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福山李氏庄园建筑宏大、气派,是胶东地区乃至中国官宅的代表

龙溪敏树说文化 2024-03-18 00:06:21

在中国古代,一个人无论如何权倾朝野,富甲一方,都讲究饮水思源,叶落归根,俗称“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也就是说在外面发财后,无一例外要回到家乡广购土地、兴建宅院,以光宗耀祖。李绪尧也未能免俗,在外面经商暴富后,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李绪尧让自己的大儿子李永进回到臧家庄马陵冢村,大量置地、购买建筑材料,开始修建气派、豪华的宅院。

李氏庄园

大厅院落

石鼓麒麟送子浮雕

李绪尧这座庄园前后共历时6年完成,大约耗费白银22万两。庄园坐北朝南,东西宽22.5.米,南北长60米,占地1350平方米,共计五进院,75间房屋。这是目前李氏庄园最为人称道的一部分,也是李氏庄园建筑的精华所在。在李绪尧庄园建成后,老二李绪埙,老三李绪田又相继建造了自己的庄园。李绪埙庄园东西宽13.5米,南北长35米,占地面积472.5平方米,有门厅和北正房等几座建筑,十几间房,两边有东西院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院落,可惜现在已经拆除。

李绪田一共建造了三个大院,分东院,西院,东南院。东院与西院连在一起,东西宽42米,南北长35米,占地1470平方米。东院五进四合院,房屋54间,西院41间。东院及西院现在大多被拆掉,已经面目全非。东南院东西宽22.5米,南北长22.5米,占地506平方米,有倒座房和正房19间,还有两边的厢房十几间。东南院因为很早就被一户人家购买持有,这户人家非常爱惜这组建筑,没有对它进行过度改建,屋顶上的鸱吻、瓦片、大门都原汁原味,保存的非常完好,这在整个李氏庄园中是非常难得的。

李绪田东南院大门

兰花、凤凰牡丹浮雕

椒图浮雕

在李绪尧庄园西南角是李绪尧为光宗耀祖而修建的李氏祠堂。祠堂五开间,两进院落,所有木料都是从东北运来的红松。整个祠堂明柱雕窗,气势非凡,里面供奉着李氏列祖的遗像,可惜现在亦被拆除,盖上了民宅。

错落在这些庄园四周还有大量粮仓、佃户、佣人们的居所,加上碉堡等附属建筑,使得整个李氏庄园结构复杂,变幻莫测,恍若迷宫。土改后庄园被没收,人们为了防止在庄园中迷路,用石灰在路上划线做好标记,然后才可沿线而入,可见这座庄园设计的巧妙和规模的宏大。1987年,我第一次来到马陵冢见到李氏庄园,顿时就被这座庄园的气势吸引住了,当时整个庄园基本保持原貌,就连粮仓、佃户居住的房屋也基本保持原样,只有小部分屋顶换了红瓦。当时还非常感慨,为什么这么一座精妙绝伦的庄园没有好好保护开发,太可惜了。当时还跟在县城见到的牟氏庄园做过对比,认为牟氏庄园在建筑细节,用料的考究,甚至细节上都无法与之相媲美,自此以后李氏庄园就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福庆有余

双福临门,一寸十八堑石雕工艺

李氏家族在修建豪宅的同时,也大量购置土地,在其鼎盛时期拥有土地7000余亩,房屋500余间,其中李绪田一家就拥有土地4000余亩,房屋325间,周围几十个村的百姓都有他们家的佃户和土地。

李氏兄弟发家后在东北各地开设了大量的商铺,其中大的商号就有20多处,涉及钱庄、绸缎庄、五金行、日用百货、茶庄、粮店、大烟馆等,买卖非常兴隆,用日进斗金来形容当时李家的富有一点也不夸张。“牟家有地,李家有钱”是对当时栖霞牟李两家富有程度的鲜明写照。

