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的一天,一位老人手持证件找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声称自己是已经“牺牲”40年的烈士。
相关人员经过比对,发现老人说的都是实话,他确实就是40年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松骨峰十三烈士”之一。
一个“牺牲”了40年的人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里面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2e8eb87bad173699af9c79239477ae4.jpg)
1950年11月30日清晨,中国人民志愿军112师335团接到上级紧急命令,务必要截住南逃的美军第二师第九团。
命令下达以后,335团一营3连作为前锋轻装上阵,当即就开始了急行军。
为了把这些乘坐汽车的美国佬截住,3连的战士们拼命的在山间奔跑着。
这其中跑的最快的是3连一个名叫李玉安的副班长。
26岁的李玉安虽然参军才四年,但却已经立下了不少功劳,是335团有名狠角色。
在日常的训练中李玉安话不多,非常的安分老实,可只要枪声一响,他总会悍不畏死的冲在最前面。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高强度急行军,李玉安所在的3连终于是到达了指定的阻击位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f92a2ea61f574160f7a253e6479b6cf.png)
顾不上休息,大家立即在冻得硬邦邦的土地上开始修筑防御工事。
可还没有修筑几分钟,前面的大路上就已经传来了汽车的轰鸣声。
“来不及了,赶紧占领有利地势准备战斗。”
在连长的喊声中,战士们快速的就地找掩体趴了下来。
李玉安和自己班的战士占据了一个非常低的小土丘,也快速的进入了战斗状态。
当美国逃兵的汽车进入到射程以后,战斗正式打响。
为了急行军整个3连的战士手上都没有什么重武器,大家只能使用步枪和轻机枪对着美军进行射击。
这让美军经历了最初的混乱之后迅速的稳住了局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226bfa7586a40eda80fe2b2257d0e0e.png)
为了尽快摆脱中国军队的纠缠,美国人利用大炮和坦克对3连的阵地进行了全覆盖的轰炸。
一阵猛烈的炮轰之后,美国人得意洋洋的就准备要继续前进。
可没有想到无情的子弹又一次从前面疮痍的阵地上激射而出,眨眼的功夫数十个美国大兵就被射杀当场。
这让美军的指挥官勃然大怒,一边继续命令坦克和大炮对着3连的阵地猛轰,一边联系空军前来支援。
很快几架满载炸弹的美军飞机就从3连的阵地上空呼啸而过,瞬时间下方3连的阵地陷入到了一片火海之中。
可就算这样,3连阵地上枪声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1e8e97b7f7e8a2d0011ea1c7dd02337.jpg)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但美军士兵却对3连的阵地没有丝毫的办法。
看着横七竖八歪倒在地的几百具尸体,美军的指挥官暴跳如雷,再一次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无数美国士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嗷嗷叫着朝3连的阵地涌来,这一次他们能够成功冲破3连的阻击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2b93f95c3afffdcbe3838a84eaa953.jpg)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去把美国鬼子的坦克给炸掉。”李玉安说完抱着炸药包就冲了出去。
一声巨响之后,刚刚还耀武扬威的美军坦克冒着黑烟趴窝了。
当浑身是血的李玉安跌跌撞撞的再次回到战友身边时,整个3连仅剩下不到三十名战士,其他的人都已经牺牲了。
“咱们还有多少子弹?”李玉安咬着牙一边紧腰间的皮带一边问道。
“没有几发了,这一梭子打完就完球。”熊官全盯着不远处的美国鬼子头也没有回的答了一句。
“估计大部队快要到了,等子弹打完了,咱们就跟美国佬拼了,就算是用尸体,我们也要把他们拦在这里。”
李玉安说完闷着头就开始给自己的步枪装起了刺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604e18f696bdd8fb9da8bd0a36864b8.jpg)
一股肃杀的气氛从3连坚守的阵地上飘散而出。
“这些中国人没有子弹了,我们终于可以撤离这个鬼地方了。”
见前方阵地上的枪声停歇了下来,美军的指挥官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这7个多小时里面,他实在是太煎熬了。
在一阵“go go go”的催促声中,士气全无的美军士兵开始小心翼翼的端着枪朝3连阵地摸了过来。
看着他们走过来,李玉泉把自己手中没有子弹的冲锋枪一扔,端着刺刀就扑了过去。
刚刚还寂静的阵地上刹时间杀声震天。
在经过一番殊死搏斗后,李玉安、熊官全还有其他十一名英勇的志愿军战士总共杀死了好几十名美军士兵,这才一个个不甘的倒下。
