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广东最“散装”的城市,那不得不提佛山。
其下辖的顺德和南海区,经济实力强劲,“南番顺”和“广东四小虎”都是过去对它俩的认证。哪怕是稍弱点的三水和高明区,那也是GDP过千亿元的全国百强区。面对由南海县佛山镇提格而成的佛山市,这4个区多少都是不愿意的。
佛山虽然“散装”,但合在一起也是个万亿元的地级市,放在国内也是相当能打的。
与之相反,作为省内常年经济垫底的云浮市,不仅省内存在感低,其内部同样非常的“散装”。
建市既巅峰云浮建市于1994年,是广东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介于广东与广西之间,与广西的梧州市接壤,是广东与大西南联系最便利的通道之一,被称为广东的“大西关”。省内与肇庆、佛山、江门等市接壤,离大湾区近在咫尺,按理说发展不会太差,为何经济发展却是常年省内垫底呢?
其实云浮在建市之初,经济基础还是不错的。建市当年省内21个地市排行第17位,而建市早于其的阳江、潮州、汕尾和河源都排在其后面。
其代管的罗定市,此前在肇庆市内部仅次高要县排行第二;新兴县凭借毗邻珠三角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同样取得不错成绩;原云浮县级市更是拥有丰富的石头矿,被誉为“中国石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其境内还发现有世界上最大的硫铁矿,可以说建市前的云浮那叫一片红火。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云浮建市后并未迎来更快速的发展,反而进入停滞。随着石头矿逐渐枯竭,以及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各种限制资源开发的政策随之而来,矿场陆续停工停产,云浮的采矿产业备受打击,经济发展随之进入困境,停滞不前,在2005年被河源超越后成为省内垫底,久久未能“翻身”。
困于大山中的云浮虽然有着毗邻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但受困于地形地貌的影响,云浮的区位优势可以说聊胜于无。
受云开大山、云雾山、天露山的影响,云浮境内山地丘陵面积占比达90.2%,是典型的山区市,平原面积非常少,稍微平旦点的地方,除了广东最大的盆地:罗定盆地外,大部分集中在西江、罗定江、新兴江等河谷地带。
这点从云浮市区卫星图看非常清楚,除了云城和高峰街道稍微比较开阔平旦,河口和安塘街道沿河谷分布,又狭又小。更要命的是从卫星图上看,云城区可供开发的土地基本开发完,如需继续扩张,就只能向山地丘陵要地了,这无异于增大开发成本。
地形地貌还对云浮对内对外的联系造成影响。虽然有着近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但对外联系交通非常不便,云浮市区2010年才通车第一条高速:广昆高速。对内联系更是不利,受山地影响,云浮市区对其他县区的辐射力度比较有限,整合全市资源统筹发展更是难上加难。
当然,云浮也不是没有平整的地域,位于其西部的罗定,拥有全省面积最大的罗定盆地,全市所有河谷地带加起来都没有罗定盆地的平地面积那么大。假如把市中心移至罗定,云浮市经济是否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呢?
关于云浮建市的争议其实在云浮建市前,关于选云浮还是罗定作为新成立地级市的市区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罗定市不仅拥有云浮最大面积的平原,同时也是云浮市经济总量和常住人口最多的县区。
此外,罗定还具备完善的交通条件。水路交通可通过罗定江链接西江,陆路交通可通过国道234、359,深岑、肇阳、云茂高速以及春罗铁路链接广东内部和广西,罗定甚至还有云浮唯一的民用机场-罗定机场。
因此,从各方面条件来看,罗定都比云浮更适合作为地级市的市区所在地,为何却选在云浮建市呢?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广为流传的原因是建市前的云浮市凭借丰富的石头矿和硫铁矿,风头盖过了当时的罗定市,让云浮在肇庆市和省里更具话语权,因此争夺提格成功。此外,云浮市位置正好处在中间,到其他县市距离最适中,能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云浮相对罗定离大湾区更近,同时位于西江南岸,更利于建设内河港口。
鉴于“带头大哥”能力有限,其他县区更多以“自力更生”为主。像罗定和新兴自身综合实力不错,特别是罗定市,经历过一些事,多少是难有归属感;郁南与广西梧州接壤,去梧州市区比云浮市区还要方便,心早就飞向梧州了;剩下的云安区,本身就是从云浮县划分出来,各种基础条件薄弱,是云浮最落后的县区。
像这样一个缺乏“强市区”的云浮,“散装”将是其内部长期存在的状态。
云浮:粤北地区莫名的“飞地”作为广东的“大西关”,云浮一直以粤西“东大门”著称。结果在最新的广东区域划分里,云浮竟隔着肇庆被划入粤北地区,成为粤北地区西边不接壤的“飞地”。
这样的区域划分,不仅搞懵云浮人,更是搞懵粤北各地市人。原粤东的梅州起码位置靠北,被划入粤北地区还能说得过去,云浮位置比肇庆还要偏西南的,竟然同样被划入粤北地区,确实有点摸不着头脑。
唯一的解释就是云浮山多地少经济落后,确实与大部分粤北地市存在相似之处。
划入粤北地区,对于云浮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根据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粤北地区正好对应3大功能区中的北部生态发展区,根据规划,北部生态发展区主要地形为山地丘陵,不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主要发展方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