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有消息说花旗国六代机项目暂停,现在全世界能够进行这类先进战机的国家就这么两家了,那么六代机会是什么状态呢,小编根据现有的现有资料及发展趋势做一个推测;
主要目标
对于6代战机首要任务就是能压制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包括F22,F35,交换比要达到1:5到1:10,同时和对方的六代机保持1:1的交换比;这些作为未来6代战斗机划分的基本要求,如果达不到,那就不是六代机。
现有5代机之前4代战斗机最大区别是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与机动,先进航电,这些性能让5代机作战时形成大交换比;虽然后来5代机升级了更高级的航电系统,但仍然无法应付高性能隐身战斗机的冲击。
10架隐身战斗机对抗20非隐身战斗机大家都能很容易推断出战果,但现在战场上是战场上10架F22和10架歼20,那么这场空战就很难推断出战果,在增加了隐身,超巡/机动后先进航电3个航电综合影响下更为复杂。
花旗国空军的六代机计划至少有20年,只看到了一些PPT和效果图,而最近又要重新审核这些方案,因为现有6代机方案,在纸面上对抗歼20都非常困难,等到把实机造出来的时候都要10年以后的事情了,东大国的战斗机还不知变成啥样子;
未来6代机的能力
第一是能够在远距离上能够有效的发现隐身战斗机/攻击机,隐身轰炸机;由于飞机是在三维空间高速飞行和机动,为了在远距离上发现和跟踪,出现了雷达,而当时飞机为了对抗雷达搜索采取了低空突防的规避雷达,再后来就发展出隐身技术,
空中作战目标就是为了获得制空权,在空中作战首先就是要发现目标,没有那么多的花头,要么雷达性能好,要飞行员视力好,否则不管你多少代机迟早都会被人家给打下来;而战斗机机载雷达的搜索距离是有一定限度的,预警机雷达虽然看的远,但同样容易受到远程空空导弹的压制;
目前主要的隐身措施是外形设计,它使入射的雷达波偏转散射到其它方向,而保证飞行器鼻锥方向±30°内有极小的反射面积。只是在一些关键部位难以改形的部件上采用吸、透波结构材料和吸波涂层。所以,隐身目标侧向散射的能量并没有减少,而在个别方向反而增大。如F-35A有8个强散射方向,B-2有4个强散射方向。这些侧向散射单基地雷达收不到,却可能被双基地接收机接收。自然,隐身目标的强散射方向(波束)很窄,难以连续接收,但可采用双(多)基地雷达网加以利用。
隐身目标的侧向散射比非隐身目标减少不多,仍有相当大的RCS。因此,双基地雷达系统对隐身日标仍有可观的探测距离和连续观察区域。根据计算采用多基雷达方式可以隐身飞机失去隐身效果,但这种方式使用在空中平台上难度很大要解决,因为隐身飞机机动状态,最大反射面积反射方向也是一直变化中,那么最少需要4架战斗机,采用大间隔(50公里以上),多高度,可以采用一发多收,或者多发多收的多种工作模式。
雷达信号同步的问题,因为现代电磁信号密度很高,接收机载机要筛选出相应的信号,要与发射载机时间同步,需要高精度的北斗卫星受时,同时通过载机间的高数数据链进行信号同步,相位同步,跳频图谱,这样4架战机变成为一部雷达,这种工作模式也被叫做融合雷达。这种模式主要是算法问题,对机载计算机计算能力要求非常高;也需要大量数据积累优化(这种模式小编在早就写过相关文章,各路保密侠勿扰)。
第二是高速飞行高速机动,这个飞的更高更快仍然是战斗机的基本要求,公开资料F22是1.7倍超巡,歼20能够做到1.8超巡,但对于6代战斗机来说未来可以使用变循环发动机,达到2倍超巡这样机体可以使用现有材料就能够达到要求,如果要到3倍超巡就会遇到热障的问题,机体需要用钛合金才能达到要求,造价非常高,维护困难,当面米格25为应付热障使用了不锈钢,但重量太大,现在不可能再用这个办法;
第三隐身能力在五代机隐身放在第一位,而6代机仍然强调隐身能力,但不强调过度的全方位隐身,会严重降低飞机内部有效空间,给整个飞机布局带来巨大麻烦,造价极高,收益并不多,花旗国在早期六代机方案也是强调全向隐身能力,现在也是弄下去了;所以说正确的路线多走一步就错误,而隐身也是这个道理;
第四具备亚/超巡,大航程作战能力,作为战斗机同时也要进行亚音速巡航与作战,所以结构上不会像SR71那样完全是为了超巡性能,放弃低速作战要求,所以为了适应高速与低速作战,那么会采用变构型结构,适应高速/低速的要求;所以作为未来6代机,4000公里的隐身挂载航程是基本需求;
结束语
近30年航空技术并没有太多的提高,比如超巡,即便使用了变循环发动机3倍音速也就是到了头,再往上现有材料和发动机都不支持,至于什么超然冲压发动机,爆阵发动机能够批量装备那也是20年后的事情了;所以6代机在性能是有上限的;这些年提升最快的就是信息化系统,这里包括相控阵雷达,电子战,飞控,宽带战术数据链,光电瞄准系统,综合显示控制系统等,作为六代机这个方面将是重点;而东大国这方面也具备了较大的优势,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