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子下葬时,为何必堵“九窍”?头部七窍之外还有两窍很关键

林格说历史文化 2024-11-19 20:12:42

古代妃子下葬时,为何必堵"九窍"?头部七窍之外还有两窍很关键

世人皆知古代帝王陵寝规格极高,但鲜有人知道,在那些金碧辉煌的地宫之中,竟还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据史料记载,古代妃子下葬时,必须要用特制的玉器将身上的"九窍"严密封堵,这"九窍"究竟指什么?为何要如此繁琐?更令人好奇的是,除了我们熟知的"七窍"之外,那另外两处神秘的"窍"又在哪里?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古代玉器防腐之谜

西汉时期,随着帝王陵墓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考古学家们在众多陪葬品中发现了一类独特的玉器。这些玉器体积不大,却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使命。汉武帝时期的丞相公孙弘曾在《玉器志》中详细记载了这些玉器的用途,其中提到:"后宫佳丽入葬,必以美玉塞其九窍,谓可延其身之朽。"

在汉代的皇家陵寝中,玉器的防腐作用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据《汉书》记载,汉武帝长门宫中的李夫人去世后,不仅被赐予了罕见的金缕玉衣,更在其头面、耳鼻等处皆以上等和田玉制成的玉塞严密封堵。这种做法在此后逐渐成为皇家规制,并延续了数百年之久。

玉器在古代丧葬中的特殊地位,不仅体现在其材质的珍贵性上,更重要的是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字的解释是:"玉,石之美者也"。古人认为玉具有通天地之灵气的特殊功效,因此在丧葬中使用玉器,既是对逝者的尊重,也寄托着生者对逝者的美好祝愿。

"九窍封堵"制度的确立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战国时期的楚国墓葬中就已经出现了玉塞的雏形,但当时尚未形成完整的制度。到了秦代,随着统一帝国的建立,丧葬制度也逐渐规范化。《礼记》中就有"死者,事之终也,终必敬之"的记载,这种思想直接推动了玉器防腐习俗的形成。

不同等级的贵族在使用玉器时也有严格的规格区分。皇帝陵寝中使用的玉塞必须采用上等和田玉,且需经过精心雕琢;皇后、贵妃等使用的玉塞次之,但仍需保证玉质纯正;普通嫔妃则使用较为普通的玉料。这种等级制度在西汉末年达到顶峰,当时的玉工甚至会根据不同使用部位专门定制不同形制的玉塞。

在西汉景帝阳陵的随葬坑中,考古人员就发现了一整套完整的玉塞。这套玉塞共有九件,分别对应人体的不同部位。其中最精美的是用于面部的玉塞,每一件都经过精细打磨,形状圆润,大小恰到好处。这些出土文物为我们研究古代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至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土,人们对死后世界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但玉器防腐的传统并未完全消失。唐代名妃杨玉环的陵墓中同样发现了精美的玉塞,可见这一习俗的影响之深远。

"九窍"之说从何而来?古人为何要杜绝"九窍"不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窍"一词源远流长。《黄帝内经》中明确记载:"人有九窍,通于天地之气。"这"九窍"不仅关系到生前的健康,更与死后的归宿密切相关。据《礼记》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就已经开始重视对"九窍"的处理。

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在其《离骚》中写道:"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其中提到的"昭质",正是指人体九窍完好无损的状态。这种观念在当时已经深深植根于贵族阶层的丧葬习俗中。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彰显帝王权威,在丧葬制度上进行了重大改革。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在位期间就专门设立了玉工坊,负责制作各类丧葬用玉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于封堵"九窍"的玉塞。这些玉塞不仅要求材质上乘,还必须符合严格的尺寸标准。

在河南洛阳出土的东汉贵族墓葬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整套保存完好的玉塞。这套玉塞的制作工艺精湛,每一件都经过精心设计。特别是耳部玉塞,采用独特的锥形结构,既能确保密封性,又不会对耳道造成损伤。这种精细的做工充分体现了古人对"九窍"处理的重视程度。

"九窍"封堵的重要性在汉代达到了顶峰。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汉武帝最宠爱的李夫人病逝后,皇帝下令以最高规格处理其遗体。宫廷玉工不仅要为其制作完整的玉塞套装,还特别强调要用上等和田玉制作。这种做法此后成为皇室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详细记载了"九窍"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他认为"九窍"是人体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通道,生前要保持其通畅,死后则要确保其密闭。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当时的丧葬习俗。唐代皇室陵墓中出土的玉塞,在工艺和材质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宋代著名文人苏轼在《论玉器》一文中提到:"古之人重玉者,非徒爱其华美也,实取其德义焉。"这段话生动地说明了玉器在古代丧葬中的双重意义:既有实际的防腐作用,又寄托着人们对逝者的美好祝愿。

