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崇祯刚处决魏忠贤,大明就垮了?魏忠贤:我做事很不讲道理

寻梦青年莱 2024-10-06 19:48:48

1627年,明天启皇帝驾崩了。他没儿子,就把皇位传给了弟弟朱由检,那时候朱由检是信王呢。临终的时候啊,天启皇帝可能压根儿就没想到,大明王朝会在弟弟手上彻底完蛋。

魏忠贤是明朝末年特别有名的一个宦官。他呢,虽然只是个太监,可整个朝廷里的文武官员,到处都有他的人。有人的地方就像江湖一样,就会有争斗。魏忠贤的对头,就是那些觉得自己读了好多年圣贤书的“东林党”。

明亡主要是因为党争。朱由检当上皇帝之后,也就是史称的崇祯帝。他面临的头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对付魏忠贤。魏忠贤在朝廷里大权在握,把朝纲弄得乱七八糟,搞得天下百姓生活困苦。17岁的崇祯心想,要让天下太平,就得把魏忠贤的势力全给除掉。

在皇权跟前,啥都是虚的。1627年的时候,崇祯皇帝下了狠手,把魏忠贤给收拾了,逼得魏忠贤上吊死了。然后呢,那些跟着魏忠贤的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都被判了刑。崇祯这么强硬,就把魏忠贤的势力彻底给灭掉了。可崇祯怎么也没想到,才过了17年,大明王朝就完蛋了。

1644年,李自成带着农民军打进北京。瞧见这情形,崇祯宁可死也不投降,就上吊自杀了。临死的时候,他讲:“大臣们害了我啊。”那跟着他一块儿上吊的太监王承恩却说:“要是魏忠贤还在的话,事情肯定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王承恩这么说肯定是有依据的,不是随便一说。现在来看,王承恩这话挺在理的。要是魏忠贤没死的话,大明王朝肯定还能多撑些时日。为啥这么说呢?很简单,魏忠贤这人做事太不讲道理了。

东林党在明末算是第一大党派了,主要成员都是读书人。天下太平的时候,东林党人一心想着建设国家。后来有了党争,他们就光想着争斗了。皇帝在位的时候,就爱看手下人互相争斗,像嘉靖时期的徐阶和严嵩就是这样。

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崇祯,他登基的时候才17岁,压根就没有啥政治斗争的经验。魏忠贤活着的时候,还能镇得住那些大臣。魏忠贤一死,这些大臣当然就不把崇祯当回事儿了。

崇祯还傻呵呵地觉得东林党人能帮他治理天下呢。可实际上啊,那时候的东林党早就烂透了,他们成天就知道享乐、搞斗争,根本就没人再去理会天下老百姓的事儿了。

魏忠贤虽然扰乱朝纲,但他一直都在不断加大军费投入。

军队要维持下去,要抵御敌人就得有钱。崇祯抵抗不了敌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钱。

魏忠贤弄钱主要靠那些大商人、工商业之类的,他基本不找穷人征税。魏忠贤活着的时候,东林党人不敢吭声。魏忠贤一死,东林党人马上就跟崇祯提议,要把向富人征税的这些法律给废了。

崇祯以为这些人能帮自己治理天下,当下就答应了。可他不知道,江浙那一片的大财团,好多都是东林党人搞的产业呢。他们现在就顾着自己享受,哪还会管大明朝啊?

崇祯末年的时候,农民起义军和关外的女真族,对皇权的威胁特别大。国家得有兵力去抵抗啊,可就是没钱。没钱的话,谁肯为你卖命呢?崇祯也找东林党人要过钱,他们推三阻四的,一会儿说这儿困难,一会儿说那儿困难,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没钱。

大明内忧外患的,哪有不垮台的道理呢?李自成打进北京之后,马上就让刘宗敏把明朝的大臣都给抓起来,然后搜刮这些大臣的家产。最后啊,搜刮出了7000万两白银呢,要晓得,这可是当时大明王朝几十年的收入啊。

这样的“东林党人”在,大明能不垮吗?要是魏忠贤还在的话,恐怕他都不用开口,那些大臣就会老老实实把钱交出来了。

这么看来,咱们能得出这么个结论:要是魏忠贤没死的话,大明其实也不至于垮得那么快。崇祯太年轻了,不懂得驾驭人,最后把祖宗的江山给弄丢了。

崇祯呢,他是个好人,可算不上一个好皇帝。

1 阅读:198

评论列表

阿东

阿东

4
2024-11-08 08:35

魏公公和东林党,都是亡国支柱,亡国原因是只收拾了魏公公,没能收拾东林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