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为啥打不穿塔山防线?平地当道扎寨,东野给军事家们上了一课

博惠评历史 2024-12-27 15:51:05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魏蜀交锋,一直以来都是河西走廊和关中地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目的也是想要夺取西雍州,继而将曹魏所控制的辽西走廊控制在手中。

关中和蜀地的地理切割除了秦岭,还有西北方向海拔高达2500米的陇山。在中国的古代战争史中,这里曾燃起了无数次战火兵戈,但战争能够征服陇山的人却并不多。

无数名将在折戟沉沙,应该是这片土地上的常态。

诸葛亮当时命令马谡控制街亭的目的也很简单,第一次出兵后不久,好多地方呼应,当然也有硬骨头,当时驻防在上邽地区的魏将就是硬骨头。

诸葛亮为了安然接收刚刚拿下的魏地,以及攻拔那些还未臣服的据点,便派遣马谡前往街亭要地拦截前来救援的魏将张郃。

具体屯兵地点无法查证---只是在街亭南山

诸葛亮的命令是“当道扎营”,死死的挡住张郃。街亭这块地方从小局部来看实在太重要,挡住这个地方,张郃两条前进道路便可全部堵死,他想要攻下街亭,非死攻不可。没想到马谡拒绝执行诸葛亮的军令,引兵上山,据高守险,想要拦住张郃。

张郃带领大军进抵街亭要地后,根本没有选择进攻屯兵山头上的马谡,而是直接切断水源,困住了马谡,最终山头上的蜀兵在溃逃路上被击溃。

诸葛亮得知街亭丢失,马上命令大军回撤,结束了第一次北伐。

马谡逃亡汉中。

从军人的角度而言,马谡的确不配当一名将军。街亭丢失后,马谡丢弃军队逃亡汉中,最后还是诸葛亮下令捉拿回来正法。

用马谡的话说:无颜见丞相!

他到底是战败当了逃兵,还是真的没脸见丞相,那就真的不太好说了。

我们回到塔山,为啥当年马谡受不住的街亭要地,千年之后东野大军在海陆空的狂轰乱炸下就能受得住?

所以,屯兵高地到底重不重要?

塔山的地形和街亭有着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街亭要地远比弹丸之地塔山更有战略价值,之所以这两场穿越千年时空的战场能够做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在于敌人的战略目的都是相同的!

街亭也好,塔山也好,敌人的目的不在于攻打街亭或者塔山,而是要穿过去去增援另一处战场。

注意: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

屯兵高地永远是最优选项,这一点我们没有人会怀疑。关键的问题在于,如果敌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攻坚高地,那么你守高地才是最有意义的。

可街亭和塔山,只是敌人在整个战场中的一个环节,也就是说他可以选择不打直接绕过此地,去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我们的做法就是不能让敌人有选择绕的条件!

如街亭战役,魏将张郃的目的是为了救援被诸葛亮围困的上邽,街亭只是一个途经点,这个途经点可打也可不打。当然,能打下自然最后,因为可以避免后翼不太安全的问题。

如塔山战役,国军进攻塔山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救援危在旦夕的锦州,打塔山从来都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实现救援锦州的一个行军过程。如果可以绕开塔山,当然是优先直接救援塔山。关于为啥国军没有绕靠塔山的问题,我们一会再讲。

塔山的地形,从整个地形图来看,没有任何的优势。

程子华当时曾经带领师团以上干部登上了塔山地区唯一的高地白台山。大家都想着把主阵地构筑在白台山,因为在这片开阔地依仗高地防守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可兵团司令员程子华以及四纵司令员吴克华最终选择在平原地区的塔山防守。理由是:白台山高地距离塔山地区有20里的路程,如果屯兵主力在白台山,国军以一部分兵力围困白台山,主力全力沿着塔山地区开进,口子一旦被撕开,再想调兵从白台山地区增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里的点棋,下的精妙无比。

最终塔山战场的防御阵地,以塔山和桥头堡为核心阵地(塔山控制公路,桥头堡控制铁路),白台山作为次要阵地协防整个塔山战场。

从这场阻击战的最后结果来看,当道扎营的布局实在太巧妙。国军屡屡都想从塔山和桥头堡地区破开口子,屡屡冲锋,屡屡失败。白台山在五天的阻击战中所遭受的攻击力量,与塔山地区相比,根本不在一个维度,甚至可以抽调兵力补充塔山。

最后,我们说说为啥不能绕过塔山。

塔山西翼有一条谷道是可以冲到锦州的。

不过,很不好意思,这条通道由侧翼防守的十一纵三个师负责。

在塔山阻击战期间,国军也曾多次努力朝着这块山谷地区发起进攻,但大多都是小打小闹,毕竟塔山西翼的山地连绵起伏,山谷行军一旦被尾随,那绝对是噩梦。

今天的你我,可以有无数次机会来推演当年那场艰难阻击战的多种可能性。可国军不行,他们需要的是时间,锦州需要的更是时间。

0 阅读:5
博惠评历史

博惠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