且即便在台湾,他的祖母、他的大伯,也都一直讲着一腔东北话,这令他感到十分亲切与向往。

关于张闾实从台湾回到大陆,重返东北故土的事情,在《少帅之侄张闾实归乡之行》中有所记载,2007年3月26日,时任台湾高尔夫之杂志社总编辑的张闾实向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自报家门。

文章中写道:“张闾实先生自报家门,寿夫人时他的祖母,他是家族成员中第一个自己到大陆寻根问祖的后辈。用张闾实的话说:‘我则是第一次,此时我连爷爷的坟地在哪里都不知道,只有知道大帅府在沈阳这一线索。’”

在张闾实回到故乡之前,曾经有过冒名顶替张作霖后人的事情,这也使得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的有关人员格外警惕。

经过小心求证后,馆方了解到,张闾实却为张作霖的后人,且来此也是为了祭祖扫墓,以表孝心。

据记载,张闾实祭扫时感慨:

“这是张家的男孩子第一次给爷爷扫墓祭拜,也正是这段日子让我更加坚定要写一本关于张家历史的书,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张家,以及‘九一八事变’后张家人的人生轨迹。”

张氏家族的变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都具有十分传奇的色彩,多重原因让许多张氏家族的人远隔海峡,虽然有着血缘的纽带,却已经失去了联系。

但从皇姑屯事件再到西安事变,张氏家族对于日本的仇恨,对于维护祖国统一的热血却代代相传,张闾实从台湾回到大陆祭扫,正是一次连接张氏家族血脉与祖国两岸友谊的绝好契机。

0 阅读:26
羽昕

羽昕

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碰撞,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杂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