这一幕把在场幸存的美国士兵给吓坏了,他们嘴里面不住的喊着上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7e758407f8741dc29befb6e37eefdd6.jpg)
只可惜上帝救不了他们,消灭了残敌的志愿军大部队此时已经包围而来。
看到杀气腾腾的志愿军战士们如下山的猛虎一样扑过来,早就肝胆俱裂的美国士兵垂头丧气的扔掉了手上的武器,纷纷举手投降。
跟随部队过来的战地作家魏巍知道了李玉安等人的事迹后,当即眼含热泪的就把这一切记录了下来。
夜幕渐渐降临了,前来打扫战场的朝鲜人民军在死人堆里面发现了昏迷不醒的李玉安。
由于负责阻击的大部队都已经奔赴其他的战场,所以他们把李玉安送到了后方的志愿军医院。
当时李玉安的伤势非常重,每天都在生死线上徘徊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56873dc7af50c1d489972b04a6b3e88.jpg)
医生们接连给李玉安做了好几次的手术,这才一点点的把他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为了让李玉安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恢复,后方医院把他和一些重伤员送回了祖国。
在这个过程中,李玉安没有跟任何人说过自己的过往,所以全军上下都不知道其实“松骨峰十三烈士”还有幸存者。
回国以后,李玉安的身体渐渐的有了好转,不愿意继续给组织添麻烦的他当即就提出想要复原。
最后上级部门就近把他安置在了黑龙江省巴彦县。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想到,这个满身是伤的年轻军人,其实就是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fbc2da5583fddb446bf3c79b5bd08fe.jpg)
按照李玉安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当中所立下的功劳,他是完全可以被安排在干部岗位上的。
但李玉安对自己的过往守口如瓶,从不把自己的立功勋章拿出来,所以不明情况的组织按照规定把他安置在了巴彦县兴隆镇粮库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人。
1952年7月,28岁的李玉安拖着自己满是伤残的身体来到单位报到。
在看到他的名字和履历以后,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纷纷热情的问他是不是《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面的英雄原型。
早就已经看过这篇文章的李玉安赶忙摇头说自己只是和英雄重名了,他不是那个李玉安。
就这样李玉安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扎下了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4b22714cc840475c7660e497815a6e2.jpg)
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在单位领导的关怀下,李玉安和当地的一个适龄女子结了婚。
成家之后的李玉安更加的成熟了,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每天都兢兢业业的奉献着。
不管是做粮库警卫班长,还是做加工员和保管员,他都干的特别好。
每年单位评比优秀和劳动模范的时候,总是有李玉安的名字。
因为李玉安做事讲原则,从来都不偷奸耍滑,所以后来他被单位安排当上了粮库检斤组组长。
这个岗位权力不大但责任很重,是粮食进库的最后一道关卡。
为了守好这个关卡,李玉安每天都把眼睛瞪得溜圆。
他不但在把关方面特别严,而且还高标准要求自己,从来都不跟任何人拉关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e0b5730214da51ecc477b35d6a5b921.jpg)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能够让李玉安可以高抬贵手,多次给李玉安送来了厚礼,但这些都被李玉安严词拒绝了。
由于工作表现良好,20年当中李玉安有十多次被评选为劳模和优秀党员。
这些荣誉所带来的好处比如调工资、安排住房等指标都被李玉安无偿的让给其他困难职工了。
在他看来,能够活着享受安宁的生活已经非常幸运了。
因为李玉安在工作过程中不争不抢,所以到他退休的时候,他的工资也只有59块6毛,他们一家人还是挤在一个非常简陋的草坯屋里。
很多人都不理解李玉安为什么要如此做,按照他的资历和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荣誉,他是可以享受更好生活的。
每当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李玉安心里总会莫名的有些悲伤。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3db157dd1bb4ce8c7c0eb180cb6da8a.jpg)
他很想告诉对方这样的生活已经非常非常好了,要是他那些牺牲的战友也能够过上这样的生活该有多好。
