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高新还是“稳”

镐京笔 2025-02-08 20:50:37

2024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此前出炉,西安高新区跻身TOP5,而且是TOP5中唯一的中西部地区成员。

信心比黄金珍贵!

逆势而上的变化,值得媒体舆论更多关注。

当前经济承压前行,大到城市发展,小到企业生存,无不面临严峻考验。

诚如西高新这样的经济强区,为西安贡献了1/4的GDP,眼下也难免争议。支持者认为其产业结构扎实,创新资源富集,拥有穿越周期的稳健实力;唱衰者多着眼高新三期,认为短期难以聚集人气规模。

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开发区的关键在于产业驱动,而产业创新与活力恰恰是西高新的优势。譬如,位于高新三期的草堂科技产业园,其规上工业总产值占比西安市近两成;再如,天地源近期与西安高新金融控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运用投资并购、基金共建、股权交易、上市公司定增等多元化手段,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整合产业与金融资源……

在此语境下,围绕上述新出炉的排名,探讨西高新穿越周期的能力,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时间节点。

中西部唯一的TOP5

从1988年中关村科技园区诞生至今,国家高新区已走过37个年头,城郊结合部、荒草地上崛起一座座科技新城。

每个高新区在建设初始阶段,都仿佛“急性子”的少年,带着“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干劲和冲劲,区域面貌年年大变样,经济数据一年上一个大台阶。

然今时不同往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拾到篮中就是菜”的粗放式发展成为历史。现在的高新区发展,讲究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与产业结构是穿越周期的基本保障。

西安高新区即典型案例。

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中,西高新综合排名全国第八。在2024年度评价结果中,排名则跃升至第五位,与中关村科技园区、深圳高新区、上海张江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共同跻身全国“头部”。

过去几年里,世界经济经历了从停滞到复苏的艰难过程,对开发区的投资、招商产生较大冲击,各种舆论声音亦不绝于耳。

但就西高新而言,有一点无可挑剔,它的产业定力非常坚决,产业结构非常扎实。

长期以来,不论外部环境怎么变化,西高新坚持战略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布局,特别是有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产业筑牢结构基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这些均赋予其逆势而上的底气。

反馈到2024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指标上,西高新“上大分”。

譬如,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位居全国第二,工业总产值、优质企业数量和营商环境三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六,高技术产业营收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国第七……

不争一时之高低,着眼长期主义,正是得益于这些指标日积月累的的韧劲修炼,才成就了西高新如今国家高新区中西部唯一TOP5地位。

三期的底气何在?

与产业结构同样稳的,还有城市开发的步伐。

城市化浪潮几十年来,“摊大饼”“造鬼城”的案例屡见不鲜,甚至成为一些城市新区开发的惯性动作。

西高新则是产业驱动的典范,以高新路、唐延路、锦业路等为代表的产业高地崛起之后,城市空间趋于饱和,高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外溢,西高新亟需寻找新的发展空间,遂于2018年拉开了“第三次创业”的序幕。

针对以丝路科学城为“主战场”的高新三期,舆论场中不乏争议。

但产业驱动的逻辑永不过时。

统计显示,丝路科学城开发三年时间,开工产业项目23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21亿元,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691亿元,年均增速保持20%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7家,新增上市企业13家。

除比亚迪、三星、奕斯伟、美光等龙头企业,再如奇点能源、空天动力、铂力特、天和防务、华秦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亦纷纷加码布局,与高新三期共生共长。

产业驱动必然带来人口涌入,过去三年里,丝路科学城新增产业人口43.7万人,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生活配套需求。

所以,很多头部房企纷纷涌入高新三期,诸如龙湖、招商、中海等,今年将迎来集中交付期。陆续推出的品质住宅项目,对城市界面的提升和改进,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说到这些房企,不得不提天地源。

作为与西高新同呼吸共命运的企业,从高新一期、高新二期到高新三期,每个阶段都有天地源的身影,其打造的枫林绿洲、兰亭坊、枫林意树、丹轩坊、云水天境等项目,见证了高新区的时代变迁。

不是所有企业都愿意从开发区的荒地上开始做起,天地源的底气来自于西高新的产业实力和兑现能力。

正如所见,丝路科学城三年兑现期,高新云巴、地铁6号线南段通车,未来之瞳注水,大剧院首演成功,未来创元中心、盈创中心、润禾中心、中建嘉和中心等总部项目封顶,新增学校22所,永安渠商业街、华润万象生活、兰桂坊等将逐渐构筑多元文旅商业生活……

几个韧性看点

区域建设稳步推进,滋养着万千企业。而企业韧性发展,也支撑着区域经济活力。

二者之间的关系恰似“鱼水”。

就像根植于西高新的国有房企天地源,深度参与高新区三次创业,将包括棠樾坊、棠颂坊、永安华府在内的“东方三子”均落位于此。与此同时,西高新“稳健”前进的底色,亦深入企业发展血脉之中。

前些年,房企高举高打疯狂扩张的阶段,天地源就坚持用长期主义浇筑品牌价值,一步一个脚印,在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排行榜上稳步上升。如,从2022年的79位到2023年的72位,再到2024年的64位。

这些从西高新成长起来的企业,似乎天然带有稳健和韧性的气质。

继续拿天地源来说,当前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房企们多在寻求破局路径,聚焦天地源一系列主动转型突破的动作,就颇似西高新韧性文化的缩影。

看点一:运行效率显著提升。

以天地源永安观棠项目为例,取地后仅37天完成报建工作,最终仅137天便实现首开。这一速度不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对标头部房企,其开工、开盘节点更较公司新的运营计划标准提速了43%和50%。

看点二:创新升级产品体系。

针对市场需求变化,天地源不断探索产品力上限,回应和满足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其在高新三期打造的第四代住宅产品——永安观棠便是例证,将自然元素与现代建筑美学相融合,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的生活追求。

看点三:积极拓展业务结构。

天地源确定长租公寓等业务方向后,创建“天地源唐潮公寓”品牌,盘活存量资产。以重庆水墨江山长租公寓为例,开业首月出租率即突破95%。此外,珠海上唐府公寓与酒店的批量施工和设计进度正如火如荼地推进。

经历多轮经济周期风浪的天地源,已经积累出对抗波动的战略韧性,同时赢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譬如,2025年2月7日,天地源与西安高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包括但不限于未来信息、未来空间、未来智造、未来健康、未来能源、未来材料等新质生产力产业,整合产业与金融资源。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天地源与高新金控的深度合作,意味着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将以更加稳健、高效的步伐,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着眼未来,随着进一步深化改革、宏观经济政策宽松、鼓励国资国企并购重组等利好实施,长远来看,西安高新区这种优质产业开发区,必然是要走出稳健上行曲线的。像天地源这种从西高新成长起来的国企,依托全国头部开发区这种强势基本盘和大本营,未来发展资源和空间自然是有保障的。

(图片来源:西安高新区、天地源)

0 阅读:99
镐京笔

镐京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