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对经过活性炭处理后的烟道废气进行采样检测,分析其中污染物的浓度。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多种污染物,如二噁英、重金属、氮氧化物等。当处理后的废气中污染物浓度接近或超过排放标准时,就需要考虑更换活性炭。例如,如果检测发现二噁英的排放浓度接近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上限,那么可能意味着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已经下降,需要及时更换。
计算吸附量根据烟道废气的流量、污染物浓度、活性炭的吸附容量以及运行时间等参数,估算活性炭的吸附量。可以参考以下公式计算:T(d)=m×SC×10−6×F×tT(d)=C×10−6×F×tm×S,其中mm为活性炭的质量(kg),SS为平衡保持量(%),CC为污染物总浓度(mg/m³),FF为风量(m³/h),tt为每天工作时长(h/d)。假设该垃圾焚烧炉烟道废气流量为FF m³/h,污染物浓度为CC mg/m³,活性炭平衡保持量取SS%,67吨(67000kg)活性炭达到饱和的时间TT就可以通过该公式计算得出。当吸附量接近或达到活性炭的饱和吸附量时,应进行更换。
监测压力损失随着活性炭吸附污染物的增多,气流通过活性炭层的压力损失会逐渐增大。可以在烟道系统中安装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压力变化。当压力损失达到一定程度,表明活性炭孔隙堵塞严重,可能需要更换。例如,当压力损失超过初始压力的一定比例(如20% - 30%)时,就需要考虑更换活性炭。
参考经验判断结合以往类似规模垃圾焚烧炉烟道活性炭的使用经验,预估更换周期。虽然不同垃圾焚烧炉的工况可能存在差异,但同一地区、相同类型的垃圾焚烧炉在活性炭使用周期上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过这种方法可能不够准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观察活性炭状态打开活性炭箱,直接观察活性炭的颜色、形状和质地等。如果活性炭出现严重结块、破碎或者颜色明显变化,可能意味着其吸附性能下降,需要更换。例如,原本黑色的活性炭如果颜色变浅,或者出现大量的粉末状物质,都可能是吸附性能降低的表现。
综合考虑因素在确定更换周期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垃圾的成分和性质。不同成分的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不同,会影响活性炭的吸附速度和使用寿命。如果垃圾中含有较多的高浓度污染物,那么活性炭的更换周期可能会相应缩短。此外,焚烧炉的运行工况,如焚烧温度、燃烧效率等,也会对废气的产生和活性炭的吸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运用以上多种方法来确定更换周期,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确保活性炭的有效运行和废气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