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血常规正常就是治疗有效?医生:除了血常规,关键还看这3点

郭乃让小让 2025-03-18 11:10:48

抗癌是一场艰难的斗争,不仅是患者和家属,作为医生的我们也都希望患者能通过规范的治疗看到希望之光。

近几天有患者找到我问:是不是血常规指标正常了就可以说明治疗有效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想要全面评估病情,除了血常规,还有3个关键指标必须重视。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

血常规正常,为什么不能“一锤定音”?

血常规是癌症患者治疗期间的常规检查,其中的像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变化确实能够反映出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部分治疗效果。

但是大家也要注意血常规的局限性。比如,癌症早期或某些类型(如实体瘤)可能不会显著影响血常规,导致结果“假正常”。另外,治疗后血常规表现正常仅反映短期骨髓功能恢复,无法判断肿瘤是否缩小或转移

除了血常规,以下3点也不能忽视!

1.影像学检查

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能够直接看到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是否变化。这是判断治疗效果最直观、最准确的方法之一。

比如:肺部CT中结节若有毛刺、分叶等特征,需警惕肺癌;超声报告提示“实性结节”“血流丰富”时,可能需进一步活检。

2.肿瘤标志物

像CEA、AFP、CA125等肿瘤标志物是辅助判断疗效的重要工具。

不同的癌症有不同的肿瘤标志物,比如甲胎蛋白(AFP)主要用于检测肝癌,癌胚抗原(CEA)则多用于结直肠癌、肺癌等的检测。如果治疗有效,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应该逐渐下降,甚至恢复到正常范围。

但要注意的是,单项指标升高≠复发,因为炎症或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指标异常。

3.患者整体状态

如果治疗有效,患者的整体状态会有所改善,比如:更好、食欲更佳、体重增加、疼痛减轻等。

3 阅读:1551
郭乃让小让

郭乃让小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