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知行合一

九九归一玄 2025-03-26 10:19:35

你知道吗?90%的人都误解了这个五百多年的大智慧。

你平时挂在嘴边的那句“知行合一”,其实和真正的知行合一,修行一点关系也没有。

我们这篇文章说说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也给大家总结了如何在生活中去修炼知行合一的四个关键的心法。

其实王阳明时常讲“事上炼”,那么事上炼,炼的是什么呢?其实炼的就是知行合一,它是一个觉醒者的自我修炼过程。

首先如果你以为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说到做到,想到做到,那就大错特错。杀人犯挥刀的瞬间不也是想到做到了吗?他们也能叫知行合一吗?

知行合一的“知”,它可不是头脑里边的念头、道理和认知,他和头脑完全没有关系,更准确的说,它是超越了头脑维度的存在。

“知”指的是你在当下的觉知,是王阳明说的“良知”。你的头脑应该是你当下觉知到的内容,而不是知的本体。

知行合一的知,其实它应该是一个名词的动用。它就像你在开车时突然踩下的那一脚刹车,它是你在情绪爆发前那0.1秒的清醒,它是改变你命运的终极密钥。

当你陷入迷失在欲望、执念之中时,是你的觉知按下了0.1秒的暂停键,这就是王阳明说的“知”,它代表从没有觉知再回到觉知的这个电光火花的瞬间过程。

它是动态的“知”,不是“认知”。

“觉知”人人都有,而且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提起“觉知”,只是你还没有在此处开悟,不知道怎么去修炼。

没有开始过真正的实修的人,他固定的自动化反应模式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自己也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觉知。没有觉知,那平时大部分的时间就都会活在习气里头,活在惯性和情绪里,活在执念里却不能自知,这一辈子也就很快过去了,你也就白来了。

所以王阳明才说要致良知,要知行合一。

我们来说如何去修炼“知行合一”。

第一步:觉察锚点。

你要根据自己的专属反应模式,给自己的情绪,给自己的身体反应装上一个报警器。比如你意识到你自己的反应模式是容易愤怒、容易激动,那你就去关注自己的心跳、呼吸节奏、说话的音量、语速、说出的语言。

去观察一下自己经常会陷入到什么反应模式里,他们就是你的觉察锚点。

第二步:按下暂停键。

所谓的暂停,它不是压抑,而是静静地看着你的情绪流过。记住这个口诀,我知道我在生气,但是我不急着去生气。当然了,这里的生气可以换做其他任何经常困住你的负面情绪。

注意这个暂停可并不是你脑袋里边的那些认知和道理按下的,所谓暂停不是让你去强行控制停下当前你的身体感受,你的头脑思想。你要是朝着这个方向去,那你就变成了忍,变成了对抗,变成了战斗,那你的生活就成了一个修罗场了。

暂停就是让你暂时停在你对当下真实发生的觉察力。当你和这个觉察在一起,你就能安静的看着你就能平静的去感受,感受着它的存在和呈现。

第三步:觉知转化。

经过了前面的两步,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转化掉藏在情绪背后兴风作浪的你的执念,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转念。

看见藏在你情绪背后的自己的低频的执念。比如你正在担心、害怕未来可能的发生,那这就会导致你的焦虑和恐惧。

比如你看见了你想要全世界都让着你,顺着你的这个想法,这就会导致你的愤怒。

当你能在觉知的维度持续的关照着这些执念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变弱,直到最后逐渐的消散。

而这时的你就可以带着觉知去使用你的头脑,让他产生出一个新的高频的念。此时的头脑才能真正的变成你实修和你生命体验的一个伟大的工具。

最后一步:良知行动。

你把你在觉知下生出的新的念转化为一个新的行动,这个行动可以是继续专注在你当下的学习和工作上,也可以是说出一句有爱有能量很高频的话,也可可以是一个深深的呼吸,也可以是一个微笑。

当然了也可以是你在暴怒时选择去浇花,在焦虑时选择去整理房间,在自卑时选择去帮助别人,在低落时选择去健身,在烦躁时愤怒时选择去看场电影,还可以闭上眼进行一次几分钟的冥想等等等等。

可以是任何的正面而积极的行动。无论是什么,此时的你都是高频的,都是带有觉知的。

以上的这四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他们合在一起才是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你的每一次知行合一,其实都是一次你生命的转化,都是你完成了一次人生代码的改写。

一个真正的实修者,每一天他都会完成无数次的知行合一。

每一次的知行合一都会增加一分的定力,都会提升一分的觉知力,都会让你获得一丝精进的欢喜。

你的修为也都会因此提升一点,你的业力也会因此转化掉一点。这就是真正的实修之路。

王阳明总是和他的弟子们讲。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是的,真正的修行其实并不在深山里,并不在寺院当中,而是在我们每个日常生活的当下,这才是我们的修行道场。

0 阅读:7
九九归一玄

九九归一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