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的根找到了

围一圈大南京 2024-10-22 18:00:56
南京跨江战略

前段时间南京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获批,给南京未来的城市发展指出了大方向,奠定了基本格局。规划提出构建 “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国土空间格局。

形成“1个中心城区、3个副城、9个新城、29个新市镇和24个城镇型新社区”的城镇体系。江南、江北双主城共为中心城区,同时服务构建承东启西的双向开放枢纽等。

跨江发展、跨江双主城、承东启西等是这次规划的关键词。可见南京向北跨过长江的决心和趋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不存在丝毫犹豫。

江北一体化

江北这部分,主要有两个主体,一个是滨江沿线的江北新主城,另一个是南京北大门的六合副城。从距离层面来说,江北新主城与江南原主城的距离非常近,所以在城市功能方面与江南有更多的共享性。在自身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依赖江南的功能发展,所以在江北滨江区域发展的初期有明显的睡城特征,比如过江隧道口、过江大桥口等,后期随着功能的逐渐补全,睡城的属性才会慢慢下降。

而六合副城距离江南主城存在一定的距离,并不倾向于过度依赖江南,因此在功能层面其更强调自身的独立性与完整性。

上图:板块边界与夜光图

目前江北新主城与六合基本已经完成了一体化的构建。除了当下江北快速路直连之外,2026年地铁11号线建成,搭配现有的地铁S8号线后,将在轨道交通层面完成江北各主要板块之间的串联。同时2027年底开通的南京北站、六合西站,也让江北内部构建起更为高效的铁路直连通道,并有望直接接入南京站。

个人认为六合虽然定位是副城,但实际上与江北新主城的融合度很高,有着很强的一体感。另外随着仙新路过江通道的即将完工,六合这两年重点打造的东翼也将与江南的栖霞实现对接,实现产学研层面的密切互动。

同样是副城,六合的整体优势既有完整的功能性布局,又相对高效地与主城保持密切的互动,这一点十分难得。

不过在文化层面,我始终认为整个江北至今都没有完成聚合状态。认同感较低,甚至很多时候互相掣肘,心理层面一盘散沙,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已经成为江北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阻碍。

文化认同

如何增强文化认同,我认为首先要搞明白历史的发展脉络,而历史的发展实际上与地形有很大关系。南京几千年的历史中,长江两岸的地形变化是非常之大的。古长江很宽,南岸沿秦淮河直抵明城墙附近,玄武湖直通长江,而北岸基本直抵老山脚下。

所以,明初长江变窄一些后,老山脚下的浦口城、江浦城才开始筑城,其更多的历史价值源于明清以及后期的津浦铁路。

所以大家会发现,浦口的文物尤其是历史比较久远的那些古遗址,要么在老山背后的星甸、汤泉,要么在桥林等地,均远离长江,其他大部分古建筑都是明代以后的。

上图:隋时期地图

但往北去一点,六合的历史纵深感要更强,享有“金陵第一城”美誉的程桥就在六合,某些古遗址甚至一直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在南京博物院的展览大厅青铜器展室里,从六合东周墓出土的编钟、编镈被放在相当显眼的位置。而现在还能看到的六合明城墙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年也就是1132年,相较于浦口城和江浦城都要早很多。

六合在隋开皇四年(584年)就已经定名六合。而这个地名实际上也源自其境内的古六合山,而古六合山大概率指得就是今天的老山。古六合山在古代相当长的时间段里一半属于乌江,一半属于六合。

我认为江北想要增强文化认同,有必要进行一个梳理。做大做强滨江区域的铁路文化相关主题,同时在老山东西两翼,包括六合、桥林等地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建立江北历史文化的真正脉络和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江北的文化立起来,而文化认同的加强对于江北整体凝聚力的提升是有很大帮助。

如果以明、清、近代这个历史尺度去看整个江北,滨江区域的江浦城、浦口城有着相对更为重要的地位,但如果将历史继续往前推,六合或在江北相当长的时间段内占据主导地位。其历史非常悠久,古称棠邑,东周灵王元年(前571年)见诸史籍。

六合四乡名片很有名,包括“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歌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和“中国美食文化之乡”,有些现在更能够直接代表南京甚至是江苏,比如民歌《茉莉花》堪称家喻户晓,谁人不知。比如雨花石,是大家公认的南京著名特产,被誉为“石中皇后”“天赐国宝”。

六合本帮菜更是兼淮扬菜与徽菜之长,既不失淮扬菜的精致美观,又兼有徽菜的质朴淳厚,有很高的品鉴价值,中国美食之乡实至名归。

农民画也很有特色,比如冶山的张洼,超大的墙绘给村庄赋予了特别的气质,很有田园诗意,其也入选了第十一批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名单。近些年引进的不少文旅项目,也对六合乡村文旅的氛围有了不小提升。如果未来能够以此为基础,吸引相关艺术类院校到六合,或对于六合包括江北的民间绘画艺术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这些文化层面的东西很值得进一步深层次的挖掘,除了保护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有与时俱进,怎样让老的文化新起来,年轻化,很关键。之前六合做的“茉莉画乡食全石美”的主题活动,就挺有这个趋势的,明显花了很多心思。

总之整个江北需要在文化层面有一个系统的梳理,找到文化内在的源头或联系,如何建立文化认同或是一个很有趣的长期课题。

0 阅读:0
围一圈大南京

围一圈大南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