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晚年评价蒋介石时,只用了一个手势,侄子:他已经完全看透了

奇葩历史观点 2024-11-20 09:26:17

古人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蒋介石既用人也疑人,因此他手下的许多将领都对他颇多抱怨,其中就有被称为“蒋介石十大名将”之一的薛岳。

在许多人眼里,薛岳是蒋介石的“嫡系”,最信任不过的人,但据其侄子薛维忠讲,薛岳最不服气蒋介石,而蒋介石也对他也不完全信任。

众所周知,蒋介石只有对三种人会给予信任,其一是黄埔军校出身;其二是浙江人士;其三是对他无比忠诚的人。但这三点,薛岳一个也沾不上。

薛岳是广东籍人士,老家是粤北的一个小山村。革命热潮掀起的时候,15岁的薛岳告别父母到广州学习军事,后加入了孙中山创建的粤军,开始了军事生涯。

1922年,26岁的薛岳在孙中山的大帅府警卫团担任第一营中校营长,因其忠诚机警,受到了孙中山的重点培养。

后来到了台湾,子女邀请薛岳到教堂参观,他却说:“去什么教堂,我是‘国父教’的!”可见薛岳对孙中山的尊崇和拥戴是毋庸置疑的。

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一下子越级成为了国民党的一把手,这让许多人都不能心服口服,包括薛岳。

更让薛岳不能接受的是,蒋介石因忌惮他的军权,下令整编部队,他的第四军被缩编为第四师,军中的精英被打散到各个部队。

薛岳心灰意冷,一气之下提出辞职,蒋介石也并未挽留,对他说:“并不是我对你不好,是何应钦不谅解你!”

但就在薛岳准备到德国深造时,蒋介石却突然委任他为第三路军上将副总指挥,命他对江西苏区的红军进行“围剿”。于是,薛岳又被召回,此后成为了红军的一大难缠对象。

薛维忠回忆:“抗战胜利后,我大伯经常说一句话:‘好不容易打完八年抗战,老百姓吃了那么多苦,为什么打完日本人又要打自己人?何必自相残杀!’言语间很是痛惜。”

薛维忠认为,大伯薛岳是极不愿意与共产党为敌的,因此曾经提出一个建议:以山海关为界,把东北交给共产党,共产党的共产主义做关外,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做关内,公平竞争。

但这个看法和蒋介石完全冲突。薛维忠说:“这也是他俩矛盾的导火线。”

由于观点不同,加上两人之间原本就互不服气、互不信任,导致后来薛岳即使屡建“功劳”,蒋介石还会时不时削弱他手中的权力。

比如在1946年,蒋介石让薛岳出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但只过了一年,蒋介石就让他从“主任”的位置上退了下来,给了一个“总统府参军长”的虚职,转而让刘峙上任。

薛岳一气之下决定辞职不干,拖家带口回到了老家。可回老家不到两周,上面又发来命令,让他出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虽然又有了职权,但这时的国民党大势已去,薛岳可以明显感受到身边人颓废的气息。

1950年,薛岳带着全家人逃往台湾,不料,他还没有坐热,蒋介石就又提出整编,将他在海南带的三个军整编为四个师,给了他一个“总统府顾问委员会顾问”的职务。

直到这时,薛岳才算终于看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薛维忠讲:“大伯把蒋介石看透了,他觉得蒋介石像打仗的时候才会想到他,天下太平的时候就一脚把他踢开。”

薛维忠记得,大伯曾用一个手势评价了孙中山与蒋介石的区别。

“孙先生打天下是这样的……”薛岳用手从里往外画圈,越画越大,然后又说:“蒋先生打天下是这样的……”从外往里画圈,越画越小。

薛岳的手势很形象地解释了蒋介石失败的原因,孙中山在世的时候身边网罗了天下英才,而蒋介石用人却分等级。

1 阅读:46
奇葩历史观点

奇葩历史观点

奇葩的历史奇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