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山农妇到金牌月嫂:张珍兰的“双手托起幸福”之路
---技能照亮前程 匠心筑梦潇湘 湘妹子康养家政工(母婴护理员/月嫂)逆袭故事:1
2018年的冬天,张家界武陵源区杨家界村,寒风裹着细雨钻进漏风的木屋。45岁的张珍兰攥着大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与二儿子的高中录取通知书,望着丈夫因工伤佝偻的背影,攥紧的指尖几乎掐进掌心——学费、药费、外债,这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难道这辈子只能守着几亩苞谷地等死?”她对着雾气缭绕的峰林喃喃自语。
转机出现在2019年秋。驻村扶贫队带来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免费培训政策,并推荐她参加湖南省金领玮业职业培训学校组织开展的母婴护理员免费培训,海报上“免费培训、免费考证、免费推荐就业”的红字灼痛了她的眼睛。“城里人坐月子都要请月嫂?”从未走出大山的张珍兰,第一次听说“母婴护理员”这个职业。
在丈夫“试试总比饿死强”的嘟囔声中,她背起蛇皮袋,踏上了开往长沙的大巴。学校的“理论+实操+心理建设”课程体系让她大开眼界:从新生儿抚触的“三轻三慢”手法,到产后抑郁的心理疏导技巧,甚至用模具练习处理呛奶急救。她每天最早到教室,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红蓝批注,凌晨还在宿舍走廊借灯练习包裹婴儿襁褓。结业典礼上,校长特意展示她那双布满茧子却稳如磐石的手:“这双手托过锄头,现在要托起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新生命了!”
初上岗时的窘迫至今历历在目。在长沙某产妇家里,面对全自动恒温冲奶机和全英文说明的吸奶器,初中毕业的张珍兰急得直冒汗。但她牢记培训时老师的话:“不会就学,不敢就问!”手机备忘录里保存着金领玮业培训平台小程序“家政培训云连锁”,跟着线上培训课程中的老师学用智能设备,甚至自创“方言图解笔记”——把复杂步骤画成连环画,标注上“先按圆坨坨(按钮),再转圈圈(旋钮)”。
真正让她脱颖而出的,是湘西山里人骨子里的韧劲。2021年护理早产儿时,她连续42天住在客户家,独创“袋鼠护理法”:把婴儿贴在自己胸口,哼着土家族摇篮曲整夜踱步。当这个曾被医生判定“发育迟缓”的宝宝三个月体检达标时,客户含泪塞来的红包被她婉拒:“娃娃健康就是最好的红包”。这故事在妈妈圈口口相传,找她预约的订单排到了半年后。
2023年,张珍兰在长沙买下89平方米的电梯房。搬家那天,她特意把湖南省金领玮业职业培训学校颁发的“母婴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摆在客厅C位,旁边是儿子从华中科技大学寄来的“国家奖学金”证书。大儿子如今已成为某新能源企业的工程师,小儿子攻读医学硕士,视频时总说:“妈,我导师说您护理早产儿的经验能写进案例库!”
更让她骄傲的是,经她推荐,村里7个姐妹先后走进金领玮业培训学校。她们组建的“湘妹子康养家政工---武陵月嫂团”以“山里人的实诚+专业素养”闻名长沙,带出的婴儿被客户笑称“张家界牌小笋芽”——个个白胖健壮。2024年,学校特邀她担任“就业导师”,站在曾经听课的讲台上,她举起那双托起过158个新生儿的手:“这双手能刨土,更能托起命运!”
2025年清明,张珍兰带着丈夫重游天门山。玻璃栈道上,她指着云海中若隐若现的故乡:“以前觉得这山困死了我们,现在明白了——大山给的坚韧,才是最好的本钱。”远处,金领玮业培训楼顶的“技能改变命运”霓虹灯准时亮起,与万家灯火中的婴儿房暖光交相辉映,照亮更多“张珍兰”走出深山的路。
备注:本文故事来自于真实案例,为保护主人公个人隐私,姓名、地址为虚构,请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