明清两代,虽然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日益增强,但"九窍"封堵的传统仍在皇室中得到严格遵守。清代乾隆皇帝为其母亲孝敬宪皇后准备的陵寝中,就特别订制了一套精美的玉塞。这套玉塞不仅保持了传统的九件套结构,还在工艺上融入了当时最先进的雕琢技术。

考古发现表明,这种特殊的丧葬方式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在慈禧太后的陵寝中,考古工作者同样发现了完整的玉塞套装,显示出这一传统习俗的持久生命力。

不同身份等级的区别:玉塞类别有何不同?

在中国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即便是死后用于封堵"九窍"的玉塞,也存在着严格的品级划分。从出土文物来看,不同等级人物所用玉塞在材质、工艺和规格上都有明显差异。

帝王所用玉塞,必须选用最上等的和田玉。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曾派专人远赴西域,只为获取最优质的和田玉料。这些玉料经过严格筛选,必须无暇、润泽、色泽均匀。帝王玉塞的制作也有特殊规定,必须由御用玉工亲自打造,每一件都要经过反复打磨和检验。

在陕西西安出土的汉景帝阳陵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套完整的帝王级玉塞。这套玉塞通体洁白,质地温润,每件玉塞上都刻有精美的云纹图案。特别是用于面部的玉塞,更是采用了双层设计,内层贴合面部轮廓,外层则装饰有象征帝王权威的龙纹。

皇后的玉塞等级仅次于皇帝。唐代武则天的陵墓中出土的玉塞,虽然也采用上等和田玉制作,但在工艺复杂程度上略逊于帝王玉塞。这套玉塞的特点是造型简约典雅,以实用性为主,装饰性纹样较少。

贵妃级别的玉塞在用料上又降一等。以杨贵妃为例,其陵墓中出土的玉塞采用的是次等和田玉,虽然质地尚佳,但已可见细微杂质。这套玉塞的工艺水平仍然很高,但在细节处理上比皇后用玉要简单许多。

普通嫔妃的玉塞则更为简单。在江苏徐州汉墓出土的一套嫔妃玉塞,采用的是普通白玉,造型规整但无特殊装饰。这种玉塞的主要功能是实用,在审美价值上已大大降低。

玉塞的形制也随等级有所变化。宫廷档案记载,帝王玉塞必须严格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每一件都要经过反复测量和调整。而低等级妃嫔的玉塞则采用统一规格,不再针对个人特征进行定制。

清代乾隆年间的《造办处档案》中详细记录了一次皇室玉塞订制过程。其中提到,皇帝玉塞要求选用"羊脂白玉",皇后用"青白玉",贵妃用"细白玉",其余妃嫔则用"普通白玉"。这种严格的等级区分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从现存文物来看,玉塞的品级差异不仅体现在玉质上,还表现在制作工艺中。帝王玉塞往往采用多道工序,包括粗修、精雕、打磨、抛光等,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而普通妃嫔的玉塞可能只经过基础加工,工序相对简单。

考古发现还显示,高等级玉塞往往配有专门的收纳盒。这些收纳盒同样反映了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帝王的玉塞盒往往采用金丝楠木制作,内衬锦缎;而普通妃嫔的玉塞可能只用普通木盒盛放。这种等级差异从细节处体现了古代社会的森严等级制度。

玉塞防腐有效吗?考古发现告诉我们真相

古人用玉塞封堵"九窍"的做法,究竟能否达到预期的防腐效果?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揭示了这一历史之谜。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出土的玉塞及随葬遗体的研究,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令人惊讶的事实。

1972年,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一具保存较为完好的女性遗体。考古人员在现场发现,该遗体的"九窍"处均有玉塞封堵,且玉塞保持原位。经过测试,玉塞与人体组织接触的部位确实出现了某种化学反应,形成了一层特殊的保护膜,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腐作用。

河南信阳长台关2号墓中出土的西汉贵族遗体,同样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数据。这具遗体虽经历两千多年,但在玉塞封堵处的软组织仍有部分保存。科研人员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玉器表面的微观结构能够有效阻隔外界环境对遗体的侵蚀。

