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酉阳4大最美中国传统村落,这里的土家苗寨独具风情

陈纪玩转旅游 2025-02-22 08:53:37

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出渝达鄂、湘、黔的重要门户,素有“渝东南门户、湘黔咽喉”之称。

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以其雄奇的山川、旖旎的风光闻名遐迩,酉阳建县州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曾是800多年的州府所在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生活在酉水河畔的土家、苗族人民更是继承和发展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

一起来看看酉阳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4大最美古村落,你去过几个?

1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苍岭镇大河口村

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以石泉古苗寨闻名遐迩,古寨位于酉阳县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苍岭镇大河口村阿蓬江畔,又名“火烧溪”。有渝东南第一苗寨之称。

古寒分上中下3寨,全是石姓,寨上有128栋木质民居,有138户500多村民。古寨被1000多棵古树,500多丘梯田和满山翠竹紧紧围绕,是重庆市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苗寨。

古苗寨依山而建,占据了一个形似半岛的山腰,形如一把坐北朝南的椅子。整个寨子里有8孔山泉,这8孔山泉不仅清冽甘甜,四季不干,而且冬暖夏凉。整个寨子梯田层叠,竹林环绕,郁郁葱葱,美不胜收。古朴的木屋、明亮的石板、流淌的溪水、别致的木桥、高耸的古树连为一体。

古苗寨清一色的石姓人家,因而被称为石泉,“石泉苗寨”也由此得名。另有传言,这里过去常有猛兽毒蛇出没,无人敢居住,后来,石氏祖先来到这里,放火烧山,烧走猛兽毒蛇后定居下来,故“石泉苗寨”小地名又为“火烧溪苗寨”。

据《石氏族谱》记载,酉阳石姓一世祖石宦曹系北宋开国元勋石守信六世孙石士器后裔。石泉石姓从“才”字辈传至“世”字辈,迄今已有15代。石姓人素来尚武,故人多高大,性格粗犷豪爽,明清出了两个武秀才。后来随着汉文化的渗透,逐渐重视文化和教育,清末即有石昌熙中举、石宗俊中秀才。

石泉古苗寨中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木质瓦房。有的是吊脚楼,有的是四合院。有的是3间正房,有的是5间正房,有的除了正房还有转角加厢房。走在整个村落里,苗寨风情扑面而来,别有风情。

2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水河镇河湾村

酉水河镇河湾村,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因位于酉水河河湾处而得名,距今已有600余年,是土家文化重要的汇聚地和传承区。有着“中国最美土家山寨”之称的河湾山寨正是在此,寨后山势磅礴,寨前水流蜿蜒。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土家人的勤劳聪慧,将山、寨、水融为一体,古老的土家族传统文化在这方少为世人所打扰的桃源之地完好保存下来。

3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水河镇后溪村

酉水河镇后溪村,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又称后溪古镇。是重庆市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是土家摆手舞的发源地,是土家文化的发祥地,享有“中国最美土家村寨”、“巴渝水乡胜地”的美誉。

后溪的居民以移民为主,形成了田、彭、白三大姓。村内至今还保存完好的水巷子白家祠堂、新寨白家祠堂和彭家祠堂,建造年代在咸丰至光绪年间。白家祠堂还保存有于光绪二十五年刻立的石碑,上面刻有严格的宗族家规和道德标准,是研究宗族祠堂文化的宝贵资料。

该村文物十分丰富,地面文物点计60余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近10处,重要的文物景点有后溪悬棺葬、土司白总管将军墓、龚氏节孝坊、后溪万寿宫等。此外,后溪老街老街的历史文化景点还有洋屋楼和曾家印子屋,保存完好值得一看。

4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腰界乡南界村

南腰界乡南界村,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这里的南腰界老街又名“红军街”闻名遐迩。

街道两旁传统建筑分布密集,临街面石木镶嵌。1934年贺龙率红三军进驻南腰界,将街上的余家桶子设为司令部,红三军在此建立了以司令部为核心的南腰界革命根据地,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红军在此地学习、工作、战斗和生活的痕迹清晰可见,是重庆市唯一的革命老根据地。

南腰境内仍完好保存有数十处红军战斗遗迹和红军烈士墓,包括红二、六军团会师大会会址,八一军民会址,大坝场祠堂红军政治部旧址,还有红军大学、红军医院、十大政纲等56处文物景点,为研究我国GM史和军事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古村古镇文化公益传播用途,如有涉及明显独创性摄影作品等存在侵犯著作权的请联系删除

0 阅读:4
陈纪玩转旅游

陈纪玩转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