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家乐福购物卡在门店无法购物”的消息在社交持续发酵,多地居民反映使用家乐福购物卡进行消费受限,部分家乐福门店货架出现空置现象。
面对顾客的疑问,尽管家乐福1月9日回应称超市仍在正常经营,购物卡限购是因为系统升级和供应链优化所致,试图把影响降下来。但“家乐福倒闭”的传言还是甚嚣尘上。
数据摆在眼前,过去几年家乐福门店数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自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从235家店,到2020年终的228家店,再到2021年终的205家店,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家乐福在全国仅剩151家门店。
过去几年间,大卖场的关店调整已经成为常态。家乐福进入中国这28年,也是大卖场业态由盛而衰的发展史。
难掩业绩颓势
作为大卖场模式的开创者,家乐福1995年进入中国,彼时中国消费发展蓬勃待兴,可以囊括所有生活所需品类的大卖场模式,受到了市场消费者的欢迎。
开业风光,发展迅速,家乐福可以说是零售大卖场时代的佼佼者。其模式也被多数零售商家学习,大润发便是这一模式的后来居上者。
而曾经风靡一时的“家乐福模式”,主要指的就是由供应商直送到店的“零供模式”,即以收取进场费及条码费用作为经营利润的补充。
这一模式也埋下了家乐福经营渐衰的伏笔。
供应链业内专家向观察者网表示,“从商品采购来说,家乐福最早是供应商直送到店的模式,虽然有利于快速扩张,但是没有对上游企业并购或者供应链协同。后来永辉,沃尔玛,大润发等竞争者凭借买断、直采等方式,慢慢都建立了自己的供应链壁垒来加强商品的差异化优势”。
此后新零售逐渐兴起,盒马、叮咚等线上线下(300959,诊股)生鲜平台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供应链的考验也不断加剧,但是家乐福却迟迟未做改变,仍旧沿用着旧的模式。
零供关系也加剧了供应商和超市的矛盾,在这次家乐福“倒闭风波”的舆论中,就有不少供应商表示,已经很久没有向家乐福供货了,家乐福方面也多次延期账款,现在大部分供应商们也无法确定是否能继续维持合作了。
无法跟上时代的家乐福,终究会被时代淘汰。
20世纪开始,家乐福就在不断地收缩自己的全球市场,2005年退出日本市场,将门店买给永旺;2006年退出韩国市场;2011都2012年接连推出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家乐福在亚洲市场已经淡出了大家的视野。
2022年7月20日,统一集团以新台币290亿元的价格买下台湾家乐福,按照当日汇率换算折合人民币约65.54亿元。
据悉,交易完成后统一集团将持有台湾家乐福70%股份,统一超商持有30%,预计在2023年中完成交割。此次交易完成后,统一集团将成为台湾家乐福的唯一所有者。
2019年苏宁易购以48亿元收购CarrefourChinaHoldingsN.V.(家乐福中国)公司80%股份,当时约定剩余的20%股份将于收购日后满两年的九十天内按照协议约定的固定价格转让给苏宁国际,苏宁国际需无条件购买。
彼时家乐福被苏宁收购,业内人士都表示这笔交易对双方都有所助益,苏宁也雄心勃勃地预备依托家乐福的线下零售资源,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然而换过一次血的家乐福,似乎仍旧是“回天乏术”。
苏宁易购在2022年三季报中表示,当前公司仍处于净利润亏损状态,其中家乐福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较高的固定租金成本难以分摊。2022年半年报显示,家乐福中国同期对苏宁易购净利润影响约为-4.71亿元,占比超过同期公司净利润的10%。
而在2022年11月10日,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旗下子公司SuningInternationalGroupCo.,Limited(苏宁国际)收购CarrefourS.A.(家乐福集团)剩余20%股份的进展公告。
公告称,苏宁国际因与CarrefourNederlandB.V.、家乐福集团达成协议时的客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就剩余家乐福中国股权的收购发生了较大争议。
如今苏宁深陷泥潭,面对行业更替,家乐福如何挽救颓势?
传统超市困局
不光是家乐福,这几年大润发、沃尔玛等都传统大卖场企业都面临着规模收缩的困局。
消费模式的多元化,消费者的根本变化,让整个零售业态都产生了影响,如何抓住新的消费群体,如何形成差异化竞争,这是摆在所有大卖场企业面前的问题。
如今,会员店和“小型化”似乎是大部分超市选择的改革方向。
大润发的经营者高鑫零售自2019年起便大力拓展多业态,在改造商超大卖场的同时,提速小润发开店数,同时开设M会员店。
根据财报,2020财年,大润发开出24家小润发(小润发或大润发mini),2021财年开出103家,期内新增73家,开店数同比增300%。
小润发面积约为200-500㎡,靠近社区,不做活海鲜,可以提高渗透率,靠近消费者,缩短配送半径,提高履约率。
大润发旗下全国首家M会员商店落子扬州,改造升级预计需要8个月,将于2023年4月开业。
对会员店的转型,是家乐福尝试过的一次自救。
在2021年10月17日开出家乐福中国首家会员店成山路店的时候,家乐福规划在未来3年内,将200家大卖场中的100家全面升级改造为付费会员制的会员店。
但截至目前,家乐福中国在上海的会员店,一共只有四家。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认为,在当前线下零售业态承压的情况下,国内大型会员制商店的市场表现却较为亮眼,这体现出会员制商店在抵抗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上的抗压能力,而这也是各大卖场转型会员制商店的原因之一。
而以盒马、叮咚为首的新零售业态,也是如今的大势所趋。
新零售是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供应链业内人士向观察者网表示,fromfarmtofork都是食品供应链的负责范围,而盒马和叮咚,都在lastmile(商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最后一公里)这方面做得很好。
不过根据近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2超市业态调查快报显示,超市行业困难时刻已过,企业表现开始回暖。
2022年,样本企业销售同比持平及正增长的企业占55.7%,远高于2021年32.9%的占比;净利润同比持平及正增长的企业占52.9%,远高于2021年27.8%的占比。
处在转型调整关键期的大卖场超市,如何深入供应链的源头,加强掌握供应链的能力,是亟需解决的。面对不断追赶的“新势力”,传统超市们的转型之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