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经研究】机器人行业研究及银行介入策略建议

未来凯语 2024-06-14 05:18:48

一、机器人行业政策环境

2023年,我国政策重点侧重机器人行业的技术升级和应用场景拓宽。提出到2025年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示范应用等创新任务,发掘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增强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的供给及推广,支持机器人中小企业实施智能制造与建造,通过智能化技术改造和“上云上平台”,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等。

二、机器人行业运行分析(一)行业总体情况

2023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超过200亿美元,新装机量全球占比超过50%。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机器人造机器人”的产线正在上海、南京等多家企业实行,部分已经处于运行中。

2023年,机器人融资事件主要发生在工业机器人相关(37起左右)、医疗机器人(29起左右)、服务机器人(24起左右)、人形机器人(12起左右)、无人机(9起左右)等领域,其中医疗机器人领域与工业机器人领域发生投融资事件较多,其次则是服务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领域。其中,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占比约36%,医疗机器人相关领域占比约28%,服务机器人相关领域占比约24%,人形机器人相关领域占比约12%。

2023年,机器人融资企业地区主要涉及北京、深圳、上海、浙江、江苏、广东、湖南等省市地区,主要聚集在长三角、珠三角与京津冀区域。其中,长三角地区占比约45%,珠三角地区占比约32%,京津冀地区占比约16%。

(二)行业供需分析1、行业供给

2023年,受服务类机器人市场应用场景拓展,市场需求提升等因素影响,我国机器人总体产量同比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机器人产量共826.3万套,较2022年同期增长19.7%。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43.0万套,同比下降2.2%;服务机器人产量783.3万套,同比增长23.3%,增速较2022年提升53.6个百分点。

2、行业需求

2023年,我国国产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持续快速增长。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2023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16万台以上,已超过外资品牌;此外,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占市场份额首次超过50%。具体来看,除多关节机器人外,SCARA(平面关节型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Delta(并联机器人)等主流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份额均超过50%。

(三)价格

2023年,我国未列名工业机器人出口平均单价同比大幅增长。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国未列名工业机器人出口平均单价为2660.6美元/台,同比增长660.1%。

(四)进出口情况

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品技术持续提升,产品使用效益提升,国外市场对我国工业机器人产品认可度增加,促进行业出口金额提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口金额12.5亿美元,同比下降9.3%;出口金额4.5亿美元,同比增长10.7%。

(五)行业经营情况1、规模

2023年,我国机器人行业规模呈扩张趋势。Wind申万机器人板块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机器人行业资产总额为818.4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较2022年全年下降8.4个百分点;负债合计为441.2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较2022年全年下降24.3个百分点。

2、效益

2023年,我国机器人行业营收和利润均同比增长。Wind申万机器人板块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机器人行业营业收入为362.14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较2022年全年提升15.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为11.2亿元,同比增长346.6%,增速较2022年全年提升489.2个百分点。

3、财务指标

2023年我国机器人行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均有所提升。

盈利能力方面,2023年,全国机器人行业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报酬率、资产收益率较2022年分别提升1.4、5.6、2.2、4.9个百分点。

偿债能力方面,2023年,全国机器人行业资产负债率较2022年提升下降0.9个百分点;产权比率、利息保障倍数较2022年持平。

发展能力方面,2023年,全国机器人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资产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较2022年均大幅提升。

营运能力方面,2023年,全国机器人行业总资产周转率较2022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较2022年同期持平。

三、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

机器人行业属于新兴行业,行业内中小型企业占大多数,大型企业较少。规模较大的企业,产品结构丰富,技术水平较高、市场占有率高,这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如新松机器人、埃斯顿、科沃斯等企业占据市场较大份额。但是由于机器人产品细分较多,中小型企业只要能专注于某一领域,能够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也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截至2023年,我国机器人行业绝大部分企业主要集中在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领域,其他机器人领域的企业相对较少。“2023年中国科技机器人企业TOP50”正式发布,其中排名前10位的企业分别为埃斯顿、科沃斯、天智航、博实股份、汇川技术、新松机器人、石头科技、云鲸智能、新时达、遨博等,其中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有5家,服务机器人领域的有5家。

四、机器人行业区域分布

2023年8月18日,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指出,从机器人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上市企业分布来看,中国机器人优质企业重点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形成以北京、深圳、上海、东莞、杭州、天津、苏州、佛山、广州、青岛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其中,北京、深圳、上海的机器人产业实力最为雄厚,东莞、杭州、天津、苏州、佛山机器人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广州、青岛机器人产业发展表现出相当大的后发潜力。

