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2冷清背后,消费变迁已经开始,阿里京东唯品会重心变了

书南谈商业 2024-03-26 02:49:49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年以来消费主义正在变得“落寞”。尤其是双11、双12这种以前非常热闹的购物节,如今不仅没有了以往铺天盖地的销量热搜,也没有了网友热火朝天的讨论,更没有了平台和商家层出不穷的满减活动。

是电商平台放弃这个宣传的大好机会了吗?是消费者不再消费了吗?其实都不是。

先说放弃宣传这一点,其实并非放弃,它们只是不愿意再通过数据、成交额这些与消费者关系不大的东西来宣传自己,而是通过提升服务来从内心真的感化消费者,一切都以消费者为本。

如今,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各大电商平台的重心已经变了。先看阿里,无论是双11还是双12都已经不再强调竞争,而是宣布以消费者为根本,把支付系统开放了,还首次为消费者退货垫付。

京东也很明显,没有直接再对标天猫,而是把目光放向实体建设,一心发展物流。把双11、双12当做了京东物流的试验场,京东物流速度从天为单位变成了小时为单位,10多万快递员变成了20多万。

唯品会继续加大在消费者端的努力,一边深入各个品牌供应链,进一步深度放价,一边和顺丰率先一起搞上门换货,提升消费者体验。今年双12还把线上线下打通,也是迎合消费趋势。毫无疑问,各大平台声量减少的背后,变得更加务实了。

再来看不爱消费这个话题,邮政的一则数据直接说明了真相。12月12日当天,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邮(快)件达4.6亿件,同比增长超20%,再创历史新高。由此看来,冷清只是表面的,背地里该买的还是在买。

之所以表面变得冷清,其实是一种消费心态的成熟,不爱攀比了,更懂得冷暖自知了。这一点与日本、美国的消费变迁,就十分相似。

日本共经历了三个消费时代,跟第一消费时代的盲目消费不同,在第二三消费时代,日本人在购物时就开始注重高性价比。美国亦是如此,在其经历的三次消费变迁中,最后一次变迁就是从1991年至今的理性消费时期。

不管是日本美国,还是我们中国,目前看来,消费逐渐理性是必然的。而这些电商平台的存在本就是为了给我们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优惠,过去短暂的“迷失”并不重要,理性消费的风向已经越来越明朗。

0 阅读:0
书南谈商业

书南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