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遇见《哪吒2》:是「魔童」哪吒还是「做题家」申公豹?

花落留声 2025-02-15 08:58:55

最近电影院里最为火爆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但让小朋友们看得激情澎湃,就连我们这些中年老父亲都忍不住在IMAX厅悄悄落泪。

不过身为专业带娃长达二十年的浮岩,我总是能够在动画片里看出些许国际政治的门道——看着银幕上三头六臂的哪吒与苦大仇深的申公豹,忽然发觉这可不就是中国在国际棋盘上的两个方面嘛?一、哪吒式突围:芯片作混天绫,5G当火尖枪要说哪吒最为老外所难以理解的绝技呢,当属他脚踩着风火轮去强硬对抗天劫的那种架势。这可不正如同我们所进行的科技突围之战吗?当年在遭受到“瓦森纳协定”的限制被卡脖子的时候,有众多专家都摇头表示“中国人造不出高端芯片”,不过中芯国际却顽强地将7nm工艺做成了全球第二。就好像电影里哪吒凭借着混天绫搅动东海那般,我们的科技工作者硬是在半导体领域搅动出了一个“中国芯”的旋涡。更绝的是5G战场上的「三头六臂」战术华为顶着实体清单搞出5G基站,中兴闷声发大财拿下欧洲订单,连三大运营商都玩起了「云网融合」的合体技。这不就是哪吒那句「若天下无路,我就开出一条路」的现实演绎吗?二、申公豹式困局:小镇做题家遭遇「玻璃天花板」但电影里真正让中年人破防的,是那个永远在仙界当「二等公民」的申公豹。当他摸着弟弟申小豹的头说「妖族想进编制,得比神仙多考三百年道行」时屏幕前多少海外游子想起自己拿绿卡的心酸历程?这非常像我们在国际标准制定里所处的境况:明明是5G专利在全球居于首位,不过在制定通信标准的时候还得瞧3GPP的脸色;高铁的里程占了世界的三分之二这般多,可在出口的时候却需要依照欧洲TSI标准来对车厢进行改造。就如同申公豹那一句极为扎心的台词:“人心中的成见宛如一座大山,任凭你怎样努力都难以将其搬动”。三、神仙打架背后的「特效密码」要说《哪吒2》最让好莱坞嫉妒的呢,就得是那1900个特效镜头所呈现的“中国智造”啦。从三星堆青铜器幻化出来的结界兽,到以贵州侗族大歌作为基础而改编的背景音乐,这套文化加科技的组合拳打得非常出色。就好像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一样,既能够把“唐宋元”系列做成畅销款,又能够凭借着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让德国车企难以入眠。更为突出的是138家动画公司联合起来开展行动的这种模式,这难道不正如同我们的“新型举国体制”吗?当年曾被讥讽“中国人只会模仿抄袭”,如今C919大飞机携带着全国20多个省市以及200多家企业的先进科技一飞冲天,简直就像是现实版的“万龙铠甲”在守护着。四、打破天道的「中国式辩证法」其实哪吒与申公豹原本就呈现出一体两面的状态:一个像是要冲破天际的革命者,一个犹如想要跻身进体制内部的改良派。这就如同中国的国际战略那般——既有像“一带一路”这般仿佛混天绫般的全球布局,也有着在WTO框架之内据理力争的申公豹式的智慧。看看我们怎么玩转「双循环」就明白了:对内搞内卷(啊不是内需驱动),新能源车销量三年涨五倍;对外用RCEP织就东方版「万龙甲」,把东盟十国变成自家后花园]。这种「我命由我不由天,但也要遵守基本法」的辩证法,可比电影里的神仙打架精彩多了。写在最后:做自己的封神榜说到底中国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那样单一的存在。当我们在芯片领域展现出强大能力的时候,在气候谈判桌上又得具备申公豹那种隐忍的特质;在利用5G技术搅动四方之际,也需要像太乙真人那样,借助文化软实力来“重塑形象”。下次再有人问「中国像哪吒还是申公豹」,不妨甩给他《哪吒2》的台词:「魔和仙有什么区别?不过是掌权者定的规矩」。毕竟在这个百年变局里,真正的神仙,是自己能改写封神榜的那个。

0 阅读:5
花落留声

花落留声

看世界,要点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