虎皮墙

龟背纹石墙

李氏家族虽然富甲一方,但是在以前,商人没有政治地位,身份低下,常常被人瞧不起。尤其是出席一些重要场合,名帖写起来都有点拿不出手,而且也经常受到一些官员的白眼、盘剥和刁难。当时慈禧太后当权,内忧外患,国库空虚,于是政府大力提倡有钱人花钱捐官解决国库亏空问题。当时尽管捐来的官职大都是虚职,没有什么实权,说白了也就是一种荣誉。

但是捐官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提升了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许多人还是趋之若鹜。为了改变现状,提升自己的身份地位,致富后的李绪尧立刻做了一个决定,耗费白银一万两为儿子李永进捐了个江苏省试用道台(正四品)。尽管李家这个试用道台是个虚职,也就是说有名无实,只是一种荣誉,但它却立刻使李家身份和政治地位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籍籍无名的商人很快转变成地方豪绅,就连供奉祖宗时让人把官衔往上一写,也特别风光体面。同时有了官员身份的加持,李家就可以突破封建礼制等级的限制,从而名正言顺地把庄园建成官宅,为后世留下这座气派、奢华的庄园。

金柱大门

拱门

受此影响,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李绪田花费白银3000两捐了个知县。跟李永进的试用道台不一样,那只是个虚职,但李绪田的这个知县却是实职,还在江苏沛县做了三年县官,算得上是春风得意。

别看李绪田的这个官是捐来的,但他却十分精明能干,通谋略,工心计。又因为他致富前也是贫苦农民,知道民间的疾苦,所以他在任期中兴利除弊,广行善事,官做得有声有色,很有政绩。因为家中豪富,做官主要是提高自己的身份,争个好名声,所以没有染上清政府官员的那种“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毛病,而是努力办好自己的份内之事,在任内把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处理得极其妥帖稳当,是一位不错的能臣。三年任满,李绪田卸任回家,当地民众听说他卸任返乡都自发联合起来写万民折予以苦苦挽留,直到现在这道万民折还保留在他后人手中。历经了无数次社会风云变幻,祖上的东西对他后人来说一无所获,但他们却冒着极大的风险留下了这道万民折,可见这道万民折在李氏家族中的分量。

平升三级,福庆有余浮雕

如意连连浮雕

李氏家族尽管有钱有势,富甲一方,不过很注重人品修养,与邻里关系和睦,对贫穷人也积极帮助,有求必应,在当地口碑不错。因为村子里有李绪尧、李绪田这样的乡绅,马陵冢村民也获益颇多,出门在外一提到是马陵冢村人,外村人都对他们刮目相看,无人敢欺负,个个很展样,话语中透露出自豪,可见李氏在当地的巨大影响。

李氏家族尽管也拥有很多土地,但主要还是靠经商发家致富的,所以不易和乡邻发生冲突。再者李氏家族也积极参与当地的各种公共事务,出钱出力,像当时兵荒马乱,土匪、盗贼盛行,为了保护村子安宁,李氏家族除了出钱雇人进行巡逻,防患于未然,还在庄园前后各建设一座炮楼,在上面架上火炮,这对胆敢冒然来袭的土匪具有巨大的威慑力,在兵慌马乱的年月里可保一方平安。

梧桐叶落秋风老,人去台空凤不来

赏析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马陵冢李氏庄园的历史,建筑与装饰艺术之二

参考文献:

1.梁思成著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清华大学出版社

2.潘谷西 何建中著《营造法式》解读,东南大学出版社

3.孙大章著《中国古代建筑史·清代建筑·第五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眭谦著《四面围合》——中国建筑·院落,辽宁人民出版社

5.韦明铧著,张锡昌摄影《说厅》,山东画报出版社

6.刘枫著《门当户对》——中国建筑·门窗,辽宁人民出版社

7.汤德良著《屋名顶实》——中国建筑·屋顶,辽宁人民出版社

8.楼庆西《雕梁画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9楼庆西《千门万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0.牟日宝 刘明久《牟氏庄园三百年》中国文联出版社

0 阅读:0
龙溪敏树说文化

龙溪敏树说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