不同地区的机器人产业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中,北京市和上海市分别聚焦智能机器人产业和工业机器人应用,深圳市打造服务机器人集群,东莞市主攻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杭州则着力推动集成应用发展。

此外,苏州市汇聚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佛山市加速布局产业链中下游,广州市引领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青岛市加快“机器人+”向纵深拓展。

五、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一)与新兴技术融合发展

展望2024年,随着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机器人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期。当前,融合感知、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结构仿生等新技术加速渗透,机器人呈现出人机共融、虚实融合、智能驱动、泛在交互等发展特征,产业逐步逼近变革跃升的临界点,市场前景和投资机遇巨大。

(二)机器人产业规模加快提升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提出聚焦包括制造业、农业、建筑等十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

《方案》要求,各相关部门、各地方将机器人应用推广作为科技创新、行业规划、产业政策重点方向,统筹政策、资金、资源予以支持,加大对机器人创新应用的投入力度。从产业链上游环节看,将支持和强化高转矩密度伺服电机、高动态运动规划与控制、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攻关,深入挖掘和释放潜在应用需求,开发先进适用的机器人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整体来看,“机器人+”的方案将推动机器人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加速渗透,带动机器人产业链的全面繁荣。

(三)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大幅增长

展望2024年,我国政策将重点提升机器人细分产品的研发,加快提升行业产品多样化,人形机器人产业将成为发展重点。当前,中国的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产业化转化的关键时期,技术创新持续活跃,生态活力不断增强。同时,作为与人类交互的先进工具,人形机器人在多种复杂环境中展现出其辅助或替代人类工作的显著优势。北京、上海以及广东等地区已经聚集一大批核心企业,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六、机器人行业风险分析(一)企业竞争加剧

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规模预计将超过10亿美元,更多企业将入局,首批应用将在工业场景。预计将有更多企业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包括传统机器人企业的业务延伸、科技巨头和制造业巨头的跨界、以及新兴初创企业的入局。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面对更多的挑战。同时,随着我国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加之ChatGPT的火爆,我国互联网龙头企业百度、网易、京东等纷纷进军相关领域,过热的资本投入将进一步加大本就竞争激烈的机器人行业,一些规模较小、资金实力和技术研发实力相对较差的企业将会面临被市场淘汰和被兼并的风险。

(二)人形机器人技术和安全风险

人形机器人无论是进入工厂还是进入家庭,要解决三个方面的技术瓶颈问题:一是大模型数据获取的速度和成本:机器人大模型需要的数据来自于真实需求和场景,数据采集成本高、速度慢,因此数据的采集是第一个难点。二是硬件控制的统一性和准确性:人形机器人执行具体任务时,需要解决准确性和实时性,AI在机器人的任务/运动规划、对硬件控制的统一性和准确性上,存在挑战。三是灵活高效的身体需要高功率密度的硬件,在一定体积、一定成本条件下输出最高功率的硬件产品,也是技术需要探索的方向。此外,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后产生的社会伦理,法律法规等问题,需要规划和解决。

(三)工业机器人同质化风险

目前市场上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在性能、技术等方面十分类似,甚至基本一致。各个厂商都在研制产品,实际上核心技术、生产目的都是一样的,所以市场上的产品过于雷同,没有表现突出、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而工业机器人的同质化也带来了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等不利于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七、机器人行业银行介入策略建议

2023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伴随着大模型、生成式AI的爆发,通用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可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也成为了智能机器人下一各热点方向,将为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展望2024年,国家将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分挖掘工业互联网发展潜力,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设备赋智、为企业赋值、为产业赋能,中国机器人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基于此,2024年,建议商业银行将机器人列为“鼓励进入类”行业,总体信贷原则为“积极介入,创新产品,综合服务,防范风险”。积极介入人形机器人生产研发企业,创新科技信贷产品,打造便利化、精准化、快捷化机器人企业融资服务,防范行业产品同质化风险、技术和安全风险。

在客户选择上,建议银行重点关注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重点支持的“专精特新”企业的资金需求,优先选择有以下特征的客户:一是技术突出、产业链配套完整、有高校等科研机构为依托,研发能力强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二是经营稳健、财务指标良好,经营效益长期向好发展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三是产品市场占比较高、国际竞争能力强、海外市场布局广的机器人企业。

0 阅读:12

未来凯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