一生要强的李玉安本想着就这样平平凡凡的结束自己的一生,可没想到66岁的时候,他却不得不为了小儿子的事情把隐瞒了几十年的秘密给亲口说了出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e8ee62c0fb37ba23ea58682177154b8.jpg)
李玉安的小儿子叫李广中,从小的梦想就是要去当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
1990年的时候,他终于到了适龄的年纪,兴冲冲的就报名参军了。
但没有想到他并没有被部队选上。
得到这个消息以后李广中非常的郁闷和失望,连续好几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不愿意出来。
李玉安老人对部队有着别样的情怀,他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去部队保家卫国。
所以思前想后好几天,最后老人还是决定要帮儿子一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7278f46823f5a9d9ad0800bf56dac39.png)
他找人打听到了自己原部队的驻地以后,拿着曾经部队发给他的证件和一本语文课本离开了家。
经过了几天的跋涉,李玉安看老人乘坐火车来到了保定的一个军营外面。
这里驻扎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抗美援朝的时候,李玉安就是在这支部队里面服役的。
跟站岗的小战士打了个招呼以后,李玉安老人把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
有些不敢置信的看了老人好几眼,小战士这才结结巴巴的问道:“老人家您说的这一切都是真的?您真的是已经牺牲了的烈士?”
“我是李玉安,但当年我并没有和战友们一起牺牲。”说到这里,老人的声音都有些哽咽了。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到了三十八军高层的耳朵里,他们顾不上其他,纷纷赶过来确认老人的身份。
在确定老人的真实身份后,现场一下子就沸腾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66f077677d97b3c3c478901ba4fc8d9.png)
几个高级将领对视了一眼,然后冲着老人庄严的敬了一礼,并大声的喊道:“欢迎战友归来”。
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杨得志将军在得知当年“松骨岭十三烈士”竟然还有人幸存非常的激动,专门前来看望了李玉安。
握着李玉安的手,将军满是感怀,连续说了好几句“看到你活着真好啊。”
李玉安老人的事迹被传开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解放军报》《工人报》《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都都纷纷报道了此事,其中《人民日报》还专门发表了“无名价更高”的评论员文章。
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全国人民了解那段悲壮的历史,中央电视台和黑龙江省委组织部还联合拍摄了一部名叫《硝烟散后》的电视剧。
这部电视剧的原型就是李玉安老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849cdee74d7df9854f69dbfda606160.jpg)
后来李玉安老人应邀和中国代表团一起出访朝鲜,并且还被朝鲜政府授予了“一级国旗勋章”。
1994年10月,在新中国45周年庆典上,李玉安老人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并且受到党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97年1月10日,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李玉安在黑龙江省巴彦县逝世,享年73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98af7dc95ec2dd6fb7fe200b2ffde80.jpg)
李玉安老人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的事迹却一直都被后来人所铭记。
在老人的故乡河南省台前县,家乡人民专门为他修建了一座李玉安文化广场。
在他生活工作过的巴彦县,政府也建设了一个玉安公园,并且还把老人的雕像耸立其中。
每年都有很多人专程来这两个地方瞻仰老英雄的容颜,听老英雄的故事。
相信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中华儿女都会永远记着这群“最可爱的人”。
参考文献:“死”而复活的志愿军战士李玉安——王耀忠.文史春秋.2021 (01)
隐功埋名 奉献一生——记抗美援朝老战士李玉安——田明.黑龙江档案.2020 (05)
我曾采访过“活烈士”李玉安.王树人.党史文苑.2019 (01)
“烈士”李玉安“复活”前后——刘新颖.军事记者.2006 (01)
双玉传奇——“活烈士”李玉安、井玉琢的故事——赵苏.党史博览.199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