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感情铁律:一个奇怪的现象,你爱上的都是“同一类人”

何所欢出品 2024-10-21 22:38:30

回过头看你过往的感情经历,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你爱上的人,你的每一任伴侣,都具备很高的相似性。

比如说:

对方的长相,性格,经营关系的方式,对你的态度都很相似。

或许在结束一段关系时,你不断告诉自己:

“下一次,一定不要和这种人在一起了”。

可当你进入新恋情后,发现现任与前任身上,依然有相似点。

-01

你为什么会反复爱上同一类人?

第一:跟你的人格底色有关

在关系里,你是掌控型,你就会吸引“服从型”;

你是服从型,自然会吸引掌控型。

你是“高位者”,你就会吸引“低位者”;

你总是低位讨好,那么你就会吸引高位索取的人。

你是追逐者,你就会吸引疏离者;

你是回避型,就会吸引追逐型。

就像骨子里缺爱的人,总容易吸引到“渣男渣女”,别人给了一点糖,就会跟着走;

但你会踩到坑,对方常常会打着“为你好,关心你”的名义操控你。

换个角度讲:

很多时候,并不是你选择那些相似的人,也可能是这类相似人,在盯着你这种类型的伴侣找。

这就是“吸引力法则”。

你的特质,你散发出的状态,就会吸引到与你互补或相似的人。

第二:未完成效应作祟

你对某个前任,有强烈的爱意,遗憾,不甘心等情愫;

于是你把对前任未完成的爱与期待,一股脑儿都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

从寻找新伴侣的潜在条件就是:

一定要像你的前任。

长相,性格,甚至是声音都要相似。

在一段段感情与寻找中,你愈发不甘心。

替代品越多,与前任越相似,你就越无法释怀。

最终,伤害了对方,也加深了自我的痛苦。

第三:环境会影响你的择偶观

家庭环境:

父母的性格,经营感情的方式,婚姻的状态,将会极大程度影响你自己的婚恋观。

换句话说:你择偶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的影子。

父母模板越好,你择偶就越理想化;

父母模板越糟糕,你越想逃离,反抗,寻找与父母完全相反的人。

可基因的可怕之处在于:尽管你想逃离,依旧不知不觉选择了“最贴近父母的伴侣”。

你所处的环境:

你在什么样的环境,经常出入什么场合,跟哪一类人相处,你就容易选择哪类人。

固定在一个圈子里的人,很难跨领域寻找另一个圈子的人。

-02

如何避开这种“重复爱上同一类人”的感情模式?

第一:你选择的人,是好还是坏?

或者说,你的每一任伴侣是合格的,是带给你积极情绪大于负面情绪,开心大于难过,得到大于损失,那么你就不需要避开。

跟着你的感觉走,只要你喜欢就够了。

如果你的每一任伴侣都是压榨你的,带给你很糟糕的体验,你才需要去改变你的择偶策略。

第二:不要将你缺失的部分,寄托到对方身上

想要避坑,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对方或许只是满足了你的某些需要,而不是你喜欢的;

或许是满足你的某些期待,某些执念,而不是你发自内心需要的。

想明白这一点,你就能保持理智。

就像一个缺爱,缺少安全感的人,无论跟谁在一起,依旧改变不了这种“人格底色”。

唯有自己内在圆满,修炼到一定程度,你才能自给自足;

自己不具备,试图从对方身上被满足,大概率也会失望。

唯有自足,你才能看见真实的自我;

唯有圆满,你才能看见欲望与匮乏之下的那个“真实的自己”。

人的身体里,有两个“内在小孩”。

一个是需求(欲望,匮乏感)的化身,一个是真实(自信,自得,自足)的化身。

前者是迷雾,是障碍;后者是真实,是清醒。

第三:所有“瞬间吸引你”的人,都要警惕

或者说,再次遇到一个让你“似曾相识,跟你前任很像”的异性,你不要着急上头,要慢下来,理智一些,多接触,再决定要不要开始感情。

慢下来,总是不会出错的。

话题:你会不会反复爱上一类人?

作者何所欢:

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长,社交关系等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

0 阅读:224

何所欢出品

简介:两性情感心理学写作者,为你带来有情的故事,有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