1974年,陕西临潼华清池附近发现的唐代贵族墓葬,为研究玉塞防腐效果提供了又一重要案例。墓中出土的女性遗体装有一整套玉塞,其中耳部和鼻部的玉塞设计尤为精妙。这些部位的组织保存状况明显优于未使用玉塞的其他部位。

科学分析表明,玉器的防腐效果与其材质密切相关。在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玉塞中,研究人员检测出了微量的稀土元素。这些元素与人体组织发生作用后,能够形成一种稳定的化合物,从而起到防腐作用。

清代乾隆皇帝陵寝中出土的玉塞,更是展示了古代工匠们对玉器防腐原理的深刻理解。这套玉塞的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形成了微米级的多孔结构。这种结构既能保持玉器的密封性,又能调节局部环境的湿度,对遗体保护起到了双重作用。

近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让研究人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玉塞的防腐机理。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和田玉中含有的特殊矿物结构,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和有害物质,为遗体创造相对稳定的微环境。这一发现印证了古人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

2008年,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贵族墓葬中,考古人员首次发现了带有铭文的玉塞。铭文详细记录了玉塞的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其中特别强调了封堵的严密性对防腐效果的重要性。这为研究古代防腐技术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玉塞的防腐效果还与其他陪葬品的配合使用有关。在山东曲阜孔府墓地出土的明代贵族遗体中,玉塞与丝绸裹尸布、中药材等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腐体系。

现代实验室研究证实,玉器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不易与人体组织发生剧烈反应。同时,玉器良好的密封性能够有效阻止微生物的侵入。这些特性使得玉塞在古代防腐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玉塞制作工艺考:古代工匠的巧夺天工

玉塞的制作是一门极其精密的工艺,需要工匠具备深厚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经验。据《宋史·工艺志》记载,宫廷玉工必须经过至少十年的学习才能参与玉塞制作。这项技艺的传承通常采用师徒制,每位师傅一生中只收两到三名徒弟。

在西汉长安城郊出土的一处玉工作坊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玉塞制作工具和半成品。这些工具包括不同粗细的玉锯、各种规格的凿子和精密的量具。特别是其中一件玉尺,刻度精确到毫米级别,显示出当时工匠们对尺寸要求的严格程度。

玉塞制作的第一步是选料。《明宫造办处档案》记载,玉料必须经过"三查九验"。首先检查玉料的纯度和质地,要求无杂质、无裂纹;其次验证玉料的色泽,必须均匀透亮;最后还要测试玉料的硬度,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

切割工序最为关键。在江苏南京明孝陵出土的工具中,发现了一种特制的玉锯。这种锯子采用青铜制作,锯齿极细,能够确保切割时不会造成玉料断裂。工匠们在切割时还要不断用水冷却,以防止玉料因过热而产生裂痕。

河南洛阳北魏墓葬中出土的一套未完工的玉塞,展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这套玉塞尚处于粗胚阶段,但已经可以看出精确的尺寸控制。每件玉塞都按照严格的比例进行切割,误差不超过半毫米。

精雕环节更显工匠智慧。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玉塞制作工具中,包含了一套极其精密的雕刻刀具。这些刀具大小不一,最细的刀尖仅有发丝粗细,用于刻画玉塞表面的细节纹样。

打磨过程同样讲究。清代《工部则例》详细记载了玉塞打磨的"七道工序":先用粗砂打磨去除表面瑕疵,然后逐级使用细砂,最后用特制的皮革蘸取玉粉进行抛光。每道工序都要求反复进行,直至达到要求。

在四川成都出土的宋代玉工作坊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套完整的打磨工具。其中包括不同材质的砂轮、各类磨具和专门的抛光皮革。这些工具的使用痕迹表明,古代工匠们已经掌握了精确的打磨技术。

玉塞的尺寸测量也是一门学问。浙江杭州南宋皇陵出土的一套测量工具,包括各种形状的铜模和特制的量规。这些工具能够精确测量人体各个部位的尺寸,确保玉塞与身体完全贴合。

最后的装配同样重要。在山东曲阜孔府墓地出土的明代玉塞中,每件玉塞都配有精巧的固定装置。这些装置采用特殊的卡扣结构,既能确保牢固,又便于安装和调整。

玉塞制作完成后还要进行严格的检验。据《清宫内务府档案》记载,玉塞在入库前要经过"明查暗验"三次。不仅要检查外观和尺寸,还要进行密封性测试。只有完全合格的玉塞才能进入皇家陵寝使用。

0 阅读:0

林格说历史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