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黄埔军衔建校100周年,100年前的1924年,两党开始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建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也开始。也是1924年,黄埔军校招收了第一期学生,在第一期学生中,有一人名叫侯镜如,他不仅加入了国民党,也加入了我党,革命时期,侯镜如为我党做了大量隐蔽工作,是革命胜利的功臣之一。那么,侯镜如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后来又过得怎么样呢?
侯镜如出生于1902年,河南永城人。早年时期,侯镜如主要在家乡一带求学,曾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英文专业读书,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优异,是学校公认的高材生。1924年2月,侯镜如离开家乡,前往上海,参加了黄埔军校的招生考试。
当时毛主席是黄埔军校驻上海的招生组组长,他非常欣赏侯镜如,特意向侯镜如介绍了两党第一次合作的背景以及开办黄埔军校的意义。侯镜如也对毛主席非常崇拜,不久后他南下到达广州,参加了黄埔军校的复试,并成功通过复试,成为黄埔军校一期学生,与陈赓等人成为同学。
进入黄埔军校后,侯镜如加入了国民党,当时恰好是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允许学生加入两党,所以1925年,侯镜如也加入了我党。值得一提的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侯镜如的身份并没有暴露,这也使得他以后能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继续为我党从事秘密工作。
1931年,上海的地下组织遭遇破坏,侯镜如也与组织失去联系,返回家乡潜伏起来。1932年,侯镜如又回到国民党的军队,担任了第三十军第三十师参谋长、第三十师第八十九旅旅长等职务,并在1935年被国民党授予陆军少将军衔。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侯镜如投身抗日救国的时代号召当中,参加了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等大型战役,为拯救国家与民族贡献了一份力量。解放战争时期,侯镜如担任了国民党第十七兵团司令官、天津塘沽防守司令等职务,尤其是辽沈战役期间,侯镜如秘密帮助了我军,使得我军取得了塔山阻击战的胜利,进而促进了辽沈战役的胜利。
1949年8月,侯镜如率部投诚,此后他前往香港,主要在香港从事统战方面与情报方面的工作,并积极争取爱国人士的支持。1952年,侯镜如回到北京,担任了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投身新中国的各项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89年,87岁的侯镜如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一名副国级干部,在这之后,他也不顾年老体衰,继续为祖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献言献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侯镜如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尤其是为两岸的和平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巩固与建设了爱国统一战线,是一个为国家、为民族尽心竭力、赤诚奉献、鞠躬尽瘁的杰出爱国人士。
晚年的侯镜如也非常关心祖国的教育事业,他多次为教育事业捐款捐物,临终之前还专门留下遗嘱,希望自己的子女一定要捐款助学,回馈母校。1994年,侯镜如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