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大胃王”日吞360吨依旧“不够饱”

中工网 2025-02-24 07:30:55

中工网兰州2月23日电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康劲)“‘餐厨大胃王’运行10多年,相当于阻止了6.89万吨‘地沟油’、70.13万头‘垃圾猪’流向餐桌。”今天,在谈起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时,甘肃驰奈生物能源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康红利对记者说。

康红利口中的“餐厨大胃王”,指的是兰州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项目,该项目于2011年正式投入运行。当年,兰州成为全国第一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

截至目前,“餐厨大胃王”已累计收运处置餐厨废弃物138万多吨,日均收运餐厨废弃物360多吨,年产生物油脂近1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3.75万吨,有效提高了食品安全水平。

餐厨垃圾不仅能产生生物油、生物燃气等清洁能源,还是开发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土壤修复菌剂的“城市富矿”。近年来,兰州持续加强餐厨垃圾的收运、处置工作,推动垃圾变“富矿”,形成了一套餐厨废弃物处理的“兰州模式”。

目前,兰州已建成主城区和永登县的全覆盖式收集网络,根据餐饮企业分布状况、餐饮行业经营特点及城市主干道的交通情况等因素,规划收运线路102条,日均有100余台次餐厨垃圾专用收运车穿梭大街小巷,将1.2万余家餐饮企业的一桶桶餐厨垃圾装车运走,形成了“产、收、运、管、处”一体化的闭合产业链。

兰州市城管委垃圾分类科工作人员邱子恒介绍,通过发电、供热和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柴油原料,可以实现对餐厨垃圾“吃干榨尽”式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循环利用。

为让餐厨垃圾收运处置更加“智慧”,兰州已配备数字化收运溯源系统,系统具备GPS定位、收运线路、收运报表、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可提供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的产生点、收运过程、处置过程和最终去向等大数据信息,不仅为餐厨废弃物流向合法、产出能收、收后能处、信息可追溯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也有效守护了城市绿色餐桌,保障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现在,通过技术持续改造升级,兰州的餐厨垃圾日处理规模已达500吨,但要将所有的餐厨垃圾真正变废为宝,还有很大空间。”有关人士表示,要将城市餐厨废弃物“点滴不剩”,全部送进“餐厨大胃王”,还需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商业运营,全面推进垃圾分类。不仅实现酒店宾馆、餐厅、菜市场、食品加工企业的餐厨垃圾全覆盖收集,也要实现居民的餐厨废弃物源头分类,鼓励居民收集厨余垃圾并打包投放,在居民住宅区增设餐厨专用垃圾桶,探索可持续、便民的餐厨垃圾收运模式。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